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熱點丨職業打假真的那么猖獗?


    近日,工商總局向工商系統內下發了關于征求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實施條例》)意見的通知,引發廣泛熱議。其中《實施條例》中最受關注的是第二條,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消法》)的適用對象進行了界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而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條例保護,但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以營利為目的而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行為不適用本條例。


    以營利為目的的消費行為不再受消法保護,頓時引發軒然大波。一些職業碰瓷人(社會也稱為“職業打假人”) 跳出來“指責”,認為這相當于從立法層面否定了知假買假、職業打假行為的合法性。甚至一些觀點表示,一旦執行的話,很可能會滋生更多的假貨事件,讓消費者受到更大的損失。但真相又如何呢?恐怕不是像職業打假人所描述的那樣“偉大”。





    職業碰瓷人不值得姑息



    顯然,工商總局受國務院法制辦委托針對《實施條例》的條款進行修改,出發點主要是明確《消法》仍需細化的相關內容,其中用“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以營利為目的而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行為”來定義一些“職業打假碰瓷”的現象,直接約束那些“職業打假的碰瓷人”的行為。


    目前來看,《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的實施,在動員社會共治、維護公平競爭、改善消費環境上起到了積極作用。職業碰瓷人的出現也形成了對企業商品質量監督的關鍵社會力量,但法律中確立并強化的一些懲罰性賠償制度,卻給一些動機不純的職業打假、索賠人鉆了空子,通過職業化、專業化、團隊化的方式來投訴舉報、訴訟,最終從中牟利。


    顯然,這些職業碰瓷人打假的目的并不是以保護消費者權益為初衷的,而是尋找法律漏洞,來獲得高額利潤,這就讓“職業打假”行為變了味兒,甚至出現“制假打假”的惡劣情形。近年來,這種職業碰瓷的投訴、訴訟事件高發。



    企業經營受干擾 碰瓷式訴訟相繼敗訴




    而從近年來一些訴訟案例來看,以職業打假名義的碰瓷行為頻發,唯利是圖的訴訟請求表現突出,而打假的放大鏡也主要盯在了針對極限宣傳用語、宣傳與實際不符上,并提出“退一賠三”的請求。甚至經營者為了避免麻煩,部分會采取“私了”后撤訴,使“職業打假”成了一本萬利的“生意”。


    而且,碰瓷所針對的商品和服務也開始多元化,從牙膏、襪子向高價格的汽車、電腦轉移,趨利的態勢明顯。針對此類“職業索賠”訴訟,各地法院有很多同類訴訟案。比如發生在溫州鹿城的一樁案件,原告在某電商平臺上的樂天保健器械專營店購買了艾益生艾灸儀1臺,在收到商品后,原告認為達不到該商品的使用效率,對商品描述真實性表示懷疑,并認為推廣產品描述中使用了“最佳、最有效、全球首臺”等絕對性用語,涉嫌虛假宣傳,于是提起訴訟,要求三倍賠償11784元。最終,鹿城法院認為,商品描述中未出現使用效果的明確描述,原告購買并使用兩天內即發起訴訟有悖常理,駁回原告訴訟。



    這樣的職業碰瓷訴訟案例比比皆是,套路和玩法也大同小異,往往是從電商平臺下單購買,然后提起高額賠償訴訟,而搬出來的主要依據就是新《消法》和新《廣告法》。特別是廣州熱水器案,原告一次購買7臺熱水器,遠遠超出了普通消費者的正常購買行為,通過鉆新《廣告法》的漏洞,以虛假宣傳、欺詐等名義要求商家三倍賠付,這已經成為專業碰瓷的標準化流程。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職業碰瓷人在電商平臺上購買了商品后,直接以“夸大宣傳、虛假宣傳”的名義,通過客服渠道進行明目張膽的威脅與恐嚇,要求“退一賠三”,而對正常的退換貨服務并不滿足,動輒都是口徑相當一致的“舉報、投訴”等口氣,大多是一副不得到賠償不罷休的態度。而從這些幾乎“格式化”的投訴和態度來看,動機也相當清晰,目的是以投訴要挾來得到利益回報。






    為《實施條例》堵上碰瓷打假漏洞點個贊




    根據全國各地反饋的職業打假投訴、訴訟案例來看,皆為索利目的。一旦電商平臺和商家擔心“惹事”而自行和解,就宣告碰瓷成功,拿到不菲賠償。所以客觀來說,此次《實施條例》第二條對消法適用對象進行明確,是符合《消法》立法精神的細化和落實,也是把法學實務和理論界早已是通論的觀點明確地寫了出來,并沒有隨意擴大或縮小消費者的定義。


    因此,《實施條例》第二條給職業碰瓷人會帶來滅頂之災,但這與社會監督、舉報等機制并不沖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職業碰瓷人出于積極正面的想法,通過法律、行政訴訟、協商等方式來跟經營者“較真”,有利于營造更健康、干凈的消費環境。但對于那些以營利為目的,手法和玩法過于“商業化”、“專業化”的碰瓷行為,也絕不能姑息,否則一旦形成氣候,會給監管部門、企業經營帶來巨大干擾,也無益于消費環境的改善。



    最后,我們還是要為《實施條例》第二條的鮮明立場點個贊。因為隨著電商、網購行為的日益普及,必然會出現一些新的現象,同時也會給一些動機不純者提供可乘之機,只要適時將漏洞補上,就能形成健康、和諧的消費環境。







    天府食事


    About Me


    成都市食品商會、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成都市食品生產安全協會的唯一官方微信公眾平臺。也可以關注“成都食品商會”官方微博,旨在整合行業新聞中的精粹,用最直觀精煉的語言,為大家提供行業內優質資訊。


    來源:聯商網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9018.html

    (0)
    上一篇 2016年9月5日 09:48
    下一篇 2016年9月5日 11: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