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跟伙伴說,我要做第一;
2019年,我跟伙伴說,我們要做A類店;
2020年,我跟伙伴說,我們要拿A類店第一名。
我想帶領伙伴拿第一,只要他們愿意相信我、跟著干,一定會達成目標。
云谷店的店經理王聲炎這樣說到。
1992年出生于廣東湛江的王聲炎是一個叛逆的少年,十幾歲的時候便開始在社會上混,過了幾年掙快錢的日子。
混跡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結婚后便開始在家務農。年初找丈母娘借了5000塊,種了很多東西,看天吃飯,等著秋收。
圖/網絡
但年底一盤算,發現給丈母娘還了5000塊后就沒錢了,甚至都拿不出給老婆孩子買衣服的錢。忙活了一年,只能讓家里人勉強填飽肚子,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掙過快錢,也體味了窮的感覺。2017年2月,穿著褲衩和拖鞋、身無長物的他背個包就來到了深圳。因為喜歡燒烤,經朋友介紹進了木屋燒烤東濱店。
被逼到絕境的人更懂得如何抓住機會,當助理的王聲炎非常拼命,每天提前一個小時到崗,搞衛生的時候可以一個人鉆到風機里把油給刮干凈。

這樣的他在東濱店月月拿A,那時候每個月3000多塊,自己留個300,其他都寄給老婆。在外打拼雖然辛苦,但終于能給老婆孩子買新衣服了。
也許是出來社會太早,免不了有一身“匪氣”。有次師父馬克克說他是漏單王,脾氣暴躁的他就和馬克克吵起了架。
他說后來才意識到自己錯了,知道人家愿意教你,就要學會感恩。

當時的東濱團隊很強,伙伴開口閉口都是大東濱,就算只是助理,他也瞧不上別的店,以至于到現在都很“囂張”。
“囂張”的他處理過N多次客訴,其中不乏有些棘手的客訴。
記得云谷店剛開業的時候,有個客人排位太久,很不耐煩,就一個勁的罵人。剛當上廚師長的王聲炎不斷安撫,但那個客人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提起排位的凳子就朝他砸了過去。
面對顧客,暴脾氣的他強忍了下來,他說對自己來說,這份工作很不容易,有的時候需要“吃得透”。

木屋讓他改變了很多,不僅是棱角不再刺人,更讓他找到了自信。以前就算掙2萬塊也不踏實,一圈下來口袋還是布貼布。
在這里得到了從未有過的賞識,這匹千里馬找到了自己的伯樂梁四紅,帶著云谷團隊不斷刷新大家的認知,硬是憑實力把一家170平的小店打造成了神話。

當然,也不總是順遂的,今年10月,就讓云谷團隊捏了把汗。恰逢國慶長假,整個商圈有種空城的感覺,31天中有10天的生意都比較低迷。
但全店的人打起了120分精神奮力拼搏,總算把該拿到分都拿到了。
2020年,云谷店以7個A的成績拿下了華南區A類門店第一名。

原來的廚師長邱寶輝說云谷團隊是戰斗力最強的團隊。因為王聲炎總是想把最好的都給伙伴,在這里吃得好,有錢賺,有榮譽。
很多伙伴都干了2年多,慢慢把店當成了家,他們說到自己是云谷店的一份子時,臉上都是滿滿的榮譽感。

之前店里有個伙伴在宿舍暈倒了,另一個伙伴打電話給王聲炎,接到電話的他火速跑到宿舍把暈倒的伙伴背去醫院,還幫付了醫藥費。
他不僅是有“狼性”的店經理,更是有人情味的店經理。
王聲炎說,從沒發現有什么樣的地方會讓自己有如此強的歸屬感,連微信和抖音頭像都是木屋燒烤。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店經理,但是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小老板,有主人翁的意識。
在木屋,他不僅掙到了錢,更掙到了成就感。曾經不聽話的他讓媽媽的頭發白了很多,現在打電話回家,媽媽都是笑呵呵的。
如今的他能給家里人較好的生活條件,弟弟建房子還能給予經濟上的支持。而且在村里1000多號人中,收入算得上很可觀了。自己混得好,父母也有面子。
加入木屋快4年了,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再也不是那個穿著褲衩拖鞋討生活的人了,他在這里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業。未來的他想沉淀一年,好好學習,2022年再沖向年薪40萬的大區經理這個目標。
寫在最后:
2020年小二寫過很多木屋伙伴的人物專訪,思來想去,決定把今年最后一篇人物專訪獻給“狼”一樣的王聲炎。他是木屋人的縮影,他用自己的行動和結果捍衛了自己對木屋這個企業以及燒烤事業的熱愛。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4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