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湖南人的餐桌上,有一道菜不可或缺,那就是“辣椒炒肉”。就是靠著這道辣椒炒肉,湖南誕生了一家本土餐飲領導品牌——費大廚辣椒炒肉,并開出46家直營門店,年銷售量高達100萬份以上。
在長沙,費大廚的名號可謂響當當。如今,費大廚已連續三年蟬聯大眾點評長沙必吃菜“辣椒炒肉”第一名,成為名副其實的長沙地標美食名片;同時,連續兩年榮登深圳必吃榜,成為當地必打卡餐廳。
作為首位將“辣椒炒肉”打造為爆品的本土湘菜品牌,費大廚做對了什么?是如何圍繞一道產品將品牌價值發揮到最大的?
01
產品方向,專心做好一道菜
費良慧出生在湖南衡陽的一個小鄉村,其父親是一位遠近聞名的大廚,辣椒炒肉尤其拿手。費良慧從小就和炒菜這件事打交道,手藝全是跟著父親學的。
2003年,費良慧和朋友一起開了一家農家菜館,憑借菜品口味優勢第一家店就取得成功。
在這之后,費良慧又推出了多個不同業態的餐飲品牌,并且多數品牌的生意都做成了區域業態的第一名。他以同新餐飲為主品牌,主進商場,先后在湖南衡陽、郴州、永州等地開設了十幾家連鎖門店。
隨后的時間,餐飲市場競爭越來越大,低價競爭、同質化、沒有品牌,是餐飲老板心頭的三根刺,費良慧不得不倒逼自己“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通過品牌梳理和近5000份調查問卷分析,費良慧發現,97%的消費者心中的湘菜代表是辣椒炒肉!
而團隊內大部分是擅長做小炒的衡陽廚師,與此同時,全國也尚未見有以辣椒炒肉做主推產品的湘菜品牌。
消費者意愿+團隊基因+市場空白,讓他們確信了可以用辣椒炒肉來做品牌定位產品,將其打造成眾人皆知的湘菜爆品。
2017年,同新餐飲更名為費大廚辣椒炒肉。
與同新餐飲相比,費大廚辣椒炒肉的名字更具優勢:品牌名字直指產品,讓顧客更清楚自己賣什么,容易成全國性品牌;“費”姓小眾,易形成記憶,“大廚”則代表專業。
02
產品升級,多遠傳播
作為湘菜中一道非常普通的家常菜,辣椒炒肉的食材常見,做法簡單,所以價格便宜,價值感并不高。而“費大廚”能將一道辣椒炒肉做到一年賣出100萬份,憑借的正是產品主義和匠心精神。
通過精選食材、改變呈現的形式,在菜品上做加法,設計新的記憶點和體驗感,重新定義了辣椒炒肉。
首先是甄選食材,提升食材的價值,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辣椒、豬肉、醬油。
辣椒的選擇,他們專門請教了“中國辣椒大王”鄒學校,最終在近30個辣椒品種中選出了一個最適合做辣椒炒肉的品種。
豬肉必須是真正的寧鄉土花豬前腿肉,肥瘦均勻,層次分明,要求供應商谷物雜糧喂養300天,宰殺后6個小時內送達店面,以保證肉質的新鮮度。每片肉切出的厚度要均勻,保證翻炒過后不會太碎。
醬油是決定了辣椒炒肉味道的關鍵核心,費大廚讓供應商制定了專門的“辣椒炒肉專用醬油”,選用非轉基因大豆,通過傳統工藝釀造而成,能讓肉汁香味更純、更厚重。
在烹飪上,經過多次對辣椒炒肉的升級,費大廚確定了一道標準的流程,豬肉厚度為多少,青椒大小為多少,炒菜時什么時候放豬肉,什么時候放辣椒,放多少鹽,多少醬油等,都有明確的規定。
產品是好吃的,可是如何讓顧客能產生信任感呢?
在費大廚,門口明檔擺放著現切現加工的豬肉,旁邊放著一排辣椒筐、一排蒜筐、一瓶瓶醬油矗立在那;同時,辣椒清洗也在門口明檔進行,打消大家對“辣椒可能沒有洗就炒”的傳統顧慮。
明檔展示僅僅是傳播的開始,進入店中會在醒目位置看到品牌標語,最常用的兩個一是“辣椒炒肉連續三年排名大眾點評長沙必吃菜第一名”,一是“長沙地標美食名片”,在點餐之前又給爆品辣椒炒肉做了一次信任背書。
其他諸如:“保證新鮮的土豬肉6小時左右抵達餐廳”、“小鍋現炒絕不隔夜”、“只選用無添加,天然谷物喂養,300天左右出欄的土豬,肉很香,很下飯”、“20年匠心專注,傳承父親最笨的做菜手藝,少放調料,還原80年代土豬肉的味道”,句句傾訴核心賣點,直達人心。
最后,在上辣椒炒肉的時候,服務員會介紹主要食材和品牌基因,而其它的菜品是不會有這樣介紹的,同時也強化了顧客對爆品的記憶(如果每道菜都平等對待,那就不叫爆品思維了)。
此外,費大廚還通過舉辦“辣椒炒肉”的各種大型比賽,通過金獎名次,抬高“辣椒炒肉”的價值感、認知度。然后憑借著長沙“第一辣椒炒肉”的名頭,不斷開拓全國市場。
03
產品聚焦優勢多,但別“隨便玩”
長沙作為吃喝玩樂的娛樂消費之都,爆品、單品玩得很溜,如烤魚、口味蝦、牛蛙等。
在玩產品這件事上,長沙餐飲人足夠用心,并懂得如何將產品的特色和價值最大化。
費大廚的成功也有很大一部分在于產品聚焦,打造單品爆款。
單品聚焦有著眾多優勢:
對獲客來說,產品聚焦的獲客力度更強,顧客對你品牌的價值感更清晰。想到這個產品就想到你的品牌,想到你的品牌就能馬上想起你的主打產品!
對企業來說,資源配置更加聚焦。餐飲企業產品聚焦對供應鏈(量大也容易降低供應成本)、人員配比、后廚出品、營銷宣傳等的資源更加直接高效,資源配置更容易。另外,當產品聚焦達到一定的程度和規模,在整體成本與效率上會產生相對優勢,從而整體利潤會更高。
對顧客體驗來說,產品價值感更直接明顯。產品聚焦,導致資源投入聚焦,在產品呈現、服務體驗和場景上都更加容易一致性地聚焦該產品,所以顧客對這道產品的體驗感也會更強,記憶也更深刻。
對于粗放式的市場環境,更容易切蛋糕。好產品有無數個,但是在顧客心智中,某個菜系品類里好的產品與某個品牌關聯的認知資源是有限的。比如湘菜品類市場還沒穩固時,你占據某個單品,就相當于占據了這道菜在用戶心智的地位。
餐飲和快消品是講復購的,而辣椒炒肉首先有大眾認知基礎,又是家常菜,消費頻次高。作為湘菜代表,這款產品本身就自帶了流量。
費大廚聚焦辣椒炒肉,巴奴聚焦毛肚,炊煙聚焦小炒黃牛肉,喜家德聚焦蝦仁水餃……
但其實,“聚焦一道菜”并不是那么容易玩的,它與“一萬小時定律”一樣,如果不了解其邊界條件,很容易踩坑。做單品,還需警惕下面三點。
1、過早分化:
餐飲市場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而營業額超過10億的全國連鎖企業屈指可數。海底撈、巴奴、呷哺呷哺、德莊等火鍋品牌前五名,加起來市場份額也不超過6%,也就是說,目前餐飲業普遍高度分散。
過早的分化,不僅會喪失更大的機會,而且無法抵御其他競爭者的攻擊。
2、過度分化:
與過早分化類似,過度分化忽略了外部更大的機會,陷于內部思維當中。
比如牛肉丸賣的最好,就聚焦到牛肉丸火鍋上去了。牛肉火鍋這個品類顯然要比牛肉丸火鍋和潮汕牛肉火鍋大得多,類似的還有魚丸火鍋,也是過度分化的問題。
3、過于冷門:
比如牛肉拉面經過了長期的歷史傳承和驗證,是比較受更廣譜的消費者喜歡的產品。而菌菇拉面就非常冷門,如果選擇聚焦這個單品,就要為此承擔高昂的費用來教育和培養消費者。
品類就是消費者心智里的礦井資源,有富礦,也有貧礦,而有的礦在心智里找不到。已經探明的富礦,而又無品牌占據時,就要兵貴神速拿下。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餐飲O2O、瀟江創投孵化器、網絡 作者:佚名;圖:網絡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多云轉晴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疫情重挫后,餐飲業會變成什么樣子?這7個趨勢猜測了解一下! 17歲開始坐牢,46歲終成大氣,月賺500萬! 為什么星巴克的員工都不太熱情?背后這4點值得深思! 被“高估”的海底撈,好服務竟然是危機所在?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9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