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上海源全5S的學習,學得好像還一知半解,趕緊坐下來把心里最強烈的感覺記錄下來,也不枉此行。
源全5S,源自日本,超出一般意義上的物品5S概念,是一個動態的組織運營的管理方式。涵蓋了從需求定設計、人力配置、物品準備、環境利用。 源全的5S是一個以物品管理為切入點的貫穿于整個管理過程中的人、物、環境的動態管理。
源全5S看上去是一個純技術的課程,但感覺它好像又不是技術那么簡單,因為它給人不僅是很有道理、還很讓人服氣的感覺。有道理表示它說的對,很服氣就不容易了,那是要讓你認可、相信和愿意傳播的效果。這好像就是說出了事物的本質才有的效果。就像感冒的原因有因為熱引起的、有因為冷引起的,如果只用一種方法治,那是庸醫。譚老師是良醫,解決的是管理的內在本質,在此,感謝下譚老師,給我們打開了一扇門。通過源全5S的落地,不但讓我們能極大地提升效率,還能學會一種對問題的思考方法,其用無窮。
這兩天,除了學習到源全5S的技術外,腦海里一直有些被觸動的地方,仿佛和5S無關,卻又與源全5S的目的和結果那么接近,于是就想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成功的企業家都是人中龍鳳,竟然會對源全5S如此高度的認可,不惜重金、放下生意來學習,其中一定不僅僅是對技術的認可,思前想后,可能有這么幾點原因。
一、企業家精神
無論是漢源、還是譚老師,都是在行業中的翹楚。他們為何會有這么好的成就呢?而且還能夠被這么多成功的企業家認可、崇拜和追隨呢?
成功的企業家骨子里都有“使命必達”的理念和精神。而譚老師對大家的要求“如不成功、人間蒸發”不正是企業家骨子里最堅定的那種精神嗎?企業家精神被證明了是成功的最重要的基因,那么做好一件事不也需要這種精神嗎?如此的共鳴才讓有理想有追求的企業家們對課程極其認可。
一個好的企業一定有一個非常優秀的企業家和一群能夠理解認可企業家思想的團隊。(簡稱企業家團隊),成功的企業家證明了成功的要素是什么,那么“使命必達”就一定是做成一件事的最基礎最重要的因素。企業家精神不是指老板要有,企業的團隊和追隨者也要有才能獲得長久的發展,“使命必達”的企業家精神讓我們離成功更近了一些。
木屋就是14年來堅定地把做“第一好吃的燒烤”作為使命,老隋每天在朋友圈里堅持不懈地提醒自己、提醒大家、向全社會宣布“做中國餐飲領軍品牌”,正是一個優秀企業家精神的完美詮釋。伙伴們,你有企業家精神嗎?你有不達目標不罷休的強烈的成功欲望嗎?你珍惜了與優秀企業一起發展和與優秀企業家一起并肩的機會了嗎?
二、沒有解釋,只有解決
我們的管理干部,更多的是在做二傳手,總是在發布指令,然后指望下屬能完整地理解和執行,甚至期望能超出預期地完成任務,結果往往事與愿違。領導問責時又把責任推向下屬,更多地在解釋、埋怨和指責。殊不知,下屬之所以是你的下屬,就是不足與你。你的期望能被實現只是理論上的存在,大部分情況下,大家還是期望奇跡會發生,騙了別人也騙了自己。在騙中騙會讓大家一步一步走向虛弱和衰亡。
解決問題才是真正要做的事,而且是親自、深入、落地地解決,解決完還不行,還需要把流程標準固化,變成可以復制培訓的教案,還要繼續優化和完善,看看,不自己做怎么行。解決問題才是我們的價值所在。不要埋怨、不要推脫、不要指手畫腳、不要做夢,下地干活是最好的讓你心境平和踏實睡著的最好方法。
最近在東濱的工作,讓我找到了腳踏實地的感覺,找到了創造價值的欣慰,找到了與伙伴們一起開心快樂的樂趣,存在感、參與感、成就感具體又踏實。伙伴們,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回到價值創造中心去,才能有價值。
三、只有功能,沒有崗位
官僚體系,是組織初級階段時必備的形式,組織強大了官僚體系自然就不適應了。過去我們是根據工作先設計好崗位,但隨著發展不斷地有了新的工作,就通過增加崗位來消化。崗位就越來越多,新的崗位又不斷地被固化,機構越來越臃腫,更加地人浮于事。組織的工作是不斷地變化的,但我們把崗位作為解決問題的第一方法自然就不會有好的結果。如果我們根據功能(即工作)來設計和優化我們的工作,自然是解決問題的最直接的方法。這就是我們門店有一個崗位叫傳單崗位,非常可笑地是竟然這個崗位還不止一個人,這次我們在東濱店就將此崗位直接取消,大家的工作飽和了,人力降低了,矛盾也少了,大家也不會都去搶著干那些輕松的崗位,另外腐敗也自然就消除了。所以只有功能、沒有崗位直接把影響組織發展的官僚體系擊碎,還了一個事物本質給我們。不官僚、不教條、找本質會讓我們能高效地找到成功。
以上就是我這3天的一些感受和體會,可能和大家的收獲不一樣,只是大王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小小的啟發,無論是觀點還是思考問題的方法。與大家共勉。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2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