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熱食品的“機”與“危”

    眾所周知,由軍用食品衍生而來的自熱食品并非什么黑科技。無論哪個品牌,一盒自熱食品總是由調理好的菜料包、各具特色的醬料包,以及米飯(或面條、粉絲)包組成,再加一個生石灰包就可以快速遇水發熱,讓消費者隨時隨地、方便快捷地享用到一餐美食。
    比起傳統的方便面(粉絲),自熱食品因其自發熱的特性使其在食用品類上更廣闊,米飯、冒菜、火鍋等一切“皆可熱”。

    自熱食品的市場規模究竟有多大?目前不少人各執一詞,但自熱食品已成為新的市場風口這一事實,已被公認。
    但據央廣網11月21日報道,近日,重慶一輛滿載著2噸自熱方便火鍋的貨車在運輸途中突然起火,雖起火原因尚在調查中,但自熱食品的安全性再次引發關注。對此專家表示,按操作說明使用發生自燃是小概率事件,但自發熱產品發熱包中的發熱物質與水反應,產生熱量的同時,也會生成一氧化碳和易燃易爆的氫氣。
    加之近年航空、鐵路也紛紛出臺了自熱食品的禁用措施,同時相關行業標準、安全標準的缺失,使得自熱食品這一風口上的品類正面臨著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風口上的自熱食品

    自誕生以來,自熱食品的發展一直都不溫不火。直至2015年,自熱火鍋的出現,并在2017年全國糖酒會上大放異彩。據南方都市報報道2017年5月之后,自熱火鍋銷量在各電商平臺上呈幾何倍數增長。天貓在雙十一當天,賣出了170萬份自熱火鍋。而在整個2017年,僅成都市自熱火鍋的銷量就接近4400萬盒,總銷售額達到15.6億元。

    而這種驚人的增長速度也吸引了眾多企業在該領域布局加碼。其中,除了海底撈、大龍燚、小龍坎、重慶德莊、筷時尚、巴蜀懶人、楊大爺、老城南等火鍋餐飲品牌爭相競艷之外,還有新希望美好、三全、統一、三只松鼠、良品鋪子、衛龍等食品飲料品牌也陸續涉足這一領域。一時間,數百款自熱小火鍋紛紛涌現,呈現井噴之勢,整個品類市場競爭頓時進入白熱化。
    當然,隨著自熱火鍋的走紅,整個自熱食品領域頓時就“呱噪”了起來,自熱米飯、自熱粉絲甚至自熱燒烤等紛紛登場。
    以自熱米飯為例,除了在自熱米飯品類扎根多年的得益綠色外,去年十月,食品企業巨頭統一正式推出“開小灶”生活料理。
    而作為立足西南,布局全國的具有品牌影響力的肉食食品企業,新希望美好也繼自熱火鍋之后推出“美好范”自熱米飯。除此之外,三全、海底撈、宏綠、廚師、自嗨鍋等品牌均有自熱米飯。值得注意的是,記者翻看過上述企業的線上官方旗艦店,銷量雖不及自熱火鍋那般火熱,但依舊可觀。
    有業內人士認為,相比于外賣的體驗性,自熱食品因為其獨特的加熱方式,更有話題度和新鮮感,年輕一代消費者接受度很高。尤其隨著電商的崛起,也有利于自熱食品的普及。
    去年雙十二,老牌火鍋企業重慶德莊集團當天18款自熱火鍋全網累計銷售總量達到32.8萬盒,秦媽自熱火鍋銷量也較之2017年翻了一番。

    而傳統方便面企業也積極借勢加入自熱食品的營銷大戰。在今年雙十一當天,康師傅自熱方便面表現“驚艷”,雙十一開啟僅60分鐘,速達面館自熱面的銷量已超過去年11月全月速達面館系列銷量。截至12日00:00超過6.5萬份速達面館自熱面已全部熱銷售罄,銷售量為去年11月的近10倍!

    優點突出,局限也不少

    當前,“快節奏”正成為年輕一代的生活常態,外賣、電商、無人貨架等新商業模式的興起也印證了“懶人經濟”體量也越來越龐大。
    而自熱食品也正是懶人經濟大勢下的產物。正如統一企業總經理劉新華所說:“開小灶的推出給現代消費者除了外賣之外的更多選擇。
    更重要的是,自熱食品有自身的場景消費定位,比如火車上、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景點,網絡訂餐無法滿足消費場景的需要;日常宵夜、工作加班,單一的菜品和口味已滿足不了消費者的味蕾需求。自熱食品具有方便快捷,菜品多樣,口味豐富等特性,更迎合消費者在這些消費場景的需求。
    但就現狀而言,自熱食品依舊面臨很多較為現實的問題,要想成長為大品類仍然要面臨諸多挑戰。
    從產品特性看,對于自熱食品與外賣和方便面相比各有優劣勢,比如自熱食品目前的口味不及外賣豐富,但自熱食品的時效性更強,不用等待、不怕涼、更好隨身攜帶;與方便面相比,自熱食品食材與口味比方便面豐富,食用上也更便利,操作也更加方便,冷水即可搞定,而方便面必須要熱水……
    從渠道看,當前自熱食品大多以線上渠道為主。不難理解,看康師傅、統一等方便面企業,自熱食品企業的線下渠道主要集中在商超渠道,但其渠道成本并不低。因此,自熱食品與方便面相比,幾乎沒有通路優勢。
    再從消費場景看,方便面的消費者培育已經非常成熟,而自熱食品仍有待加強。并且,當前自熱食品的價格并不低,統一開小灶24.9元/盒,新希望美好自熱米飯17.7-29.9元/盒,這個價格堪比餐飲簡餐堂食,因此針對高階消費者的市場培育也是一個漫長過程。
    另外,自煮食品其實難度門檻并不高,近年來,大量企業進入自煮微火鍋領域,同行之間殺價也比較厲害,加上自煮食品操作安全問題難以把控,就如文章開頭所述“貨車著火”的案例那樣,對運輸也有一定的限制,制約了不少中小企業的市場拓展。
    畢竟,對食品而言,除了好吃,最關鍵的還是“安全問題”。

    “安全隱患”會成為“風口終結者”嗎?

    自熱食品出現不過幾年時間,短期內海量品牌涌入市場,其制作工藝雖相差無幾,但衛生安全保障卻因廠家實力而異,這讓自熱食品市場良莠不齊,更因其產品特性天然遺存“安全隱患”。
    據了解,自熱火鍋的加熱原理主要是將碳酸鈉、焙燒硅藻土、鐵粉、鋁粉、焦炭粉、活性炭、鹽、生石灰組成一袋,加入冷水,產生熱量。加熱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蒸汽及微量氫氣,可能觸發煙霧報警器甚至爆炸,春運期間曾發生多起因自熱食品觸發煙霧警報而影響高鐵運行的事件。同時,發熱包短時間內可使食物急劇升溫,帶熱外包裝,也曾發生過引爆食客家用玻璃桌的事件。
    特殊的食用形式,讓自熱食品處于一個尷尬的定位。目前飛機已經全面禁止攜帶自熱食品,依據是發熱包的主要成分鎂鋁粉已經被列入《民航旅客禁止隨身攜帶和托運物品目錄》中,屬于危險物品,不可攜帶和托運。
    但在火車和汽車運輸領域,目前并沒有適用的法律法規。為了確保交通安全,今年6月,中國鐵路總公司官方微信發布的《帶這些東西上火車,可能會被沒收》一文中,也明確建議不要攜帶自熱食品,或小心食用。

    甚至一些地方在本地區法規中增加了禁止性條例,如廣西今年10月明確禁止使用自帶加熱食品等行為,一旦違反將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對單位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
    據新京報報道,該報記者8月5日致電全國鐵路客戶服務熱線后獲悉,《鐵路安全管理條例》雖未明確寫明自熱食品禁帶禁用,但在實際操作中,乘客是不允許將自熱食品帶上火車的。
    報道中稱,“因自熱食品含石灰等易燃易爆等物,是禁帶和禁用的,安檢處肯定過不了。即便有些安檢處沒那么嚴,乘客偷偷帶進去了,在火車上食用時也是不允許的,乘務員和鐵路警察發現后也會制止。
    據相關專家提醒,在密閉空間內如高鐵、長途巴士等等,自熱食品釋放的氫氣到達一定濃度容易被一點火源甚至摩擦靜電引爆。雖然這并非大概率事件,但潛在的安全隱患足以引起重視。
    “自熱食品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如果使用不當的話,會誘發爆炸、燙傷、蒸汽灼傷、煙霧觸發警報等后果,廣西禁止在動車上使用自熱食品,就是出于這種考慮。從消費者的自我保護和安全來看,我認為火車拉黑自熱食品的措施是正確的,符合中國的實際國情,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推動自熱包的創新發展。”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熱型產品是一種行業差異化產品,目前沒有太大的企業參與或者投入行業競爭,產業結構低,國家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出臺,這就導致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會存留安全隱患。
    2017年,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了《自熱方便菜肴制品》(T/CGCC8-2017)團體標準,這是國內首次發布自熱食品的團體標準;此外,作為自熱火鍋的發源地,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也組建了方便自熱食品專業委員會,推動行業自律和行業標準統一。
    “雖然這些標準對我國自熱食品行業的標準化有一定的促進指導作用,但是仍處于有待完善的狀態。”朱丹蓬認為。
    同時有自熱食品企業負責人也認為:“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自熱食品沒有國家標準,加熱包也沒有行業標準,企業單打獨斗、各自為政,因此,在監管上和企業自律上會有缺失,尤其是使用安全方面。
    在相繼被航空與鐵路“拉黑”后,最近的重慶貨車自燃事件又無疑給風口上的自熱食品敲響了一聲警鐘——當自熱食品的安全標準缺失、安全隱患留存等問題浮出水面,未來自熱食品該如何改善、如何升級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用戶體驗,這個問題遠比銷量更重要。
    本文由食評方團隊創作,首發于全食展在線
    ·END·
    關注我,給你更多好看!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熱點文章~

    調味品行業呈現四大趨勢,進入高質量增長新階段

    消費者“迷糊”、市場顯紅海,紅牛安奈吉“有點難”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食品“好吃”還要“會玩”成為熱銷定律

    食醋產業將迎來“最好的時代”

    涪陵榨菜為何增長明顯放緩,疑似漲價惹的禍

    2019年水、面營收大增,今麥郎欲圖謀千億市場

    專訪丨香飄飄董事長蔣建琪:企業的存在不僅是賺錢,更應為人類貢獻價值

    凡注明“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4359.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1月24日 00:04
    下一篇 2019年11月24日 07: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