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置頂公眾號
“外賣”現在已經成為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平時太忙沒時間做飯點個外賣;
天氣不好不想出門點個外賣;
周末在家不愿做飯點個外賣;
外賣有優惠點個外賣;
···
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吃外賣的生活,這樣生活方式的改變也讓外賣行業發展迅速。餓了么在2017年公布了一項數據,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外賣的市場規模可突破5W億。
但外賣市場迅速增長的背后,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環保。包括餓了么在內的幾乎所有外面平臺都曾被環保組織起訴過。而絕大部分,是由于外賣服務所必須的一次性餐盒和餐具激增所導致的。
為了提高平臺上的商戶以及廣大消費者對“環保”的認知,對中國的環保事業貢獻一份力量,最近,餓了么推出了一款可以食用的筷子——edible chopsticks。這款能夠在一周之內降解的可食用筷子,在超過10個月的保質期之后,即使是被扔掉,也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壓力。
edible chopsticks由面粉、黃油、冰糖、牛奶和水,按照一定比例調配好后,烘焙而成。
目前有3種口味供選擇:麥香原味、抹茶味、紫薯味。
所以,如果你想要把這雙筷子當成餐后甜點嚼來吃了,也是完全OK。
餓了么這次的“edible chopsticks”項目是和桃園眷村及本當屋這兩家連鎖店合作完成的。看到秀色且可餐的edible chopsticks,很多網友表示為了這雙筷子,也想點個外賣。
餓了么用這樣一種創新的形式,不僅吸引了消費者的注意,讓消費者和品牌一起加入到環保的行列中,也讓消費者看到了餓了么在環保上的努力,鞏固了承擔社會責任的品牌形象。同時,這樣一種創新的方式也為環保解決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環保并非只有“關乎人類生存,必須嚴肅以待”一條路可走,它也可以是輕松有趣的溝通方式。寓教于樂的形式能吸引更多的人關注自然和環境保護,讓跟多的人愿意參與其中。對比起過往“發人深省”甚至是傳遞危機意識的方式來說,讓人快樂的方式顯然更加有效。
餓了么對于“環保”的重視,并不僅僅體現在這一雙可食用的筷子上。
2017年9月,餓了么提出了“藍色星球”計劃,消費者在下單時可以選擇「無餐具」選項,減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來減少資源的浪費。同時,參與「無餐具」活動的消費者也會獲取相應的獎勵,可以用環保積分認領荒漠公益林、兌換環保購物袋等。
在“藍色星球”計劃推出一個月后,餓了么又發起了“無需餐具”挑戰,只要在餓了么APP中點餐并勾選“無需餐具”就可以參與,當“無需餐具”次數累計到500萬次時,餓了么將用種樹的方式為綠色生態獻出一份力,每1000次點擊,餓了么會種下1棵樹,也就是說當你節省1000雙筷子時,就能拯救一棵樹。
11月14日,餓了么公布了“環保挑戰賽”的活動結果:一個月的時間,平臺累計節約一次性餐具總數超過680萬份,參與活動人數也達到120萬。也就是說,餓了么將種植6800棵樹木,相當于減少了34000克二氧化碳的排放。
活動最終的數據已經足以說明成功。它不僅讓消費者參與到環保中,提高了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實實在在地為環保出了一份力。
對于一次性餐具方面,餓了么也是率先與食藥監部門合作,對全平臺商戶使用的一次性餐具進行抽檢,檢查商家使用的一次性餐具是否符合環保標準。同時,餓了么也會優選出一批優質環保餐具制造商供商家們選擇。
餓了么這一系列為環保做出的努力,對于品牌來說是一次品牌形象的升級。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牌,餓了么不僅承擔起了環保的社會責任,還利用它的影響力向社會傳遞出環保的正能量,讓更多消費者加入到環保的行列中,讓環保成為他們的生活方式。這不僅加深了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還讓消費者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付出。
對于“環保”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餓了么并沒有拘泥于傳統的形式,而是用一種更加有趣、創新的“可以食用的筷子”吸引更多消費者,通過攻占消費者的好奇心,來傳遞餓了么對環保事業的重視和努力。
大衛奧格威曾指出:“品牌是一個綜合的象征,包括對產品的屬性、名稱、包裝、價格、歷史聲譽和廣告的綜合。”承擔社會責任也是品牌的一部分,它從消費者心靈的最深處出發,讓消費者產生價值觀上的共鳴,從而對品牌產生信任度和忠誠度。當下消費者也不再僅關注產品本身,他們更加傾向于有道德、有社會責任感,并且付出行動的品牌。所以,當下更需要品牌有大格局,不僅要做好產品,也要有擔當。
來源:大創意
作者:大創創
提示:
*本文經大創意(ID:pitchina_)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鎖定17.5°,農夫山泉的鮮果品牌化之路,如何贏在頂層設計?
“用紙盒裝水”的環保飲料品牌JUST Water,顛覆整個飲品行業!
為何說產品設計的核心在于“品牌”而不是“消費者需求”?
FBIF2018
全球力量,領變未來——FBIF2018食品飲料創新論壇(點擊查看)于2018年4月18日-20日在上海舉行,1800余位食品業界人士出席論壇。FBIF2018以“新品類崛起”為主題,FBIF2018論壇共三天,包含全體大會、產品創新A(乳制品、飲料)、產品創新B(特醫食品、零食)、營銷創新和包裝創新四個分論壇。往屆FBIF吸引了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億滋國際,中糧,康師傅,統一,菲仕蘭,達能,星巴克,帝亞吉歐,蒙牛,伊利,利樂,雅培,農夫山泉,雀巢,嘉吉,三只松鼠,來伊份,良品鋪子,東鵬特飲等企業參與。
/會后小貼士/
訂閱號后臺回復“照片”、”錄音“、“PPT”、“速記稿”可查看相應信息,其他關鍵詞請回復“關鍵詞”獲取
后臺點擊菜單“FBIF”回顧論壇議程、演講嘉賓、合作伙伴、現場活動等信息
論壇會后報告持續整理當中,敬請期待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3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創業、乳品、飲料、咖啡、酸奶、茶飲料、啤酒、零食、新零售、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包裝、設計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