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讀
圍繞“社交電商產品如何策劃”主要從以下幾點闡述:
1.社交電商產品與其他渠道產品的差異化
2.社交電商產品策劃的幾個必要前提
3.社交電商產品的四條黃金定律
4.不具備四條黃金定律的產品如何改造
5.實操應用“四條黃金定律”
希望通過閱讀本文,您對“如何策劃一款能做社交電商渠道并且能火爆的產品”有新的認知,對您的企業經營、選品改造能夠有一些幫助和啟發。
給大家分享一組數據:下圖為某社交電商項目一個單品一個月流量和銷量的趨勢圖,從2018年2月17日每天銷售32件,到3月17日每天銷售1883件,一個月的時間增長了近60倍,單品轉化率超50%。
30天內,流量和銷量都增長了幾十倍,傳統中心化電商平臺不太容易做到。因為產品選型的極度匹配,社交電商的裂變模式將用戶群體層層擴大,用戶基數持續增長,帶來銷售的持續增長。而傳統電商平臺會借助某次活動快速拉升銷售,出現銷售高峰,但活動結束后,大型集中的流量入口關閉,銷售也會快速回落到活動之前的水平。
做過淘寶、京東等傳統電商的朋友可能要驚掉下巴了:怎么可能!我們轉化率在10%、甚至5%以下掙扎啊,你這50%也太魔幻了吧!
社交電商不同于傳統的中心化平臺電商,社交電商是個相對封閉的系統,社交電商產品也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化。消費者不會像淘寶等中心化平臺一樣去搜索和比價,而且社交電商是基于社交關系的傳播,自帶信任屬性,所以有非常高的轉化率,渠道、用戶、產品需要極度匹配,才會有好的效果。
從傳統電商到社交電商的縱向對比,關于社交電商產品策劃,我總結了一些經驗跟大家分享——賣不動的產品理由千萬,但能爆的產品一定有規律可循。
一、社交電商產品要和其他渠道差異化
相對于線下傳統渠道以及平臺電商渠道,社交電商渠道的產品要具備明顯的差異化,不然這個渠道就沒有再增加的價值。對于這個新生銷售渠道的思考,我們注重兩個最重要的因素:產品差異化和用戶差異化。
1.產品差異化
上述社交電商案例產品定位于新鮮短保的高品質食品,區別于傳統線下渠道和平臺電商的長保休閑食品。定位短保食品,有三個原因:
第一,食品短保化是消費者需求和行業發展進化的趨勢;
第二,與公司內其他渠道差異化,尤其是避免線上渠道之間的相互競爭;
第三,食品是高頻品類,短保食品又是食品里更高頻的品類,在獲取用戶的效率上,將進一步提高。
另外,上述社交電商項目初期只有3個SKU,一年內也不會超過20個。更聚焦的SKU策略,非常有利于供應鏈整合,有利于原輔料的批量采購和品質管控,讓產品工藝和品質更加成熟,生產效率更高,大幅提高了整個供應鏈的效率和產品的綜合品質。
傳統渠道一年銷售額300多億的娃哈哈,攜一款定位“緩解眼部疲勞、強化眼部營養”的眼部保健飲品進軍社交電商,這款社交電商渠道的產品也明顯區別于娃哈哈其他渠道的產品。
乳制品巨頭蒙牛集團加入社交電商隊列,同樣沒有沿用原渠道的產品,而是新推出一款“瘦身燃脂、減肥代餐”的奶昔。
每個品牌和企業在選擇做社交電商渠道的產品的時候,會根據自身的情況做不同的產品差異化。
2.用戶差異化
社交電商用戶聚焦在微信生態圈,信息的獲取、交流和交易是基于社交關系,信任度更高,降低了信息交互成本和交易成本,讓交易效率提高。此外,中心化電商平臺用戶熟練使用搜索比較功能,對價格敏感度高。社交電商是基于社交關系的信任,以及更聚焦的產品策略帶來的專業性和高價值感體驗。溢價產生的毛利空間,可以更多的投入到渠道,獲取更多的用戶。
二、社交電商產品策劃的幾個必要前提
經過不斷的研討和論證,并且對照不同渠道產品的特點,我總結了規劃幾個社交電商產品的幾個前提:
產品具有多重屬性,我們往往關注其物理屬性,但真正有價值的是用戶屬性,而社交電商渠道就是要充分利用產品的用戶屬性;
社交電商產品策劃的底層邏輯是產品本身要具備裂變能力;
社交電商產品的策劃要同時面向消費者和經銷商。
上述銷量過億的社交電商項目的產品——一款保質期為21天的戚風蛋糕。戚風蛋糕屬于日系烘焙,口感年輕化,使用場景多。在包裝設計上,改變了原來普通盒裝,而是用了伴手禮風格的天地蓋形式,更加年輕時尚。粉色系的設計,更是讓年輕女性一見傾心,并且有非常強的分享欲望。
戚風粉跟日本櫻花的粉色比較一致,所以整個產品的日系風格是比較重的。因為在整個消費者的認知里,日本的烘焙技術比較發達,中國的很多做烘焙糕點的企業在學習日本。
產品本身具備多場景適用的能力,早餐、下午茶,家里、辦公室、朋友聚會、外出游玩等等,獨立小包裝的產品使用都非常方便。后來的銷售數據大家也看到了,再次印證了產品和渠道的極度匹配,會大大加速業績增長,讓所有的營銷變得高效。
三、社交電商產品的四條黃金定律
結合零售行業的觀察、社交電商的特點以及我們在實際運營中的經驗,我最后總結了快消品做社交裂變模式的四條“黃金定律”:
1.受眾人群足夠廣
社交電商是基于人與人的關系由交流到交易的渠道,想要盡可能多和快的成交,那就要減少“交流到交易”的障礙。基于社交關系的產品信息傳播和推薦,要能覆蓋到所有人群,所以產品的普適性非常重要。產品普適性高,免去了教育用戶的環節,傳播成本低,同時意味著每次推廣的轉化率高,對于銷售體系來講,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很多社交電商項目失敗,是因為經銷商在推廣產品時,容易遇到障礙。你賣女性產品就失去了一半的男性市場,你賣酒類產品能打開的人群就更少了。
用戶池里的人有限,轉化見效慢成效低,每次挫折和障礙都會造成部分經銷商的流失。一個不能生生不息繁衍的經銷商體系,是不能支撐項目繼續成長的。
受眾足夠廣,不僅是對目標消費者強轉化的要求,也是對銷售體系強裂變的支撐。當你選擇的是一個受眾足夠廣的產品,就意味著你進入了一個非常廣大的市場,想象空間就更大。
2.使用場景足夠多
產品使用場景足夠多,代表產品被使用的幾率大大提高,產品的消費量提高,表示選擇了一個市場空間足夠大的產品。
比如一些輕便易攜帶的零食,再加上包裝有記憶點,它能出現的場景就很豐富了,產品使用場景多、尤其是社交場景多,為產品的傳播、推廣、銷售和裂變,帶來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產品使用場景就是傳播場景,產品使用場景就是推廣場景,產品使用場景就是裂變場景!
在獲取新用戶階段,不是很推薦使用場景窄的產品,比如在家的居家用品、在公司的辦公用品,或者汽車用品這些使用場景有局限性的產品。如果你剛好處在這個產品行業,也要思考如何對產品進行改造,主動選擇更多的使用場景。
3.使用頻率足夠高
高頻,在互聯網領域和零售領域,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使用頻率高、產品使用周期短的特性,在新用戶獲取上的效率會非常高,產品本身具備了用戶裂變的能力。除了新用戶獲取能力變強,高頻產品也會造就更大的市場容量。
有些產品本身具備高頻屬性,通過有意識的改造,還可以讓產品更加高頻。可以從“減小規格”和“縮短保質期”兩個方面進行改造。
比如常規飲品、牛奶是24盒每箱,我們可以做得更少,12盒甚至8盒。
計算產品的生產周期、物流配送周期以及顧客使用周期,產品保質期不能超過全周期的2倍。
“21日鮮”即是這樣的理論指導下的產品屬性,并且短保不添加防腐劑,與同類競品就明顯拉開差距。消費者一般在2-4天收到產品,一般會在保質期過半之前吃完,也就是收貨后的一周內。在策劃和營銷上,我們重點傳播“21日鮮”的賣點,不僅在消費者心智里建立產品的差異化,還能實現我們想要的更高頻的產品屬性。
“鮮花”常規看來不算高頻,一般出現在一些特定的節日場合,如婚禮、節日、紀念日等。但如果把鮮花包裝成“鮮花周期訂閱模式”融入到家庭日常裝飾中,滿足了消費者消費升級的需求,也大大提高了鮮花的消費頻次!這是通過改變認知、主動提高使用頻率。
Flowerplus花加作為國內第一個提出鮮花訂閱的互聯網鮮花電商,2015年上線,目前B輪,總融資額達到4.14億人民幣,短短3年時間已經收獲了450萬用戶,月訂單額超7000萬,并且這些數字還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中。這樣的增長速度是傳統鮮花電商難以企及的。
那這樣看來,你對你的鮮花店、蛋糕甜品店甚至服裝、日化產品等等,有沒有新的靈感和思考呢。
4.擁有獨立定價權
在很多行業,尤其是快消品領域,產品的技術門檻和品牌門檻不是特別高,消費者忠誠度低,價格戰成為常態。尤其在一些中心化電商平臺的大促活動里,很多商家為了拉新、為了獲得行業排名,不惜虧損,久而久之,消費者對品牌和產品更沒有忠誠度,商業生態陷入惡性循環。
在考慮社交電商渠道產品定價時,我們也要有兩個方面的思考:
面向消費者的產品性價比
面向經銷商的可出讓利潤空間
對于消費者而言,會同時考慮產品的品質和價格,因為有社交關系中推薦人的信用背書,對價格敏感度不是特別高。而對于經銷商所留的利潤空間,是是否可以驅動銷售體系裂變的關鍵。休閑食品行業,在中心化電商平臺競爭比較激烈的情況下,毛利率不會超過30%,推廣費、物流費、人員費用等費用加起來,基本不會賺錢,虧錢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在社交電商產品定價思維中,不能模仿中心化平臺的定價方法,而是首先考慮可以驅動經銷商的利潤空間,再把各種費用和預期利潤加上,最后平衡出終端售價。
社交電商產品想獲得獨立定價權,就要把產品差異化,而且差異化要不斷升級,競品跟隨的速度會非常快。在完成產品差異化并不斷升級的過程中,逐步構建品牌、產品、供應鏈、服務等多方面的綜合競爭優勢。
哈根達斯的月餅,星巴克的星冰粽,正是因為它們的“獨特、不一樣、標簽”以及品牌溢價,消費者愿意付費,產品才能底氣十足的定價,這是普通標準品無法實現的。
四、不滿足四條黃金定律的產品怎么做
那我經營的行業和產品,確實沒有這么高的普適性,我又不能放棄自己的產品盲目迎合高普適性的產品,還能不能做社交電商渠道呢!
當然也可以做,有針對性的調整營銷策略。人群屬性比較明顯的產品,比如保健品品牌產品,產品的功能價值、使用場景或使用方法不那么容易理解接受,要對消費者加以引導,市場需要教育,這時會增加傳播成本。如果想讓整個體系健康運轉,那就對產品的客單價和利潤空間提出更高的要求。
此類產品的社交電商做法,首先要做社群,在相對封閉的環境進行消費者教育和引導,然后以此為基礎,逐漸往外裂變擴散。新客進來之后,重復教育引導的工作。不斷循環這個過程,在此過程中不斷生發內容、建立品牌認知,構建自己的營銷體系。
比如保健品牌試水社交電商應該這么做呢?
第一步是招募執照醫生、專業營養師再通過社群、公眾號等渠道給消費者解讀產品和深化大家對保健品的認知。
這些被專業人士“培訓”過的用戶對產品了解和信任后自然而然的就轉化成了“銷售者”,專家和多重角色的“消費者”搭建起來整個營銷架構,主動獲客的機制建立后會產生裂變效果。
五、如何應用黃金定律——實操互動
以每年中秋節飽受爭議的“五仁月餅”為例,為什么以前的月餅屆“榜首冠軍”到了現在變成了“招黑界扛把子”?五仁月餅主要原料是面粉,配以蛋黃、蓮蓉、豆沙、五仁等配料,具有高油、高糖的特點,其實無論從口感還是用料上來講并不符合目前的健康消費趨勢,五仁月餅被喊話“滾出月餅圈”一點兒也不冤枉!
并且月餅的使用場景是一年才一次的中秋節,難以形成日常消費和巨大的市場。如果我們想把月餅做成一個成功的社交電商產品,對照“黃金定律”四條標準,應該如何進行改造呢?
第一,受眾人群足夠廣。廣式月餅高油高糖的特點,很多人不喜歡,我們可以避開廣式月餅,選擇近年來更受歡迎更健康的“冰皮月餅”,加入一些更受大眾喜歡的元素,如水果、堅果等,做成普適性更高的產品。
第二,使用場景足夠多。盡量避免單個規格過大,做成獨立小包裝,我們還要主動增加使用場景,做早餐概念月餅、下午茶月餅,讓月餅進入主食場景。
第三,使用頻率足夠高。讓月餅更接近消費頻率高的品類,比如早餐月餅,可以有效帶動月餅的消費頻率。市場上很多產品,如面包、餅干、豆奶等產品都做早餐概念,其實就是想借助早餐場景,提升產品的使用頻率。產品屬性往大品類去靠,也是一種常用做法。
第四,擁有獨立定價權。獨立定價權的核心是產品差異化,如果把月餅按照上述三個方面做改造,這就是不一樣的月餅,不管從材料、到外觀、到概念,都是一個變身成功的全新月餅,自然就擁有了定價權。
社交電商紅利期到來,很多企業想趕上這個風口。各行各業很多企業想盡快啟動社交電商項目,把現有產品體系的產品拿一個出來,就想做社交電商,以為只要跟其他渠道有區分就好了。如果沒有深刻理解社交電商的意義以及這四條“黃金定律”,是很難做出在社交電商渠道匹配的產品的。
食小編不會告訴你
2018年10月26日-27日
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將組織學習
從事社交電商必上的一堂課
為了四川食品工業更好更快的加速發展,安全高效的搭上新零售的高速列車,10月26日—27日,由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牽頭組織的“食品企業從0到1做社交電商的培訓”已籌備就緒,特邀四川地區食品企業高管、營銷負責人、渠道主管、電商主管等參與學習,共同成長。
2018年10月26日-27日
食品企業從0到1做社交電商的培訓
參訓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參訓電話
會員一部:
丁 楊:13408544866
王妮妮:13881978592
會員二部:
黃莉 :13881979617
李桔葦:17721881662
會員三部:
馬永鋮:18328412324
馬 彬:13880975505
看完這篇
你對社交電商產品策劃是不是有更深刻的理解了呢!
針對四條黃金定律
你對你的產品社交化改造有沒有新的靈感呢?
歡迎在評論區一起探討!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