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食品行業未來!
回復數字“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
演講人:張霖,尼爾森大中華區副總裁
來源:華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根據張霖女士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2017新年論壇上的主題演講整理編輯而成(文字整理/編輯:李澤慧)。
謝謝大家。今天講講我們對消費升級模式的認識。
近年來,尼爾森在對消費者不斷研究的基礎上,對消費升級也進行了非常詳盡的探討。我們每年都會做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監測,并根據所得到的數據來了解消費的趨勢、消費的驅動模式,以及消費升級的方向。并且,我們對消費升級的研究不僅僅是在中國,我們同時在會對全球的若干個市場進行監測。所以實際上,我們不僅僅是把眼光放在中國,更多的是與全球市場進行對比。那么今天,我為大家解讀的,就是我們今年做的最新一期的消費升級的研究結果。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 宏觀經濟轉型,消費升級成為新的熱點。
第二, 各品類指向消費升級,但貴要貴的有道理。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錢都去了哪里?具體有哪些產品或者服務可能會產生價值上的升級消費。
第三, 成功新品高端化,拉動消費升級。拉動消費升級的驅動力是什么?
第四, 90-00后消費生力軍。作為未來的消費者,90后群體會如何進行消費?
宏觀經濟轉型,消費升級成為新的熱點
一、宏觀經濟轉型、增效進展順利,居民消費升級成為熱點
這不是我們自己的研究,是GDP政府報告的數據,我們則主要監測上一個季度的情況。2016年第三季度,我國GDP的數據是6.7%。這一增長目前主要是第三產業占比的增長。第三產業更多則是以服務業和部分制造業為主。
可以看出,新增企業實現了28.5%的增長,新增就業機會也在不斷增加。大家看到了更多新的商機,所以有更多的年輕人走向了創業,這也是京東眾籌生意火爆的原因。
同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也非常明顯,是71%,表明消費的意愿比較強列。
二、第三季度消費者信心強勁,各項指標繼續保持穩定
我們還調查了消費者信心指數(如上圖)。如果消費者信心指數超過100%,說明這個國家消費者的信心十足,市場會蓬勃發展。如果這一指數低于100%,則說明民眾對市場經濟,對這個國家的經營管理存在一些擔憂。
中國市場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從2014年到現在,一直都是超越100%的。雖然在2014年第三季度,經濟上有過一些波動,但是在2016年的9-10月份,這一數字又回調到了106%。這說明我們國家的消費者目前還是保持著蓬勃積極的態勢。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全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99%。說明了在全球整體的經濟環境下,大家對經濟的觀望態度。我們也看過美國和韓國的數據,他們的消費信心都低于99%,說明大家對經濟、對就業沒有很好的預期。
那么,這個信心指數是如何測算出來的呢?有三個重要的維度:
第一是對就業預期的判斷。你覺得明年的就業情況會怎樣?很多人會有一個很好的預期。在經濟好的狀態下,人們不怕失業,或者相信企業會為自己加薪。另一部分人可能會覺得明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我可能需要換工作。目前,有的企業甚至是互聯網公司的運營不是很好,面臨著關門或者重組,這種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第二個指標是指個人的經濟狀態,就是大家的工資情況。今年掙了多少錢?你覺得明年會有怎么樣的增長?就目前來講,我們國家普遍的個人經濟狀況是保持著正向發展的。
第三個是消費意愿。有沒有錢都要消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我們發現,在消費意愿中,不管人們的收入如何,他的意愿都很強烈。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中國,尤其是從2015年以后,都處于一個消費的時代。也可以說是所有人共同促進消費的狀態。對此,我們曾經做出過非常詳盡的調研,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盡管人們的收入有限,但是他花錢的意愿,花錢的渠道還是非常多的。
這三個維度共同作用,使我們的消費信心達到了106%這樣一個水平。
三、西部信心繼續提振,東部回升至歷史最高點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你會發現,哪個地區發展的最好,哪個地區發展的不是很好(如上圖)。按照東南西北劃分,東部地區是上揚的發展趨勢,而且達到了歷史最高點的120%,說明這一區域有著非常強勁的信心。
西部地區的增長態勢也特別明顯。在過去的一年里,西部地區有政府的扶持,有一帶一路的政策,這些都有效推動了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但是北部和南部地區有一些回調。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簡單地分析,西部地區有外資的引進,有政府策略的調整和支持、投入,包括有一些自由度的貿易區等,都是非常強勁的,這為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更大的保證和活力。
而東西部的消費意愿明顯上升,這些消費在哪里呢?與其它地區有什么不一樣的選擇嗎?
如圖所示。西部地區的人們雖然可能愿意消費,但更多的還是用于基本生活日常,是日常用品的消費。在大家的認識當中,整個西部地區的經濟優勢可能是由生活福利好、物資比較充足帶來的。同時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主要是價格優勢和豐富的產品種類。購買起來也更加方便。東南沿海畢竟是貿易進出口比較繁榮的地區,所以對于東部地區的物資優勢、價格優勢等都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剛才說到,西部地區消費者的支出是以生活為基礎的。他的花銷主要用于日用品、水電煤、食品飲料這些方面。而東部地區則以享受型、文化型為主,包括外出就餐,已經占了很大的一個比例,51%的人有外出就餐的習慣。另外還有服飾的要求、休閑度假的要求等等,這是非常明顯的。
這兩個部分的差異能說明什么問題呢?這說明,西部地區更看重提高目前的生活狀態,而東部地區目前已經走向了另外一個臺階,從滿足基本生活需要轉向了對高品質生活的需要。所以,消費升級就體現在提高生活質量上。
四、北區銀發經濟:人口結構變化,老年品類領漲
同時數據也表明,北部地區有一些信心下降。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整個北部地區的經濟放緩,并使消費者信心受挫了呢。
首先是北部地區的人才流失嚴重。尤其是東北部地區,有很多的青壯年人不選擇在自己的家鄉創業;第二是老齡化比較嚴重;第三是低出生率帶來的影響。大家可以看到,北部地區市場的線下消費最多,老年性的產品比較明顯。包括成人尿布、成人奶粉,這些消費都有所增加。
但這并不意味著市場沒救了,它只是一個相對的數字。我們想提醒大家的是,北部地區的人口結構發生了變化,整個消費市場的產品品類、銷售情況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五、信心分化,上線城市反彈,二線城市領漲
然后,不同級別的城市之間,即一二三四線城市的消費信心也出現了分化。第一,一線城市一直處于領跑的位置。鄉鎮企業第二季度的時候出現了上揚,但是到了第四季度,消費者信心回落。我們在做2016年第三季度數據調研的時候認為,這一變化與經濟的承受能力有關,與經濟的狀態有關。但是到了16年末,當大家都在做總結的時候發現,人們的收入和之前的預期有很大的差別,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
在之前的一個調研中我們還發現,南部地區的人喜歡存錢。他們有了錢之后,不太愿意去消費。而且北部地區的人可能會預支性消費。也就是說,在第三個季度的時候,人們有提前消費的趨勢。但是到了年終,受到整個年限經濟的影響,大家可以看到,一三三線城有很明顯的增長。目前,鄉鎮以及四線城市發生了很大的落差。所以,我們不能說互聯網把所有的人群都聚攏在了一起,實際上,城市之間的區隔還是不容忽視的。
剛才,我們也談到了,大家對就業,對收入都有比較好的預期。從GDP上看,整個中國大部分二線城市的投資是較快的,高于平均值。但是到了鄉村這一級別,可能不僅僅要考慮到GDP,而更多地做出經濟能力的考量。
我們也發現,消費者的消費意愿,除了鄉鎮這一塊,其他城市基本是平穩或者上揚的。實際上大家也可以回顧一下,把自己去年和今年的消費情況做一個對比,是不是花錢更多了?買的東西更多了?我個人是這樣的,因為各種各樣的節日促銷,所以買了很多沒用的東西。
那么在二三線城市,有哪些商品的銷路比較好呢?如上圖所示,在一線城市,購房按揭、數碼產品、服裝服飾、美容護膚產品的消費是比較明顯的,尤其是個人數碼產品,是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三線城市對于服飾、化妝品和個人數碼產品的消費也比較多。所以,我們說,做服飾類的企業,你的“戰場”不一定集中在一線城市。
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錢都去了哪里?
一、國務院喊你去消費
我們也會發現說到消費升級,消費升級都應該升級在哪里?
我們知道,政府也在鼓勵居民去消費。那么消費應該在哪里呢?除了政策推動的養老、教育、體育產業的發展,我們還可以看到,旅游產業是非常大的一塊。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是,大多數的消費者在有了錢之后,旅游成為一個首選。我們在一二三線城市訪問,問到大家會傾向于什么樣的假期選擇,有90%的人都會回答選擇休假、旅游,離開自己所在的城市,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休假的目標。還有休閑健身也成為了一種趨勢,不論是去健身館還是參加各種運動團體,這類人群都比以往有明顯的增加。在2015年的某一天,全中國有134場馬拉松比賽在同時進行,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同時有這么多人在跑步,這可能在以前是很少見到的場景。
除了消費者信心指數發布的情況,我們再來看消費的增長。大家花的錢都“增長”到哪去了?網購是一支很主要的推動力量。不得不說,網購是促進經濟的一個很大的動力。但是當我們把線上消費和線下消費結合在一起去看,線上是增長的,對線下來說,就會有一些危險。大家知道,目前的實體店生存非常艱難,受到了線上很大的沖擊。
二、貴有貴的道理,消費者青睞于健康、安全、方便、專業的產品
如果我們去買貴的東西,那么消費者愿意為哪些貴的東西去花錢呢?什么樣的產品符合消費者需求?當然,安全、健康、便利性、專業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標。這說明了什么問題?說明消費者愿意為這種便利性,為這種專業性多花錢,花更多的錢。
三、成功新品高端化趨勢,帶動品類的消費升級
所謂的便利性,不僅僅是指使用方便,還在于快速,在于它能夠使消費者以更方便、更快捷的方式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盡管消費需求中存在對高端性的期待,但他并不會僅僅為了高端性這一個元素去多付費。所以,我們做產品的朋友,應該慎思,何為高端,如何去講高端的概念。
四、非食品創新升級,在保證現有功效下做加減法
在創新、新產品領域,也有些數據。對于快消品領域來說,有89%的企業在過去的兩年里都進行過非常快的創新,尤其是非食品類的創新是非常快的,它占到了74%的比例。創新能帶來什么?創新能帶來的是銷售額。創新產品可以增加1.2倍的價格或者銷售量。只是,創新很重要,但是存活是非常艱難的。盡管創新產品能夠帶來更高的價格,但是她存活率是非常低的。市場上,只有5%的創新產品能夠存活到一年以上。
我們把非食品類的創新升級做了一個案例(如下圖)。
如果我們要做創新,創新在哪里?剛才講到了方便、輕松、安全、舒適,但是應該怎樣去溝通?還有就是要“加之有道”。如果做一款牙膏,應該做哪些方面?我想,不應該只是基本的清潔、護理、美白,更多還是要講功效、講科技,甚至在原材料上做文章。根據我們的統計,如果企業能夠在宣傳方面做一些創新,做出一定是差異化,新穎、別致,那么可以增加1.3倍的銷售價格和1.5倍的銷售均價。按照宣傳創新的方法獲得最高增長量的產品比如卸妝水,它可以增長29%的銷量。當然,這只是一個理念,具體如何去做,還需要針對個案進行分析。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能夠做到宣傳上的創新,它對銷量、銷售額都是有幫助的。
這只是一個最基本的案例,有助于我們分析,應該如何去拉動消費者創新的指數,怎樣真正地創新商品。剛才高總講過,每個企業對創新的理解不一樣。對于我們來說,提供這樣的個案服務,會幫助大家分析出,你能跟消費者溝通的創新元素都有哪些。
90-00后,未來的消費者群體
今年,尼爾森一直在專攻千禧代,即90后到00后的消費者。他們對我們來說,就是明天的消費人群。只有更好地了解這個消費群體,才能夠提前做好市場預測。
一、90后信心領先
現在我們都知道了,中國的消費信心指數是106%,這是比較高的。但是從數據來看,90后的消費指數更高,甚至達到了110%。這說明了什么?說明90后群體更有花錢的欲望,更有消費的沖動。通過我們對身邊的90后的了解,我們是否能夠理解這一點呢?
二、就業、收入和消費的態度更樂觀
90后人群對于就業、收入和消費的態度明顯是樂觀的,他們比80后、70后可能更加積極向上。最近,社會面臨著很多年輕人就業的問題,他們不愿意在大牌公司就業,這對我們來說是困境,但對年輕人來說是機遇。我們必須要接受目前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角色的更新與變遷。
三、有獨特的個性和訴求
90后有哪些特性呢?一方面,他們普遍注重自我空間,普遍以自我為中心,判斷性的開放。另一方面,他們非常有個性,同時也注重尋求有個性的產品。在我們的另外一項研究中發現,90后更愿意花兩倍的價格去購買有創新的、有個性的產品。第三個方面,他們會尋求共鳴,有一種“獨而不孤”的感覺。90后群體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就是對號入座,喜歡給自己貼標簽。所以要有合適的產品去打動這些人。剛才高總說到圈子文化,“圈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能夠更好地了解這一群體特點的空間,是能夠促進這些消費者有消費沖動、有消費意愿的一種平臺。
四、態度開放,對新品和消費升級意愿強烈
90后具有開放的態度,對新產品和消費升級的意愿更強烈。他們希望嘗試更多的新產品。所以,那么多的新產品上市以后,由誰來買呢?90后。他愿意去做一個“小白鼠”,去檢驗這個產品是不是好用。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之前有一種飼料,叫“曉明同學”。這種飲料最大的特點,是以概念性的營銷方式,促進了和90后,甚至00后的溝通。它的包裝上印著不同的表情包,打著“有趣”的旗號,希望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換,帶來一個有趣的環境。這種營銷方式,受到了很多高中同學甚至大學同學的歡迎,成為了產品成功上市的案例。這并不難說明,這些年輕人對喝什么其實并不注重,他們注重的是社交的體驗。
五、更習慣和依賴網絡購物
再來說說網購的人群。數據顯示,73%的90后都有網購的行為,其滲透率是非常高的。在過去的三個月里,有93%的90后都曾經進行過網購,這其中,還有71%的人有再次網購的意愿。這說明了他們使用網絡的習慣。90后和00后出生于網絡的年代,他們本來就屬于網絡世界的。如果要想贏得這一群人的話,一個很重要的技巧是“贏在掌上”、“贏在網上”。要隨時隨地地溝通,時時刻刻都能夠與他們保持連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六、對品牌忠誠度下降
90后還有一個特性。包括1986以后一直到2000年出生的人群,他們這群人對品牌的忠誠度已經弱化了。比如,00后和90后的人在網上買手機與我們就不一樣。我們買手機,可能會直接搜索蘋果6s,有自己的傾向意愿。但是我們發現,這些年輕人卻沒有自己的品牌意愿,可能會按照他所注重的功能去搜索。我上周剛從歐洲回來,我了解到,其他國家的90后會覺得品牌并沒有那么大的說服力。現在所有的產品,都會給大家一種雷同的印象,只有哪一個產品能夠給他提供不一樣的體驗,他才會愿意去選擇哪一個品牌。
這種消費的動機為中國品牌帶來了很大的機會,很容易幫助中國的品牌走向國際市場。在其他國家,人們并非一定要買蘋果手機,他有更多的選擇,包括三星、華為、小米,都是有可能的。在這方面,我們認為90后并不特別在意品牌化,而是對品牌所帶來的區隔,它能夠帶來的不一樣的價值是非常看重的。
七、以偶像與動漫引領的多元興趣
為什么90后很喜歡貼標簽?我們對90后和00后做了一個更深入的了解。這里說的00后,指的是1996到2005年的這群人。很有趣的是,這群人喜歡為自己的興趣買單。任何事情如果跟與自己的興趣有關,他都愿意去花錢。在我們整個統計當中,16%的00后都是二次元的愛好者,30%都有追星的習慣。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粉絲經濟,有了網紅的現象。
他們對這種事物的喜歡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真金白銀的消費了出去。在00后中,很多人為自己所喜愛的明星送花、送禮物,甚至沒有見過的明星,他也會在網上的虛擬環境中買禮物給他。而當年的80后和70后,可能買一張海報還要糾結一番候。
今天我講的內容,主要是與大家分享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的一個增長情況,并且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也一直持續保持了增長的態勢。西部地區受到我們國家的政策支持,東部地區以及東南沿海方面,對消費領域的開放都有著很好的接受度。消費的新常態是整個消費者的消費意愿非常強烈,而且有更開放的心態接觸創新的產品。而創新從實質上,其實也是為了迎接未來的,90后和00后的消費者。希望今天這點小小的分享,給大家帶來總體的認識。謝謝大家今天的聆聽。
該文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通過向華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公眾號后臺申請并獲得授權。FBIF食品飲料創新已獲授權。
我是廣告:FBIF2017
第四屆食品飲料創新論壇(FBIF2017)將于4月19日-21日在上海元一希爾頓酒店召開。FBIF 2017以“全球力量,領變未來”為主題,將包含CEO全體大會及和研發創新A(飲料、乳品)、研發創新B(功能性食品、休閑食品)營銷創新和創新包裝四個分論壇。2017標志大賞和”新生代”飲料創新設計大賞將同期舉行。屆時共1500位左右食品業界人士將出席論壇。詳情請點擊:FBIF2017食品飲料創新論壇:全球力量,領變未來
/ 更多文章 /
↓↓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那些穿越經濟周期的爆品零食,有一個共同的秘密
▲從瀕臨破產到年營收近100億元,“六個核桃”如何實現神逆轉?
▲麥當勞、星巴克、可口可樂這些品牌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死忠粉的?
▲這個瓶啤酒上可以畫畫,為了讓年輕人喝更多啤酒
/ 微信群 /
長按二維碼關注“FBIF食品飲料創新”,回復數字“1”申請加入營銷、包裝、功能性食品、乳品、飲料、休閑食品、研發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紅牛,東阿阿膠,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