2017年,剛大學畢業的廖益文背上了行囊,來到了正欣深圳工廠……
“那是我第一次來深圳,因為是年關,大巴在路上堵了4個多小時,之后手機定位又不太準,最后繞了好多圈才找到工廠位置,等辦完入職放好行李都到了晚上11點多,現在想想還真是曲折的一天!”
益文說自己和工廠的結緣可以說是歪打正著,當時花姐在學校招聘,他本來是去應聘門店的儲干,但是花姐覺得他的專業更對口工廠這邊,于是他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了工廠,未曾想這一來就不想走了!
“七八個儲干,最后就留下了我一個”
儲運部是需要早晚班輪替的,當時工廠的儲運這方面比較缺人,工作量大,工作條件也艱苦,有時候一天中可能有半天的時間需要待在零下15度的凍庫中作業,瘦瘦小小又怕冷的益文剛開始的時候經常凍感冒。
“當時和我同批的有七八個儲干,但是不到個把月的時間大家都陸陸續續離職了,就剩下了我一個。當時人員緊缺,我就和另一個小姑娘搭檔配合,一個上白班一個上晚班,那時候每天都差不多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就這樣一直堅持了半年。”
他說如果一遇到困難就選擇放棄,那么永遠都不會看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我不怕苦,我就怕學不到東西!”
廖益文常說,自己也是苦處長大的孩子,所以身體上的累在他看來根本算不得什么。很多人覺得儲運部的工作量大還枯燥無趣,但是在他看來無論是倉儲還是配送,每一項工作里面都蘊含著大大的學問,自己每天都可以學到不同的新東西,比如在分貨的時候怎么做才可以提高效率,當門店反饋異常時如何正確處理和溝通,這些都是需要技巧的,對他來說也是很好的鍛煉機會。
他說不管怎樣,學到的東西是自己的,只要能學到東西就很開心,那么工作再忙都不會覺得累。
“從深圳到東莞,不斷迎接新的挑戰!”
當得知東莞要新建一個工廠的時候,他是第一批報名過來的,他覺得這對自己來說是一個機會,要不斷去迎接新的挑戰,自己才可以走的更快更遠。他那么想了也那么做了,從儲運到生產的輪崗過程中,每個崗位他都當成是提升自己的機會,他說自己的目標是想在30歲前買車買房,而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自己會的更多,變得更好。
東莞工廠的樂廠長說:“廖益文是一個特別踏實肯干又富有創新意識的年輕人,在東莞建廠初期,人力、物力都有所欠缺,產量很大,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他從沒有過任何抱怨,而是一直在找方法提建議,用正能量影響著工廠其他伙伴”。
“要管理好伙伴,首先要解決他們的問題!”
廖益文不僅對自己有著高度的自律,在管理團隊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他之前帶過一個鹵制小組,在他接手之前,這個小組因為不配合工作和前任主管鬧過不少矛盾。當時他想這些伙伴來這里工作都是為了賺錢,肯定是愿意干活的,一定是有什么原因存在。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發現伙伴們在鹵制豬蹄時總是會有意見,因為鹵制的環境是高溫高油的,鹵豬蹄是需要隔段時間鏟一下的,但是當時的鏟把比較短,伙伴也想搞好,但總是容易燙到手。發現這一問題后,廖益文就立馬給他們買新的鍋鏟,優化了手柄位置,解決了伙伴的問題,伙伴們人舒服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也就沒有什么不配合的情況發生了。
他覺得做管理最實在的就是幫伙伴們解決問題,所以他經常對伙伴們說的一句話是:”我不是來管理大家的,我是來幫大家解決問題的“。他覺得只有幫伙伴們把問題解決了,伙伴們爽了,他們干起活來才會更有動力,同時幫伙伴解決問題也是幫自己解決問題,伙伴不爽了,后續可能會更多麻煩事,所以從源頭做好了,自己管理起來才更輕松。
現在的他主要負責生肉的現場管理,來了生肉后發現阿姨并沒有想象中難管,阿姨其實是很單純的,他們都是為了生計來賺錢,所以哪怕有時候知道不對還是要搶貨做,其實也只是希望自己能多賺一點。
廖益文說自己現在最想做的就是不斷地從工具、方法等各種方面去提升阿姨們的效率,幫助他們在有效的時間去賺更多錢。
現在的他沒事就和阿姨們聊聊天、開開玩笑,聽聽阿姨們的想法,盡可能的了解他們的需求,在他看來有需求才有突破口,與其嫌麻煩放棄不如找方法去解決問題。
“未來,我想一直在路上”
當談到對未來的規劃,廖益文說希望自己每天都能有進步一點點,每三年完成一次蛻變,只有始終保持學習的心態,自己才不會被淘汰,現在工廠的設備都在慢慢的升級,變得越來越先進,如果一直止步不前,說不定哪一天人就會被機器所取代,所以,他說自己要學的還有很多,未來,他會一直在路上,只有步履不停才能走的更遠!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9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