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雀巢、百事的個性“潮流”,看食品業的定制化走向

    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01

    “健康食品”被重新定義

    雖然健康這一觀念已深入人心,然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對于健康食品的定義,大眾仍然存在大量的認知偏差。許多對照研究都揭示了這一問題,根據一項發表在國際雜志Cell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魏茲曼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在2015年通過對800人進行為期一周的血糖水平監測顯示,在近800名受試者吃了不同食物之后,調查人員對參與該項調查的所有人的血糖水平進行了測量,結果發現:有一些人在吃了壽司之后其血糖水平比吃了含糖冰激凌之后還要高;此外,個體血糖值也會對同樣的食物出現不同的代謝反應。

    該次測試的研究者Eran Segal教授解釋:“我們選擇主要對血糖水平進行研究,因為血糖水平升高是個體患糖尿病、肥胖及代謝性障礙的主要風險因子,而我們在對消耗同樣飯菜的不同個體中進行研究發現,生物存在個體差異性,廣義上的健康食品,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個性化的飲食選擇更易于幫助機體保持健康”。

    一直以來,大眾對食物都有自己的偏好。隨著現代科學的進步,目前已經可以隨時監測攝入不同的食物對于身體產生的代謝指標,更進一步證實了同樣食物對個體的影響是不同的。受個體年齡、性別、生活習慣、環境等個性化因素的協同作用,每個人所需要的營養成分有很大差別。

    當前隨著社會科學和經濟的發展,大眾已經逐漸認識到,飲食是一件個性化的事,伴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覺醒,“平均化”的營養方案、“大眾化”的口味配方已經不能滿足追求健康生活目標的個體需求。

    因此,今后再用“天然”來定義健康食品也許不再是那么絕對了,根據消費者個體差異需求來定制營養和口味的產品才是對健康食品的新定義。

    02

    食品業未來是個性化定制

    雀巢前首席執行官包必達(Peter Brabeck-Letmathe)在其2016年出版的《Nutrition for a Better Life》一書中提出:“個性化的飲食是營養領域的未來。”

    當下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開始意識到個性定制的趨勢,開啟了個性化食品的進程。例如個人營養餐速遞業務的Habit公司利用機器學習算法來確定用戶的理想飲食,對用戶進行在線指導;百事佳得樂推出Gx運動補劑定制化平臺 (Gx the Sports Fuel Customization Platform),根據運動員的即時生理狀態智能定制能量補劑;雀巢與三星合作研發數字健康平臺,從2017年開始選擇日本為首個試點,開啟“健康大使”計劃,通過搜集客戶健康以及飲食方面的數據為消費者制定專屬的飲食建議,并提供營養指導和量身定制的膳食套餐,據悉,該計劃目前已經吸引約10萬名日本用戶參與。

    以色列個性化營養定制公司 Nutrino就斷言:“當前對食品制造商來說是一個風險與機遇并存的時代”,那些未能意識到這一點的企業在未來將舉步維艱。預計在今后30年內,是否提供個性化定制產品將成為知名食品企業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佳得樂創新設計總監Xavier,也在2019全球食品飲料創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個性定制,就是未來”!

    03

    滿足“需求”相關產業加速融合

    在2019全球食品飲料創新論壇上,荷蘭合作銀行總監、消費食品分析師黃文君就分析,雀巢“健康大使”的這一動作,有幾點值得思考:首先是跨界研發。雀巢在日本選擇的合作伙伴不是傳統食品飲料企業,而是一家有保健、美容背景的日本企業FANCL,它有知名的膠原蛋白、維生素等產品,通過跨界研發,雀巢推出定制化的產品,整個應用過程融合了人工智能以及數據沉淀開發等技術。從產品的應用層面來看,整個產品也是多樣化,包含一些膠囊、零食等產品形態。預計未來有更多食品企業會用個性化精準定制營養的方式來突圍,今后跨界研發會成為產品創新的常態。

    個性化食品的時代已經逐漸來臨,也預示著各大產業端的加速融合。從需求端上看,目前各大食品企業都與基因、營養學以及AI健康數據終端等企業展開了跨界合作,從而掌握客戶的精準需求;同時也從天貓、京東、亞馬遜等電商渠道上獲得相關大數據的支持,為個性化的產品研發提供方向。

    因此黃文君就預言:“在整個食品產業生態鏈中,未來的走向是大型食品企業和上下游一些擁有相關技術或數據的企業進行深度和跨界的合作,甚至有可能并購相關領域的初創企業來打通其精準定制的產業鏈”。

    04

    正本歸元 上游產業鏈也是關鍵點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相應的上游供應商就成為了產業生態鏈中的關鍵點。在目前的相關行業中,簡單的提純、初加工的半成品、無選擇性的原材料,已經無法滿足越發注重個人健康的終端消費者的需求,因此,企業非常需要個性化定制的原材料。但值得欣慰的是,食品企業的這一“尷尬”現在通過合成生物學技術就能完美解決。

    比如在健康食品行業中應用相當廣泛的甜味劑“甜菊糖”:目前大部分的甜菊糖供應商都還停留在單純做提純類產品的階段,這種原材料在成品生產中很難滿足特定人群的個性營養和口味需求;但現在隨著合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可以通過科技手段從生物細胞層面對原材料進行個性化的“升級”,完美解決了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尷尬”。相信通過市場的不斷成熟和科技的繼續發展,食品企業的“個性化”需求會逐漸得到滿足。

    資料來源:

    Cell封面文章:攝入食物機體血糖水平改變或因人而異

    圖片來源:Bing

    來源:INGIA盈嘉合生

    提示:

    *本文經INGIA(ID:Scingia)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FBIF全球創新食品產品手冊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4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素食、酒、咖啡酸奶、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2215.html

    (0)
    上一篇 2019年7月23日 22:37
    下一篇 2019年7月24日 07: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