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是雙刃劍,接受投資要慎重。除非未來有上市計劃,必須要將匠心經營轉換為產業化經營,否則不要觸碰這個雷池。”
“一個餐企要具備賣錢、賺錢、分錢、花錢的能力,合理分配,才能為招人、育人、留人、選人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10月26日,“新餐飲創享會”于北京銅牛電影產業園成功舉辦,
會議就“面對不確定餐企如何破局”展開討論,職業餐飲網創始人王彬、黃記煌創始人黃耕、眉州東坡合伙人郭曉東、紫光園總裁劉政等
上百位餐飲行業精英及新京報、北京青年報等知名媒體齊聚,商討變化之下餐企的破局之道。
黃記煌三汁燜鍋于2004年推向市場。目前經營店面已達600多家,覆蓋了全國200多個城市,并已成功進軍海外市場,在餐飲行業留下極其璀璨的一筆!
黃耕從自身的創業經歷出發,講述了自己投身餐飲行業的四十年風雨,在不斷擁抱變化和銳意創新中實現了“黃記煌”品牌的迭代,黃耕表示在餐飲企業中,80%是匠人精神企業,是基礎。
但如果餐飲行業要想有更好的產業化規模發展,一定要邁入到產業化層面。
現在處于餐飲行業資本投資熱的階段,都在進行股權投資滲透。
“
這時候就要認真地分析,
企業到底可以走匠心之路還是產業化經營之路。如果企業以人為主導,那么就是匠心企業。如果企業擁有全產業鏈,以產業化經營為主導,那么這個企業就有接受投資的基本基因。如果沒有,我認為就不要去接受投資。除非未來有上市計劃,必須要將匠心經營轉換為產業化經營,否則不要觸碰這個雷池。資本是雙刃劍,接受投資要慎重。”
黃耕同時表示,餐飲的發展可以歸結為“有傳承、無正宗”,需要傳承的是誠信經營的理念,但是一定要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迭代。“必須不斷創新,必須在堅持烹飪技法上不斷地變革,做到技法不會變、鍋中之物可以改。”
上半場由黃耕分享了餐飲企業產業化經營投資的經驗感受,下半場匠心化企業紫光園總裁劉政則分享了“匠心化企業如何‘逆勢突圍’?”
紫光園在北京餐飲發展進程中,極具代表性的企業。一直堅持“源于民,惠于民”的初心,始終堅持“好吃不貴,親民、便民、惠民,傳承百年”的理念,截止2020年初,旗下七十多家大小門店遍布京城,它的20平米外帶檔口模式更是引領了餐飲企業進入家庭廚房的典范。
劉政在大會上從“認清自己、三民價值觀、盈利模式、薪酬體系、團隊打造”等方面,講述了紫光園的經營模式和創新改革,尤其在疫情時期在“親民、便民、惠民”上做出了突出表率,預計年內將再開20家門店,繼續升級小吃檔口,彰顯餐飲行業的逆“勢”突圍下的蓬勃生機。
劉政在提到紫光園的薪酬體系時,受到到場餐飲同仁的一片掌聲,他認為一個企業要具備賣錢、賺錢、分錢、花錢的能力,合理分配勞動所得,形成長效激勵機制,為招人、育人、留人、選人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最后,大會由朝陽區青聯副主席、眉州東坡合伙人郭曉東主持論壇,朝陽區飲食服務旅店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洋、紫光園總裁劉政、長安記聯合創始人張葉、職業餐飲網創始人王彬、全牛匠創始人袁彬洪就“后疫情時代的餐飲行業局勢如何破局”展開了精彩的干貨分享,給整個大會畫上了圓滿的句點。
此次會議由朝陽區餐飲行業團工委、朝陽區飲食服務旅店行業協會主辦、職業餐飲網協辦,朝陽區餐飲行業團工委書記、村上一屋創始人何世元主導,新媒體行業代表蜂群文化聯合宣導。
村上一屋創始人何世元作為 “新餐飲創享會”項目的負責人、朝陽區餐飲行業團工委書記,致力于投身為餐飲行業及餐飲企業良性發展中,他表示“未來每個月都將牽頭開展行業青年開展的線下交流活動,邀請優秀的餐飲企業家做主題演講,餐飲相關行業協會、主管單位的專家領導為行業青年解讀餐飲新政策、新思路,為餐飲行業注入有效的思路和優化方案。”
在此次分享大會上,我們也清楚的看到:無論市場發生怎樣的變化,餐飲依舊火熱,企業競爭也將激烈異常;不論如何企業都要找到自己的品牌核心動力,找到起航的發力點,才有機會成功破局! 經過大會的深入探討,給餐飲人注入了一劑強心劑,也帶給他們更多的思考和努力的方向,祝愿每一位餐飲人都能夠乘風破浪、順風順水、蒸蒸日上!
湖南一米粉店老板在鹵水中“加料”,被判賠償70萬!
深圳一女子惡意差評敲詐13個餐飲商家,獲利1420元,被批捕
為爭奪客人,海南兩家餐館服務員凌晨當街互毆,多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