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階段性的目標,主要還是和美團打出對半的市場份額。 文 | 萬德乾 原標題為《餓了么要和美團一年內打出50%份額,背后的阿里能起多大作用?》
本文經零售老板內參APP(ID:lslb168)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零售老板內參進行授權。
核心導讀:
1、餓了么為什么反復強調“和美團在外賣這一場仗是不可能輸的”?
2、餓了么如何背靠阿里生態力量升級打法?
3、餓了么在阿里接手后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當餓了么背靠阿里的生態資源力量,開始重新要大舉“殺進”本地生活服務領域時,美團正在沖擊香港上市的最后階段。
上市前期的美團,在即使出行領域、旅行、閃購、小香生鮮等諸多業務板塊,加速了布局,試圖通過一個完整的“到家、到店、出行的一站式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沖擊美團上市后的最佳估值。
– 1 –
餓了么如何“升級”本地生活服務的競爭高度?
就在王磊(花名:昆陽)以餓了么CEO身份首次集中接受多家媒體專訪時,餓了么的工作人員曾對《零售老板內參》APP(微信ID:lslb168)特別強調到,現在的餓了么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是把提升整個賽道競爭層次,作為解釋大家以為餓了么只是在和美團比燒錢的誤解。
以阿里生態接入為優勢,以數字化驅動行業升級改造為目標的餓了么,這么說有其自我邏輯的合理性。當然,外界盛傳餓了么要合并阿里同胞兄弟口碑,并對外融資30億美元,繼續與美團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進行競爭。
王磊直面媒體的餓了么目標,就是一年內和美團至少平起平坐:“餓了么至少要占到50%的份額”。這里指的50%,是否包含口碑?沒有給出具體答案。
據王磊自己說,他從阿里健康CEO的職位,調往餓了么任職時,馬云和張勇(阿里集團CEO)分別與他有過一對一的深談。
他們深談的內容,王磊自己對外講了三點:“本地生活對阿里時非常重要的用戶活躍入口,阿里要圍繞消費者和商戶商業互聯網化在不同場景里實現;即時配送對阿里新零售是核心基礎設施;本地生活服務的高頻支付場景對阿里金融業務是支撐。”
這三點與美團打出對半市場份額的目標,不沖突。準確的說,餓了么要在一年內打出50%的份額,可以看作這三個目標的初期實現。沒有一定體量的餓了么,也談不上用戶入口、商戶互聯網和支撐阿里金融基礎。餓了么順便收割的份額,是將阿里的覆蓋半徑繼續下沉,往三、四線城市猛攻。用餓了么把阿里服務的觸角往下沉,不失為淘寶和天貓之外,實用性更強的方法。
也因為此,阿里對餓了么的資金支持,餓了么需要在資金使用上的上限,目前王磊給外界的說法中,都沒有什么上限約束。
可以預見的一段時間,餓了么在三、四線城市,依然是以補貼的形式,加大對下沉市場用戶的收割。直接的利益驅動,對一、二線城市用戶效果不大,對三、四線城市效果依然明顯。
對于一、二線城市的用戶和商戶,餓了么要采取全新的戰略升級。即對外界認為外賣市場的競爭維度,依然是餓了么和美團比燒錢的模式,餓了么宣布可以過去了。
圖為阿里派駐到餓了么的CEO王磊
對商戶,餓了么要通過對商戶的數字化升級改造、對接阿里生態資源、提供供應鏈、SaaS、金融服務等全鏈路的升級。
對用戶,餓了么將在支付寶、手機淘寶上全面開放阿里6億會員,在餓了么體驗本地生活服務。
資源引入和協同作業方面,餓了么已經在星巴克的Case中,實驗了一套將來可能是餓了么常態打法的模式:
第一,餓了么的前臺,放開到淘寶、支付寶兩大超級流量入口。目的是以足夠到不能挑戰的程度,拿下足夠過的用戶。
第二,餓了么的中臺向商戶的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打通連接。目的是徹底啃下最難啃的一塊商業互聯網“骨頭”——高度分散的本地生活服務商家,逐步完成全面數字化升級改造。這方面,餓了么更多像一個本地生活版的天貓,承載天貓現在一樣的新零售功能:品牌商(商戶)數字化的主陣地。
第三,餓了么的“寶貴資產”——蜂鳥配送,作為中國排名前列的同城即時物流團隊,將作為一個單獨的業務模塊,由原餓了么創始團隊的康嘉繼續負責,并植入到整個阿里新零售在本地生活服務的基礎設施。本地生活服務做的好不好,一半看數字化,一半看即時配送。這方面,剛剛并入菜鳥網絡的點我達(以前也是蜂鳥配送下派單的服務商),也有一樣的功能定位。
從前中后三個維度分類,就能大致看出餓了么怎么要“升級”整個本地生活服務的競爭高度。說到升級,王磊自己其實意識到,星巴克的合作案,在其他KA大品牌、高端餐飲、即時購物需求方面,不僅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還能升級原有渠道和服務。
前臺流量開放給淘寶、支付寶,后端的蜂鳥配送植入阿里新零售基礎設施。王磊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怎么對接完成商戶的數字化升級。用王磊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餓了么服務好了商戶,就是服務好了用戶”。
– 2 –
阿里對餓了么做了哪些改造?
組織架構調整,是王磊到任餓了么4個月里,最主要梳理的工作之一。同時和王磊到餓了么的另外兩個阿里人員,恰好一個管著錢的CFO,一個是管著人的HR。
王磊在HR推進下的組織變革,主要是改變以往考核和業績隸屬的脫節,用大區的劃分,所有職能歸屬在大區內。然后大區再一個個直接向總部運營負責人匯報。
《零售老板內參》APP(微信ID:lslb168)發現,這種組織調整,有點類似大潤發的組織模式——中央統籌下的分權制。大潤發全國分為五大區。每一個大區設置區總經理,作為總負責人。管理統籌大區涉及開店、采購、營運和營銷等一切事物。大區總經理再向上海總部做業績回報,并做好中高層的業績稽核。上海總部的采購部門,涉及到全國品牌的商品,或全國營銷活動,才會向各區做協調安排。
釘釘是阿里新零售的一個隱形生力軍。在餓了么的升級動作里,釘釘依然會像它在天貓智慧門店的智能導購上做的事情,為餓了么的商戶配置一個釘釘餐飲商家版。釘釘作為管理端,執行餓了么的數字化升級管理。
正是引入了阿里所有可引入的資源,又把餓了么植入到阿里可觸及的所有生態環境,王磊才有底氣說,現在的餓了么是站在六樓,打站在二樓的美團。
按照王磊自己的原話來說,這是餓了么搬出了阿里,對美團的“降維打擊”。同時,對于美團這個目前即將上市的外賣頭號品牌,王磊會反復強調:“和美團在外賣這一場仗是不可能輸的”。
四個月來,阿里對餓了么開始了不斷地改造,試圖將餓了么和線下生態系數連接起來。如今,餓了么與哈羅單車也開始合作。
在與阿里旗下的天貓小店、阿里健康、大潤發、盒馬等商業體完成對接后,最新的一個動作,餓了么與哈羅單車完成入口對接。
這次對接更像是一次獲客手段的嘗試,也是對美團擁有摩拜單車的一種隱形對標,也是餓了么加強整個生態系統的建設的一部分。用戶只要購買哈羅單車的騎行卡,即可免費獲得餓了么超級會員,哈羅單車的APP上也可以找到餓了么的入口。
哈羅單車的業務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市,這與上文所述餓了么要在三、四線城市加強滲透的資源配置不謀而合。美團收購摩拜單車,為其打造本地生活服務閉環,起到了紙面上的實力加碼。
本地生活服務作為到家、到店的即時消費服務,理論上有一個單車,作為外賣騎手之外連接近場景的又一個工具,可以看作本地生活服務的體驗形式,并非完全對外賣到家模式的依賴。激活用戶透過平臺的數字化引流,向更多本地商戶做到店的消費,并從到店消費積淀到家消費的頻次。一套“從線上到線下,再到線上”的自循環的新零售業務閉環,至少在理論層面,說得過去。
餓了么自己也在為阿里生態做增量賦能。餓了么的蜂鳥團隊,已經分別給阿里零售通(天貓小店)、大潤發、阿里健康,提供即時配送或24小時配送服務。9月開始,蜂鳥還會在北京、上海的星巴克門店,提供專屬星巴克的外賣配送服務。
每一個為阿里生態伙伴做的配送接入,其實都是對蜂鳥履約能力的倒逼升級。為大潤發做配送,需要在大潤發原本引導顧客進店的賣場動線里,怎么讓商品反向的快速出的來。為零售通和阿里健康,蜂鳥要配置專屬的24小時夜間配送力量。為星巴克的配送,更是要特殊的溫層包裝箱設備。
本來跟美團的這場階段性的50%份額之仗,并不是王磊到任餓了么之后,為餓了么設計的全新本地生活新零售模式的主要目標。但是沒有這個50%的份額,也談不上后續的任何故事可講。
對于王磊來說,他看到的是整個餐飲4萬億的市場,外賣切進去不足10%的份額,讓餓了么還有大把的機會和時間,爭取這片市場的主導權。與美團用燒錢也好,打錯位競爭也罷,取得50%的份額,是為了留下餓了么在這個市場下一步制勝,在這一步的保底基礎。
有了這個保底基礎,到家和到店服務的場景優化,服務優化,餓了么就有從容的時間和主動權,逐步將市場按照自己的節奏去推進。

往期文章:
北京外賣數據(5月) 深圳外賣數據(5月)
一線城市4月品牌排行榜 1月萬單外賣排行榜
滿減設置技巧 提高轉化率 詳解流量入口
搜索優化 搜索優化2 微信運營
玩轉團餐? 差評回復模板 滿減小套路
單量之王 提高排名幾個小技巧 排名規則
拯救轉化率 小程序+外賣 競價的技巧
2018,外賣賺錢機會 純外賣還能做嗎?
外賣選址選品(一) 選址選品(二)
……
外賣·賺錢·干貨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玩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6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