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調味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燕致辭
全國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工作座談會作為中國調味品協會食品安全工作每年度的重要會議,已經成功舉辦了8年。會議每年都會圍繞當年食品安全工作的政策動態、熱點信息和特點,邀請政府部門人員、食品安全權威人士、行業專家、企業和大專院校的相關技術力量共同探討和座談,以便為我國調味品行業企業和從業人員提供食品安全管理的政策指導和管理建議;同時也通過座談會,搜集行業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意見和建議,為政府有關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提供最直接、最全面的行業素材和一手信息。今天會議的主題同樣如此,我們希望通過這一整天的政策宣貫、解讀、答疑、討論和分享,讓大家有所收獲,明確食品安全的職責及要求,并落實到日常的生產和銷售中。
一、調味品行業的基本現狀
調味品產業是我國食品工業的一個分支,不僅是消費者廚房一日三餐的必需品,還被廣泛地應用于餐飲業及其他食品產業,如餅干、方便面、膨化食品、肉類、休閑食品等等。產值產量雖然不大,但是作為中國味的靈魂,在中華飲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調味品行業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在整個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根據2016年中國調味品行業著名品牌企業100強數據顯示: 2016年(85家企業)的總產量為926.2萬噸,同比增長率為7.1%;總銷售收入為612.3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6.1%。調味品產業的總產量和銷售收入,在多年兩位數增長的情況下,略有下滑,但依然保持著平穩發展的態勢。
調味品行業發展呈現以下態勢:一、消費升級及產品高端化趨勢明顯,大單品戰略取得成效;二、輕餐飲為復合調味料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三、資本的活躍度在提高;四、企業之間競爭的維度進一步擴大,包括商業模式、全渠道營銷策略、工業革命、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及高品質的產品等各個方面;五、互聯網+的發展及大數據的運用前景廣闊。
二、調味品行業的食品安全現狀
近年來,我國調味品行業的生產能力、工藝技術、質量管理及科技水平都有了巨大的進步,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也有了明顯的提高。行業標準管理體系健全,安全標準、質量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及企業標準相互配合,為行業產品的規范管理和執法監督提供了有利保障。因此,我國調味品行業整體的食品安全水平良好。這一點,也可以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報告中反應出來。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食品安全抽檢情況顯示, 2017年,我國調味品第一季度抽檢樣品的合格率為97.9%,相比于2015年整體合格率的96.8%, 2016年第四季度的97.5%,我國調味品行業的抽檢合格率是逐步提升的,
看到行業這一可喜的進步的同時,行業企業應該進一步關注調味品產業的食品安全。嚴格遵守國家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將食品安全作為調味品行業發展的基石和長效工作堅持做下去。
三、今年食品安全監管政策情況
2017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文《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引發201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國辦發(2017)28號)文件,部署了2017年食品安全的重點工作,明確提出2017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是:加強食品安全法制建設;完善食品安全標準;凈化農業生產環境; 加強種養環節源頭治理;嚴格生產經營過程監管;嚴密防控食品安全風險;促進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建立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加強食品安全基礎和能力建設,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按照此國務院文件的精神,國務院食品安全辦、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衛生與計生委員會、商務部、工信部、農業部、發改委等國家有關部門先后落實所屬職能的工作細節與工作安排,并發布了相應的食品安全工作相關文件。
總結2017年各有關政策信息,有以下幾個突出的特點:
(一) 國家對食品安全綜合監管的力度加大,各部門之間分工明確,協調配合;
(二) 與時俱進,食品安全覆蓋面廣,實現了從農田到餐桌的無縫監管,并對不同的消費場所,如醫院、學校、活動、公共交通、新型業態等都做了規范管理。同時,適應了互聯網+的消費模式,對電商及網絡平臺的食品安全也做了明確的規定。
(三) 對食品安全的責任界定及處罰力度進一步加大,震懾力強,司法環境進一步完善;
(四) 對與食品安全監管相配套的標準化管理、安全檢測、安全抽查機制、生產許可管理、產品市場宣傳等各個方面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和規范管理。
(五) 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格局繼續保持,秉持開放共享的理念,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科研院所、第三方機構等社會力量的作用。構建政府管理、行業自律、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共治格局。
四、行業協會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作用
在政策信息中,各部委提出了行業協會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與定位:
(一)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貫徹實施《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重點任務分工(2017-2018年)通知中提到:發展壯大團體標準。鼓勵社會團體發揮對市場需求反應快速的優勢,制定一批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團體標準。鼓勵在產業政策制定以及行政管理、政府采購、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工作中使用團體標準。
(二)國家發改委、工信部:關于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積極作用。支持行業組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積極發揮其在政策研究、標準制(修)訂、質量品牌建設、行業誠信自律和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支持行業組織協調企業、科研院所、組織開展科技聯合攻關、推動食品工業技術進步。依托行業組織,建立食品行業公共信息發布平臺。發揮行業組織在品牌建設中的組織協調作用,做好優秀品牌的宣傳與產品推廣工作。支持行業組織建立健全誠信自律制度,引導企業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完善食品質量安全長效機制,保障食品質量安全。
(三)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發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若干規定的公告(2017年第39號):引導社會力量共同推進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中,切實發揮行業協會規范引導作用。鼓勵和支持行業協會組織,推動企業開展食品安全追溯體系試點工作,探索、制定行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指導規范,搭建合法、權威、公正的第三方行業追溯實施情況咨詢平臺。
(四)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十三五“規劃(2016-200年)的通知;開放共享 協同共治。在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工作中構建構建政府管理、行業自律、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共治格局。
(五)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出:行業組織應發揮橋梁作用,倡導行規行約、優化行業風氣,強化提升食品產業素質,組織行業信息收集,行業自查自律,組織研究和使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收集匯總風險信息,開展業內風險交流預警。
按照以上的政策精神,行業協會將在承接政府轉移職責、參與標準制修訂、構建團體標準、行業自律與規范、建立誠信經營及可追溯體系、參與社會共治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中國調味品協會也將在以上方面積極發揮作用,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具體包括充分發揮全國調味品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的作用,幫助政府完善調味品行業標準化管理體系;啟動調味品行業團體標準的制定工作;加強行業的自律規范,引導行業誠信經營;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做好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管理的社會共治,營造行業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等等。
食品安全是我國食品工業發展的根本,也是我國食品產業能夠立足國內,走向世界的關鍵因素。為此,我們每一個食品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有責任和義務,去維護我國食品安全的良好環境,建立我國食品安全的良好聲譽。讓我們從基礎做起、從現在做起,嚴格遵守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提升自身企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同時,促進我國食品產業整體食品安全能力質的飛躍。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調味品協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3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