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出手就是刷屏級,這家火鍋店的秘訣是像可口可樂一樣自建“新聞編輯室”

    第 1457 期

    去年11月份,可口可樂成立了北美社交中心,用來管理所有可口可樂商標品牌的社交媒體營銷實務;同期,麥當勞從亞馬遜、Paypal 等公司挖來很多跨行業人士,目的是想要重新獲得年輕人的喜愛。

    有人說,這是因為企業想要降低社交媒體的成本;也有人說,當品牌進入了社交成熟期后,相應的營銷運營方式要發生改變。

    而現在,中國也有一家餐飲企業,從打造餐飲“新聞編輯室”入手,開啟了品牌營銷運營的新方式。

    餐飲老板內參王瑛發自成都

    2014年,這一餐企打通國內航空體系,發起“回家第一餐”活動,只要憑三日內機票到成都直營門店,便可享受菜品88折優惠;

    同年,韓國BigBang組合中的當紅小生權志龍光臨餐廳后,餐廳便立即推出來“權志龍套餐”,一時引得權志龍的粉絲VIP瘋狂傳播并前往就餐;

    之后,這家餐廳又在每一年的中秋節發起了“雙馬尾挑戰賽”,短短的活動周期,話題閱讀量就達到了254.3萬次,將品牌在互聯網與年輕消費者中來了一撥完美的傳播;

    《出發吧,hotpot!》錄制現場

    在2017年9月份,他們又策劃了一檔短視頻真人秀項目《出發吧,hotpot!》,通過員工的自導自演,開著房車帶著火鍋去各地探尋美食與美景,通過多平臺內容分發,在騰訊視頻、今日頭條、B站、西瓜視頻等平臺均贏得了不錯的點擊率;

    ……

    這些別具特色的事件營銷,都出自一家餐飲企業,叫大龍燚

    01

    餐飲營銷如何擁有“專業傳播”特質

    大龍燚的事件營銷之所以引人注目,和他們的專業團隊、專業方法分不開。

    1.人員構成“媒體化”

    大龍燚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張琦琦告訴內參君,之所以能夠策劃出這樣的刷屏級活動,是因為大龍燚文化傳播公司(前身是大龍燚品牌推廣部)的員工多為80、90后,而且,絕大多數都是“跨界而來”。

    大龍燚年輕活力的“跨界”團隊

    其中的人員構成,也多以資深媒體人為主。有的來自華西都市報、四川電視臺等傳統媒體,也有的來自新浪網、第四城等網絡媒體,還有在4A廣告公關公司浸淫很久的“文案老司機”,而張琦琦本人也是出身騰訊,在騰訊大成網負責過七年市場及品牌工作。

    這樣看下來,其實和可口可樂北美社交中心的人員構成有異曲同工之處。

    張琦琦說,這就是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因為跨界媒體人也好、數據分析人員、活動策劃人員也罷,都對于行業具有更強的傳播判斷。

    正是這種相對專業、但“偏離于傳統餐飲軌道的內容生產者”,才讓大龍燚的營銷團隊能夠在這樣的大環境中脫穎而出。

    2.“弱化”上下級關系,只為有趣負責

    麥當勞曾經在組建起數字營銷中心時,這樣描述其招聘信息:

    “我們正在建立一個團隊,試圖去改變這個世界上最有知名度的品牌——麥當勞在大眾心中的固有看法。這個全新的團隊將由創意、創新以及專業的講故事的人組成,他們需要能夠聰明的、簡潔的、穩定地講述關于麥當勞的故事。”

    “聰明、簡潔、講故事”,其實就是品牌營銷的核心關鍵點。所以,大龍燚營銷推廣總監任俊說:“不管是什么規模的策劃,大龍燚在策劃之初都始終遵循兩點:一是從用戶本身的需求出發。二是獨特,好玩。

    日常營銷工作策劃現場

    甚至娛樂、八卦、星座、美食、熱門網絡事件……這些都是大龍燚在搭建營銷團隊之初需要面試的內容。因為除了專業本身,人的“趣味性”是決定內容生產是否獨特的關鍵。

    而為了保持這種有趣,大龍燚還打破了傳統餐飲“強硬”的上下級關系。甚至董事長會被新來的員工當作普通同事要求帶外賣,推廣總監會因為下屬剪了一個丑陋的發型吵著要扣KPI……

    大龍燚“828”火鍋泳池趴

    這些非常規性的上下級關系和敏感的“有趣”原則,反而能激發團隊更多的創造力。

    3.建立熱門監控機制,確保信息及時性

    當然,營銷策劃時,最重要的莫過于話題的熱度與傳播的時效。任俊也表示:“在所有的營銷策劃過程中,兩點原則很重要,就是時效性和執行力。”

    他們確保團隊有輕松、愉快的工作氛圍

    而為了確保當下熱門消息不被遺漏,公司建立了一個叫做“傷心料理”群。每天同事們隨時都會在群里分享好玩的段子、推文、熱點事件,然后依據可以去挖掘的題材進行和品牌的二次嫁接。

    “這和新聞媒體的‘選題會’別無二致。”任俊認為。

    4.品牌穩定上升期,“滲透”傳播成為關鍵

    任俊對內參君表示,現在的消費者對營銷都有自己的甄別和判斷,他們自己就能分辨什么是“真情觸動”,什么是“夸張炒作”,所以好創意和金點子是“逼”不出來的。

    而且,一個好的營銷案例是綜合了“天時地利人和”多種因素,不僅僅是依托于策劃本身。

    要從“用戶需求”出發,激發消費者情緒,并配合專業的傳播手段,才會出現刷屏級的效果。看似偶然性的東西,其實背后都有長期的消費洞察和需求洞察的必然。

    就像今年7月13日的“暴雨”事件營銷,最初的構想就是為了給在暴雨中堅持排隊的顧客一個免單的福利(結果一共免費接待1123桌,參與免單的顧客多達5000人,免單近50萬元),僅此而已。

    品牌的內容打造,實際上就是讓消費者與的品牌建立起情感聯系。

    各種活動、策劃,都緊跟熱點,引發傳播

    通過制造各種有傳播力的內容(比如大龍燚做的電動車千人火鍋宴、與電影、可口可樂跨界定制產品等),讓消費者在玩樂的過程中去理解品牌意義。這是一種沉浸式體驗,也是一種品牌內涵的滲透。

    “這與大龍燚的營銷發展不謀而合。”張琦琦解釋,“現在的大龍燚文化傳播公司,不僅服務于大龍燚品牌及整個加盟體系,也將深挖‘火鍋的生活方式’作為品牌平緩上升期的主要傳播重點。

    而且,現在大龍燚文化傳播公司也已開展對外品牌服務,像成都的馬路邊邊麻辣燙、沙有其事沙拉等品牌已經是營銷服務的受益者。未來,大龍燚文化傳播公司還將為更多行業品牌加持影響力。

    02

    未來餐飲傳播

    人才才是“刷屏”營銷的真正加持

    曾有行業人士表示:在打品牌階段,麥當勞一年的維護成本要花5%。而處于成長中品牌更不能選在“補鈣的時候來賺錢”,而更要把一部分錢花在品牌勢能打造上。

    餐飲市場從同質化到差異化,從價格戰到價值戰,最后拼的一定是品牌化路線。

    而真正能夠塑造優秀品牌影響力的,恰恰是那些專業的營銷人。這也是為什么近兩年一線大牌餐飲“挖跨界人士”樂此不疲。

    所以,出彩營銷的背后,其實拼的是優秀跨界團隊的搭建。

    未來,餐飲的營銷傳播也將在跨界專業人才的加持下,讓傳播更具有“媒體屬性”和“消費者視角”。只有這樣,品牌推廣才會更加符合當下消費者的心理需求,與新一代消費者建立起更為緊密的聯系。

    《中國餐飲創新力100》評選

    正在尋找餐飲業創新標桿

    也 可 點 擊 文 末閱 讀 原 文報 名

    · END·

    統籌丨師麗丹

    編輯|茜妮 視覺|尚冉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火鍋細分頭牌|帝都餐飲|標準化擦桌

    餐飲人女朋友8萬“喝茶費”餐飲人履歷調查

    火鍋潮牌94歲川菜館餐廳選鄰居

    海底撈服務升級喜家德跨界外賣提高利潤

    地方小吃機會15條創業秘訣對話西貝賈國龍

    上海餐飲爆品打造術揭秘外賣村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9725.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1月6日 07:27
    下一篇 2017年11月6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