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島又上頭條了,這次的主角不是扇貝。
近日,獐子島集團和相關責任人因財務會計報告存在重大會計差錯、臨時公告虛假記載等違規行為被深交所處分。
其中,時任獐子島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吳厚剛、時任董事兼常務副總裁梁峻、時任財務總監勾榮、時任董事會秘書兼副總裁孫福君等人受到深交所公開譴責和通報批評,并認定吳厚剛終身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深交所出手
1月23日早間,深交所發布《關于對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當事人給予紀律處分的決定》稱,經查明,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獐子島)及相關當事人存在以下違規行為:
一、財務會計報告存在重大會計差錯
2020年10月15日,獐子島披露《關于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稱因獐子島2016年度虛減營業成本和營業外支出,2017年度虛增營業成本、虛增營業外支出和虛增資產減值,獐子島對2016年年度報告和2017年年度報告進行會計差錯更正,調減2016年度凈利潤13,114.77萬元,調增2017年度凈利潤27,865.09萬元,導致2016年度凈利潤由盈轉虧。
二、臨時公告虛假記載
深交所稱,獐子島披露的《秋測結果公告》、《年終盤點公告》和《核銷公告》均存在虛假記載。
深交所決定:
一、對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
二、對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時任董事長兼總裁吳厚剛、時任董事兼常務副總裁梁峻、時任財務總監勾榮、時任董事會秘書兼副總裁孫福君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
三、對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鄒建、王濤、羅偉新、時任董事趙志年、獨立董事陳本洲、時任獨立董事叢錦秀、陳樹文、吳曉巍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
四、對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時任董事長兼總裁吳厚剛給予公開認定終身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處分;
五、對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時任董事兼常務副總裁梁峻給予公開認定十年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處分;
六、對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時任財務總監勾榮、時任董事會秘書兼副總裁孫福君給予公開認定五年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處分。
赫赫有名的獐子島想必大家都已不陌生,近年來已不斷刷新資本市場的下限。
扇貝“大逃亡”事件
提到獐子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發生多次的扇貝“大逃亡”事件。扇貝就是獐子島公司選的最好的“演員”,長了腳的扇貝,成功演繹6年四次跑路,情節跌宕起伏。
第一次跑路,2014年10月,獐子島公司發布公告稱,受北黃海異常冷水團的影響,扇貝“突然跑了”,獐子島前三季業績由預報盈利變為虧損約8億元。
第二次跑路,2018年2月,獐子島公司稱,由于扇貝的餌料生物短缺,再加上高溫導致蝦夷扇貝攝食效率下降,導致扇貝死亡。2017年,該公司虧損7.23億元。
第三次跑路,2019年4月27日,獐子島發布一季報公告稱,公司一季度虧損4314萬元,理由是“底播蝦夷扇貝受災”,扇貝又跑了。
第四次跑路,2020年5月15日,董事長吳厚剛稱,專家調研組認為:近期獐子島底播蝦夷扇貝大量損失,是海水溫度變化、海域貝類養殖規模及密度過大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獐子島公司主要養殖海產品,海底庫存及采捕情況存在難發現、難調查、難核實的特征,以至于審計師在年末盤點時很難對庫存商品進行有效監盤。
就在市場認為對獐子島束手無策時,北斗衛星定位來了!證監會對獐子島案件的調查取證涉及對深海產品底播、捕撈、運輸和銷售記錄的全過程追溯。
證監會借助衛星定位數據,對公司的27條采捕船數百萬次海上航行定位數據進行分享,還原了船只的真實航行軌跡,復原了公司近兩年真實的采捕海域,進而確定了實際采捕面積,據此認定獐子島的成本、營業外支出、利潤等存在虛假。
(獐子島每年向海洋牧場播撒蝦夷扇貝苗種)
根據2019年證監會對獐子島下達的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中記載:“獐子島科研19號船在公司記錄的秋測天數內,被航行軌跡證實執行計劃的點位極少,而秋測抽取但未實際執行的66個點位已占秋測全部披露點位的55%……獐子島《秋測結果公告》內容已經嚴重失實,涉嫌虛假記載。”
吃瓜群眾終于明白了扇貝究竟為啥來回跑了,看來無辜扇貝為獐子島背了四次黑鍋,顛沛流離了這么多年的扇貝,終于可以休息了。
七年巨虧23億
不但中小投資者對獐子島“深惡痛絕”,翻閱其財報前十大股東新進的機構投資者也是沒有的,也就是說這家公司已經被很多機構“拉黑”。
目前,獐子島的市值僅剩下26.9億,每天的成交額僅為1%左右,成交三千多萬,雖然其借助社區團購公司的股價炒了一波,但是成交越來越少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根據其財報顯示,獐子島2014年凈虧損11.89億元,2015年凈虧損2.43億元,2016年凈虧損5155.43萬元,2017年凈虧損4.44億元,2018年凈利潤為3210億元,2019年凈虧損3.92億元,2020年前三季凈利2351萬元。也就是說過去的7年時間里,獐子島凈虧損高達23.195億,盈利只有區區5560萬。
1月21日晚間,獐子島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二股東羅偉新先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職務。且羅偉新先生在辭職后,將不再擔任公司的任何職務。
針對本次離職,當事人羅偉新誠懇回應道:“獐子島已經讓我心灰意冷,沒有一絲留戀的希望。面對這等治理結構的公司,唯一的念想就是逃離此地。”
其實,自2016年加入獐子島董事會,羅偉新已經在該公司擔任了4年的董事。究竟是什么讓他對獐子島如此不滿,甚至選擇離開?答案就是獐子島虛偽的管理與運營黑幕。
據羅偉新表示,在這四年間,他不僅經歷了公司股票的“摘星脫帽”,還親眼目睹了公司內部的“家長式管理”、“決策層形同虛設”、“管理層阻撓股東合法減持權益”、“信息披露不及時”等諸多管理問題。此外,在這期間,公司的經營也出現了諸如“突遭業績變臉”、“經營資產再遭巨變”、“因財務造假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等嚴重的弊病。
對此,羅偉新補充說:公司面臨極高的負債率,也沒有辦法進行轉型。并且更為嚴重的是,公司的人事風波,在羅偉新離職之前,早早就已經開始。2020年6月,獐子島時任董事長、總裁等高管就先后遞交了離職申請,管理層經歷了一次大換血。
有業內人士指出,財務造假、扇貝逃離、管理層變動,作為一家即將63歲的企業,獐子島沒少折騰,而就現狀來看,如果獐子島再任由自身問題不斷惡化,被A股拋棄也會是大概率事件。
關注我,給你更多好看!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熱點文章~
除牌!匯源果汁心里“苦”
5家食品企業發布2020年報預告,4家凈利大增
年節旺季,漲價潮又雙叒叕來了
短保面包:桃李難滿天下,多維競爭加劇
IPO不停,2021年才開局就涌現一大批乳飲“潛力股”
總計賣出130億杯奶茶!香飄飄是怎么做到的?
關于食品添加劑,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獨家策劃】盤點2020年食品行業八大關鍵詞
“乘風破浪”的植物肉
“九不得”出臺,社區團購還能“搶救”一下?
凡注明 “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7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