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朋友圈里發了下面兩張圖片,問大家哪個門頭更有吸引力。
引起我關注的不是70%的人說圖二讓人更有進店的興趣,而是大部分人把目光聚焦在門頭的口號上。
大多人覺得圖二的口號,跟自己相關,跟自己要產生的消費相關,而圖一的店口號反而給人店大欺客的感覺。
這個事情說明了兩點:
1,一個店需要有口號,因為顧客會關注,是顧客需求的一部分,顧客在消費前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
2,口號會影響一個店的進店率。口號是一個店的自我表達,表達得好,讓別人迅速了解一個店,并且帶來好感。
而事實上,現在很多店是沒有口號的,沒有口號大多因為老板沒有意識到口號的重要性,或者口號有,但不好,表達不出老板想表達的東西。
我屬于第二種,我店里的口號變了兩次了,雖然越來越好,但是感覺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于是學習了一些好的案例,看看好的口號長啥樣。
看到華與華寫的一篇文章,下面幾個是他們膾炙人口的作品,:
廚邦醬油:“曬足180天,廚邦醬油美味鮮”
固安工業園區:“我愛北京天安門正南50公里”
孔雀城:“一個北京城,四個孔雀城”
華與華總結了寫口號的三個要點,把這三個要點分享給各位老板,希望大家也構思出自己店里的口號。
第一,要想著你要人家記住什么。
重要的不是我們說了什么,而是人家能記住什么,能留下什么。
比如,我覺得這個好處很多,我跟他說了3條,因為我說了3條,他1條也沒有記住。那我不應該說3條,說3條是錯的,我就應該說1條,把那條說3遍。
第二,要用口語,還要是“套話”
傳播是一種口語現象,廣告口號,不是寫文案,而是說一句話;不僅要口語,而且要“套話”。
“曬足180天,廚邦醬油美味鮮”也是這樣的口語套話,口語套話更能被記住,口語套話能儲存知識,口語套話能朗朗上口,讓消費者幫我們傳。
第三,要用陳述句和行動句
廣告口號,要直接陳述事實和要求行動,不要空洞無物,或推敲矯情。
晨光文具的“每周一,晨光新品到”,是陳述句,陳述一個事實,指導消費者行動,每周一到店里來看看。同時提醒店家,每周末你要來進新貨。
最后這個確實很有啟發,“打土豪,分田地”,“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都是行動句式,讀起來瑯瑯上口,而且很有感召力。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