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置頂公眾號
來源:好奇心日報
作者:董芷菲
傳統包裝食品行業的危機以另一種方式體現了出來:頻繁更換 CEO。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統計,過去兩年中,16 家食品公司的 CEO 們換了或者辭職,他們來自全球最大包裝食品公司:通用磨坊、家樂氏、億滋、雀巢(美國)和好時。食品咨詢公司 Anchin 的咨詢師 Greg Wank 說:“我們從來沒見過類似的情況。”
圖/wikipedia
最新的一個是金寶湯(Campbell Soup)的 CEO Denise Morrison,她在 5 月突然宣布辭職。公司和她本人都沒有聲明原因,但很難說這跟金寶湯的困境沒有關系。她在任的 7 年中,金寶湯銷售額一直在下降,只有一年有所上升。過去一年,金寶湯的股價下降了 30%。
金寶湯不是個例。過去兩年,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中食品肉類下降了 15%;與此同時標準普爾 500 整體上升了 30%。
根據咨詢公司A.T. Kearney 的數據,在 2012~2016 年美國最大的 25 家食品公司市場份額在下降。他們每年平均增長 2%,遠低于整個行業的 6%。
金寶湯的內憂外患可能更多一些。去年它和沃爾瑪在價格談判上未達成一致,使得它在貨架上的位置變少了。另外它的健康食品業務(尤其是胡蘿卜生產)單位產量下降,成本上升,也影響了公司業績。金寶湯的最大股東和創始人 Dorrance 家族是它變革的阻力之一。據說他們很難接受罐頭湯賣不動了這個事實。
為了贏得年輕消費者,去年 12 月金寶湯以 61 億美元的高溢價買下了零食公司 Snyder’s-Lance(包括它的債務)。收購價達到了 Snyder’s-Lance 即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EBITDA)的 21.5 倍,超過了行業平均的 20 倍。這也受到了投資人的詬病。
因為有機增長越來越困難,食品公司都把業務增長寄希望于收購。
食品行業越來越多的交易在 10 億美元以上。好時以 17 億美元收購了主打低熱量爆米花品牌的母公司 Amplify。Dr. Pepper Snapple 以17 億美元收購“健康飲料”Bai。通用磨坊收購高端寵物食品品牌 Blue Buffalo更是作價 80 億美元。
根據Dealogic,食品行業 2016 年收購的交易一般是標的 EBITDA 的13 倍,到了 2017 年增長到了 20 倍。對于 CEO 來說收不收購都兩頭不討好。不收購的話似乎沒有改變;收購了(價格過高的話)又要面對投資者的質詢。
大公司紛紛成立創投部門,來投資和收購有潛力的新品牌,但是大公司的氛圍和結構決定了這些創投部門的運作不可能像個真正的孵化器(百威英博旗下的 ZX Ventures 在中國的表現就是一個例子)。
年齡超過 100 歲的食品公司曾經主導美國人的餐桌和飲食。但現在他們沒有跟上消費者健康飲食的需求和消費方式的變化。2016 年我們曾深入探討過這個問題,發現一部分美國人選擇遠離包裝食品或工業化食品,買鮮食自己做飯或者外出去看起來更健康的餐廳就餐。
金寶湯的代理 CEO Keith McLoughlin 說公司會重新回顧生意。“我們必須改走健康路線,這很急迫了。”
提示:
* 本文經好奇心日報(ID: qdailycom)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好奇心日報」ID: qdailycom – 你的頭條不該只是些無聊事,讓好奇驅動你的世界。歡迎關注。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7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