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里拜師學藝項目的串串店喻老板,總是勤于思考而且勤于分享,幾乎每天會在社群里分享他的日常思考,搬兩個出來共享給大家:
1,人的競爭是終局競爭
最近把商圈周圍幾家火鍋店都吃了一遍,有幾點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各家的味道和服務都不差。因為味道,服務,環境這些都是我們能意識到的,也是很好的抓手,大家在這方面都不差。
第二,生意好的店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或者定位,有裝修精致,菜品新鮮主打宴請聚會的,有主打性價比的,有綜合實力強的,有自助模式的。
第三,但每個老板的平臺運營能力和宣傳能力差別很大,這也是未來競爭的方向。
如果你能更好地運營美團,抖音,為店鋪帶來持續的客流,你將擁有巨大的競爭優勢。
今天我們店就有一桌七八個客人看了我的抖音,開車二三十公里,穿城過來吃串串。最后,我認為餐飲最終比拼的還是老板的認知和學習能力,你能否持續地學習,思考和復盤,最終決定我們能取得多大的成功。
2,說一說第一次選址失敗的經歷
最開始做餐飲的時候,我也完全是一個餐飲小白,沒有任何經驗。當時一個朋友是吃貨,經常帶我去到一些卡卡角角的地方,吃了很多美食。那些位置真的很偏,但是生意很好。
當時我倆就得出一致的結論:只要把產品味道做好了,哪怕位置差一點也完全沒關系。
說一說我對這個事情的反思和復盤。
1,幸存者偏差無處不在。比如很多抽煙的人會這樣安慰自己,我鄰居那二大爺天天煙不離手,活了九十多。這里的一個偏差是他忽略了那些因為抽煙患肺癌的或者有些避免接觸到這類信息,把自己知道的個例當成了全部的真相。在這里,我其實只看到了這些位置差但生意好的店,但真實的情況是超過99%的位置差但生意不好的店,因為開店失敗,所以我看不到了。
2,簡單歸因。那些位置差但生意好的店,我把他簡單歸因為味道好,這也是我們經常說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也是普通人和高手的差別。普通人只能看到簡單的能看到的東西,比如味道,環境和服務,但高手看到的是系統和結構的原因。
這些位置差但生意好的店,往往有這些特點:開店時間很長,往往在十年以上,十年之前的競爭環境是不一樣的,而且租金成本很低。如果是現在,競爭激烈,而且你能耗得起這么長的時間來積累回頭客?還有一個,也是因為時間長的原因,往往能培養消費者的口味習慣,我們是不是都有這樣的感受,覺得小時候學校門口的路邊攤好吃?這其實也是一種味覺習慣和記憶在里面。
幸存者偏差背后對應的是概率思維,而我們開店就是要做在概率上有更大可能勝利的事情。簡單歸因的背后對應的是系統思維,你看到的往往是你能看到的,那些背后你看不到往往更能決定你的生死,因為你看不到嘛,自然對他沒有準備和防患,以至于事情發生時措手不及,回天乏術。
我們反思復盤的時候一定不能只是對經驗的簡單,比如我對我的第一次選址失敗經驗只是簡單地總結下次一定要選一個好一點的地方,這樣的經驗很有限。
發生了什么事情?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如何規避?這是一個簡單的反思框架。
反思一定要到背后的規律,因為規律才能可遷移和應用到其他地方。這就是所謂的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最后,我的第一個付費課程“開店選址課” 上周五在抖音里上線了,新課上線,在直播間會有秒殺活動,原價99,秒殺價只要66,今天晚上9點我還會開直播,上次沒有買到的老板今天晚上不要錯過了哦。
抖音直播間晚上9點。抖音里搜索:開店筆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