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號,別人還在家中過年,我已經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車。老實說,在火車上的心情很復雜,有離鄉的不舍,有對北京的向往,也有一絲怯懦,終究自己還是邁出了這一步。
還未來到北京的時候,我就想了應該做些什么,本打算要么找一份高薪的工作(月入8000以上,不論干什么,哪怕是跑外賣、送快遞也好),要么找一份對以后創業有幫助的工作。萬萬沒有想到,我選擇了做服務員,跟木屋結下不解之緣。
初識
我是通過某直聘聯系到我的店長的,當時店里正在招燒烤師傅,我就鬼使神差地問了下,其實我已經約好了建筑工程技術員面試了,要是能順利通過就能有5000+績效的工資,外加五險一金,可以說非常誘人。
我住的賓館其實離方莊二店很遠的,坐地鐵估計得一個多小時。下地鐵后,我拉著行李箱走在積雪融化后的馬路上,雖然已經是春天了,寒風依然刺骨。我循著導航來到的木屋燒烤店前,剛出門換的衣服,已經被行李箱輪子帶起的水弄得滿身泥濘了。面試時的著裝很重要,不好的打扮可能直接被PASS,怎么辦?是選擇離開還是進店里試試?
Whatever,我推開了木屋的店門。一聲“歡迎光臨”給了我暖意,一個身穿白色上衣、黑色長褲,笑容非常溫暖的男人出現在眼前。“你好,我是來找秦店長的,我跟他約好了。”我說道。
沒錯,眼前這個就是我的店長了。出人意料地,店長并沒有因為我一身泥濘而區別對待,面試很順利,當晚我就被安排在離我們店不遠的宿舍里住下了,那一晚睡得很好。
相處
入職后,我便開始進入到充實緊張的工作了,雖然平常都在店里,但是總覺得跟店長是異地的感覺,對,就是類似于異地戀的那種感覺。有時,我就跟店長開玩笑,人家都是談的異地戀,而我卻有一個“異地”店長。印象中自己與店長有且僅有過三次長談,第一次就是入職的面試,而第二次是我請長假的前一晚。
4月28日,我接到家中的電話,老媽讓我回家一趟,聲音中帶著疲憊讓我有些心疼,因為老媽是個有苦從不向他人說的人。她告訴我奶奶病重(我是奶奶帶大的),我需要回去一趟。掛了電話,我犯了難,因為眼下這個時間段有點尷尬,四月底五月初剛好是店內的高峰期,店內是很缺人手的,該怎樣跟店長說,說了他又會不會答應呢?
那時店長好像休息,于是我先跟主管商量了下,主管在問清原因后,答應了。其實當時的排班表已經出來了,我的突然請假意味著排班表需要重新調整,店內又沒有多余的人。第二天,店長知道后協調排了班,告訴我店里的事不用操心,安心回家照顧好家人。當天我上的常班直落晚上八點半下班,突然我很想和店長聊聊,突然想喝酒了,不去別的地方,就在木屋,就在我們店,這個有著家的歸屬感的地方,我的店長就是親人。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不愛喝酒,那天我和店長點了兩瓶鮮啤,雖然不多但是真的盡興,第一次切身體會到了木屋+燒烤=生活真美好,那一晚我們從九點聊到十一點多。
后記
之所以說他是我的“異地”店長,并不是成天看不到他,相反是感覺他無時無刻不在店里,只是能交流的時間不多,總是看到他在忙。他是我少有的崇拜上司,對,是崇拜,他身上有一種親和力、信服力,讓人心甘情愿去被他領導,我想這就是屬于他的人格魅力吧。
我愛木屋,愛我們店的伙伴們。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1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