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人造肉雞塊、漢堡王人造肉漢堡、賽百味人造肉三明治……最近一年,人造肉浪潮席卷全球。現在,中國消費者也可以嘗鮮了,11月25日開始,你可以通過天貓國際購買豬肉、雞肉等不同口味的“人造肉”,這是中國消費者第一次可以直接購買到人造肉,親自烹飪品嘗這款全球熱門的科技食品。人造肉席卷全球
5月初,“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日暴漲163%。由于Beyond Meat的出色表現,繼5G、AI、云計算之后,人造肉也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5月15日,李嘉誠旗下投資公司也再次投資另一家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融資規模高達3億美元。人造肉不僅為投資者看好,也獲得了權威期刊的認可。今年2月,人造肉漢堡入選權威科技媒體《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的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的人造肉,是以大豆、豌豆、小麥等作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為原料,經過擠壓等工藝,提高蛋白質含量,再添加風味物質,使其在口感、風味上更接近真肉。另外還有一類科技含量更高的人造肉,是從動物身上抽取干細胞,把它擴增培養成肌肉細胞,并且分化成肌肉纖維而成為的肉。就在11月18日,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據介紹,周光宏教授帶領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干細胞培養20天,生產得到重達5克的培養肉。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干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由于人造培養肉造價高昂、繁殖速度慢等原因,現在市場上的人造肉都是植物蛋白合成的肉。在美國,人造肉一經推出便受到了消費者的熱捧,比如8月27日,Beyond Meat和肯德基合作,在美國亞特蘭大一家門店推出人造肉炸雞塊,5小時內就被一搶而空。而在中國,香港Green Monday公司的“OmniPork新豬肉”已于今年9月中旬舉行的淘寶造物節上向消費者呈現。其配方主要來自豌豆、非基改大豆、冬菇和米,每100克人造肉中僅含有1.5克飽和脂肪,不含任何膽固醇。此次天貓國際開售的人造肉,正是Green Monday的產品,其主打“好吃不胖”、“低脂”、“零膽固醇”等標簽,這也體現了人造肉產品面向的消費群體——在一線城市生活,追求健康的青年群體。從配送區域說明來看,新豬肉目前只支持上海、杭州、北京、廣州、深圳5個城市部分區域購買。目前,這款新豬肉230克包裝在天貓國際上標明黑五價格28元,貴過新鮮豬肉,而原價更是要64元。在大規模量產之前,人造肉價格普遍高于真肉,比如漢堡王的人造肉漢堡“不可能皇堡”,除了肉餅之外,所有食材和老款一樣,售價卻貴了1美元,而227克的“Beyond Meet”售價也要79港元,折合人民幣約每斤150元。成本過高,是人造肉進入市場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另外,2017年7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一份文件,稱人造肉中用來上色的亞鐵血紅素,可能是潛在的過敏原。如何讓消費者放心食用,能否找到替代原材料,是人造肉面臨的另一個安全擔憂。席卷全球的人造肉浪潮,意義當然不僅是勸你吃素這么簡單,這更像是一場食物變革,植物蛋白替代動物蛋白,對地球可持續發展有著深遠意義。漢堡王和 impossible food 合作的 impossible whopper比爾·蓋茨一直都是人造肉的支持者,他在博客中寫道:經濟增長讓更多的人吃得起肉,這是個好消息,但壞消息是,到2050年,我們需要的肉類需求會比2005年提高一倍。然而,我們已經沒有那么多土地能用于放牧。根據世界糧農組織提供的數據,現在全球可用的牧場面積約有3400萬平方公里,如果排除掉青藏高原這樣不適合牲畜生存的高海拔牧場,再排除掉受氣候影響而無法全年放牧的牧場,實際剩下的優質牧場就連一半都不到,也就是1500萬平方公里左右。現在全世界有14.68億頭牛,按照美國農業部的可持續發展建議,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建議放牧125頭牛。這么算起來,全世界的牛就需要占去1100萬平方公里的牧場,已經接近牧場面積上限。所以,比爾·蓋茨提到的牧場不夠用,還真不夸張,而是一個人類必須無法逃避的大問題。另一個令人擔憂的事實是,牛羊這類反芻動物打嗝和放屁的過程,會排出大量的甲烷,每只反芻動物平均每天產生250升至500升甲烷,而甲烷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對全球變暖負有主要責任。創辦Beyond Mea的伊森·布朗認為,吃素不僅利于環保,還有助于提高動物福利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2016年發布數據顯示:牲畜產生的溫室氣體占全球溫室氣體總量的14.5%以上,超過地球上所有交通工具的排放總和,而全球14億頭牛的排放量就占畜牧業總排放量的66%。有一種形象的說法,如果把全世界的奶牛組成一個國家,它將是世界上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另一方面,飼養牲畜所需的水、飼料和土地也將占用大量資源。聯合國糧農組織曾指責牛群消耗了大量的水,因為牛每分泌1公升牛奶,就要消耗990公升的水。2018年,《科學》雜志一篇文章也指出,動物食品需要為環境問題負責,肉制品和奶制品為人類提供18%的卡路里和37%的蛋白質,卻占用了人類83%的農田,排放了60%的農業溫室氣體,造成土地和水源過度使用、水體酸化和富營養化。減少肉食和乳制品攝入,是減少人類對環境破壞的“最簡單辦法”。與普通的牛肉漢堡相比,人造肉漢堡能在生產過程中節約99%的水、93%的土地、90%的排放以及46%的能量。顯然,改吃人造肉,就是在參與拯救地球的任務,至于人造肉味道到底如何,先花28塊錢去嘗個鮮吧。來源:敲黑板
作者:貢曉麗
*本文經敲黑板(ID:qiaoheiban8)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FBIF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Bobo(微信:fbifmedia1)
/更多文章/
FBIF2020
FBIF2020將包含全體大會及產品創新(乳品、人造肉、零食、飲料)、營銷創新、創新包裝和投融資5個分論壇,“Marking Awards”、“Wow Food Awards”和”Ace Ranking”3大賽事頒獎禮,及Food Show展覽。
FBIF2020將聚集100+全球演講嘉賓及評委,預計6000+ 來自雀巢、百事、可口可樂、瑪氏、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等專業觀眾將出席。12月31日前報名參會享受9折優惠。請點擊公眾號“FBIF”菜單欄了解FBIF2020更多。
/FBIF食品微信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7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巧克力、素食、酒、咖啡、酸奶、代餐、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寵物食品、功能性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1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