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很普通的開店案例,估計很多人會遇到,看完后,想想你會如何給這位老板建議:
老陳你好,加入社群后第一次向你提問。
是這樣的,我現在在某二線城市二環外,一個離地鐵口1、2百多米的地方開了一家烤肉店。(地鐵還沒有開通,選址是有點偏僻,人流在小區里面不算大,基本打麻將的人比較多) 店不大擺8桌,開業兩周了,每天至少1桌,最好的4桌,前期在小區周圍發了傳單沒有做其他宣傳。口味很不錯,從東北學了技術的,可以自夸比現在火的烤肉店不差,可是人流客流是問題,求助陳老和各位老板一些可行的方案,想把店做起來。
我給的建議很簡單,簡單到明天就可以開始做。就兩點:
第一是讓小區附近小區的“所有人”都知道他們附近來了一家新店;讓路過的人都進來嘗試一次,體驗一次。
第二是推出新店活動,而且要持續一段時間,直到店鋪客流穩定。
很簡單吧,但是就著這么簡單的事情,很多老板卻做不到:
比如發傳單這個目標,可能是發過了,但是發到所有人手上了么?如果沒有效果,嘗試過改變一下傳單,變換一下活動么?一次不行,有發過多次么?
比如讓路過的人都進來體驗一次這個目標,門口的吆喝夠不夠,海報貼了么,菜單有沒有展示出來,爆品菜圖片有沒有貼出來,門口的音響有沒有想起來,飯點時,老板的嗓子有沒有叫起來?
比如開業活動,很多老板看到做活動都沒人,不會想到調整活動,而是把活動撤了了,理由是人本來就少,不做活動可以少虧點,換來的是人更少;有活動也是藏著掖著,結賬時顧客不問起,就不給優惠。
位置偏,成本也相應低,如果產品過硬,加上宣傳,這種店是很容易做起來的,不需要很復雜的操作,只需要扎扎實實讓附近的潛在顧客都來體驗一下自己的東西,就一定會留下一部分忠誠粉絲。
我一直很倡導“簡單”的力量,開店不需要復雜,不需要多有創意,只需要按部就班把基礎工作做好,效果就會可以看得到。
這里的基礎工作時關鍵,也是很多老板缺少的。
什么叫基礎工作?就是開個店最不需要動腦筋的日常工作,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做好的事情。就比如上面提到的發傳單,貼海報這些事情。
舉個反例,今天看到一家新店開業,我奇怪怎么沒人,過去看看。不說其他,就看了他的開業海報,就知道老板的基礎工作沒做好。下面是他的開業海報:
這樣一個海報,效果可以說是幾乎為零:活動太多,字體太小,活動沒有吸引力,不醒目,配的圖片不知所云,海報不喜慶。。。
今天晚上還有位老板問:“現在美容行業很擁擠,怎樣玩出新花樣,更讓人容易接受” ,消費者接受你的東西不會因為你的東西新,而是因為你的東西好,能給他們解決問題。
基本功都還沒有修煉好,就想著花拳繡腿,這是很多人的心態。其實這也是危險心態,因為會耽誤基本功的修煉。
現在那些生意很好的店是因為天天創新么?我覺得是因為他們基礎工作做得好。
今天路過一個賣華為手機的店,很熱鬧,他的新產品p30正在上市,各方面的基礎工作做得非常好。
店兩邊都有兩個穿著很醒目的女孩子發宣傳單;
門口還有一個主持人拿著話筒在介紹今天的活動和p30的功能;
門口兩個海報,一個高清圖片,兩個p30大型字體和一個活動展架;
大塊的紅地毯;
店里的墻上也有大幅的p30的高清圖片;
大家可以看下這個視頻。
這家店的位置很好,華為也是響當當的品牌,上個新品都那么努力,再想想我們身邊很多店上新品,是不是敷衍了事,然后還抱怨上新品也沒用?
開店的基礎工作和基本常識哪里學?一方面,很多生活常識就是開店的常識,道理都是通的;另一方面,如果你覺得還不夠,開店筆記里都是開店做生意的常識。
那天我還算了一下我的小成績:包括喜馬拉雅音頻和公眾號的分享,社群里還分享了500多頁的文字,以及和里面老板們這兩年交流沉淀下來的三千個案例分析和問答,應該有300萬字了吧。這些用時間積累的文字就是開店的基本功和常識。
既然基本功和常識,就不難學,需要的是時間和不浮躁的心。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 開一家小而美的店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學習小而美的開店理念,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歡迎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前加入社群深入系統的學習開店的常識是值得的,因為也許會給你省十幾萬幾十萬。
開店筆記社群成立已經兩年多了,一次付費,終身享用。里面有將近8000位各行各業的老板,歡迎加入,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可以進入公眾號,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加入社群”一欄。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