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疫情因為進口肉?進口肉到底能吃嗎?

    繼從天津運出的進口冷凍豬前肘外包裝被測出新冠病毒核酸弱陽性后,近日,該市相繼報告兩例感染者。

    11月8日,天津海聯冷凍食品有限公司1名裝卸工(138號本地確診病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11月9日,天津一名貨車司機被確定為無癥狀感染者,其曾到138號病例所工作的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海聯冷庫拉貨。

    兩名病例的發現與11月7日山東德州市的通報有關。德州發現一批來自德國不來梅港的凍豬肘外包裝檢出陽性,該批貨物曾在天津港太平洋碼頭停靠,并在海聯冷庫開箱貯存。

    這一新發疫情引發社會關注,不少地區疾控也發布了針對冰鮮食品的正確處理方法。有聲音認為,此次天津疫情是因進口冷鏈食品感染人所致。

    天津此次疫情的源頭是什么?能否判定為進口冷鏈食品致人感染?就此,新京報向多名疾病防控和傳染病領域專家求證。專家分析認為,的確存在冷鏈傳播的可能性,但現有信息不足以支撐結論,需要更為關鍵的證據。

    釋疑1?冷鏈傳播的結論成立嗎?

    “新冠病毒可以通過物體傳播給人,這一點是確鑿無疑的。但就天津目前的信息來看,還缺乏有力的證據證明是冷鏈傳播所致。”國家感染性疾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辦公室主任蔣榮猛說。

    一名經歷多輪新冠疫情的疾控專家表達了同樣觀點。

    該專家介紹,山東德州市檢出的進口食品外包裝弱陽性,意味著樣本達到了陽性判定標準,但是病毒載量很低。人感染新冠的概率,與接觸時間、接觸到的病毒載量相關,一般來說,想要被環境感染,需要環境中病毒載量較高,相應的,現場應該檢出更多陽性標本,但目前只有食品外包裝和門把手檢出陽性,到底是人污染環境還是環境感染人,難以定論。“當然,也可能是后續的消毒消滅了病毒,這也給溯源造成困難。”

    他還提醒,如果判定病毒來源是外源,要確保產品運輸的中途沒有任何人接觸。以新發地疫情為例,有陽性標本從進口、下飛機、轉運、進入市場,中途沒有任何人開啟包裝,最后包裝內部檢出陽性,這才形成一個明確的指向。而根據官方信息,天津這批貨物曾在中途接受開箱、轉運,并非全程無外界接觸。

    蔣榮猛分析,這批進口貨物進入天津后,到11月4日之前都未開箱,無人員接觸;11月4日和11月5日,經過了開箱、裝載、冷庫貯藏、運輸等過程。而兩名感染者在這兩天均前往貨物中轉冷庫工作,且138號病例還未被發現除接觸進口食品外的可疑流行病學史,綜合現有線索,疫情因冷鏈運輸而起的可能性不低。

    但該結論要成立,仍需更為直接的證據。譬如對食品外包裝、環境和人的新冠病毒進行基因測序,如果比對出高度一致性,可以得出三者有所關聯。不過上述疾控專家表示,即便存在關聯,也只能說三者感染同源,未必能得出因果關系。

    釋疑2?本次疫情來源還有哪些可能性?

    蔣榮猛介紹,就當下有限的信息來看,進口食品冷鏈傳播的概率最大,但也存在其他可能性。

    目前,對環境、外包裝、感染者的病毒樣本還缺乏基因測序結果。如果外環境和外包裝測序得出同源,環境的污染則可能來源于進口食品;如果外環境和外包裝測序不同源,則冷庫中有存在其他污染貨品、被感染者的可能性;如果人所感染的病毒基因測序與進口食品外包裝不一致,可能存在其他感染源。

    抗體檢測也可作為提示信息。一般來說,感染新冠后至少需一周時間,人體才會產生抗體。如果兩人是在4日和5日間感染,到核酸陽性的時間不超過4天,可以測出抗體陽性的概率不大。若抗體檢出陽性,則可能在此之前已經感染,但接觸到的人和貨物相應更多,溯源會更加困難。

    上述疾控專家指出,疫情溯源本身就是非常復雜和困難的一件事。目前最主要是通過流調、精準的核酸篩查來排查風險,控制疫情傳播范圍。

    釋疑3?新冠“物傳人”概率大嗎?冷鏈進口食品還能吃嗎?

    上述疾控專家介紹,核酸陽性和病毒存活不是一個概念。物傳人的前提是病毒具備傳染性。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核酸長鏈構成,如果外殼被破壞,病毒就喪失了傳染性,但核酸檢測仍可出現陽性。

    蔣榮猛表示,病毒的結構簡單,“生命力”強,在環境中雖無法復制,但可以存在,在低溫冷凍條件下,病毒的存活力更高,一些實驗室保存病毒就是在-80℃的環境中,存活期可在一年以上。青島疫情中,相關部門從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出活病毒,驗證了新冠病毒物傳人的可能性。當人在污染環境中沒有防護,病毒可以氣溶膠的形式感染;如接觸病毒,觸摸到了人體粘膜,可能導致接觸傳播。不過,物傳人的概率低于人傳人。

    “病毒呼出來,落在物體上,不被破壞,還要再粘在手上,接觸粘膜,環節太多。”另一位疾控工作人員介紹,根據美國CDC的論述,新冠很容易在人際傳播,最常在密切接觸時傳播,有時可以通過空氣傳播,而不常通過接觸被污染表面傳播。

    既然物傳人的可能性的確存在,那么冷鏈進口食品還能吃嗎?

    “只是吃進去不太可能感染,但在購買和烹飪時應注意防范接觸傳播。”上述疾控專家介紹。

    11月9日,北京市疾控中心發布的冷凍冰鮮食品的食用指南提出,選購相關食品時避免手直接接觸,并正確佩戴口罩;購物后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不碰口、鼻、眼睛等部位;海淘代購進口商品,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做好外包裝消毒。

    加工食物時應注意生熟分開,使用過的器皿要及時消毒等。如發生發熱、腹瀉癥狀,應及時前往發熱門診就醫,并主動告知食用時間、食品種類和食材來源等信息。

    來源:新京報

    – END –

    更多精彩:

    全國首個“盒馬市”落戶淄博

    央視專訪|正大集團中國區CEO楊小平:正大集團始終看好中國的經濟發展

    日本的食材B2B巨頭伊藤忠和ACCESS帶給我們的啟示

    美女專家訪問完美國Sysco后的一些思考

    觀察|美菜做錯了什么

    淺談新冠肺炎對餐飲供應鏈的影響

    未來十年國內水產品市場趨勢如何?

    1億歐元!聯合利華中國最大筆食品投資落戶太倉

    中國第一家專注于餐飲供應鏈的自媒體

    ? ? ?筆者擁有十余年豐富的大宗農產品期現貨研究、餐飲食材采購和冷鏈物流等食品供應鏈的實踐經驗,是英國皇家采購和供應學會(CIPS)五級認證會員,餐飲供應鏈變革的長期觀察者,多篇文章發表于今日頭條、億歐網、餐飲老板內參、掌柜攻略、《冷凍雜志》和《中國食品報》,曾直播講授供應鏈公開課《餐飲的采購和供應管理》

    ? ? 曾為以下品牌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正大食品、鳳祥食品、辛普勞、安德魯、易果生鮮、寧夏悅豐、北京宴、香港馬會、田老師紅燒肉、美團快驢、優配良品、Pizza Express、華萊士、臺滋味、瑪格利塔比薩、日昌、云海肴、楊記興臭鱖魚、蜀海、四季明湖、明湖小樓、半天妖烤魚、董小姐愛地鍋、望京小腰、焦耳外賣等,致力于幫助食品和餐飲企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請加微信18610542110 探討餐飲和食品供應鏈。

    原創文章,作者:餐一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9856.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1月11日 16:37
    下一篇 2020年11月11日 16:3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