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我湖北老婆家過年的,過完年回趟廣東,親人都在那邊,還是要回去看看。長途開車,不想太累,于是開幾百公里就停下來住一晚,好玩的地方就多住一晚,順便看看有意思的小店。
給大家分享一個看到的小店,生意挺好,做糯米飯的,位置是在當地步行街的側街,這個城市是旅游城市,步行街上都是外地過來玩的人,所以,來這個店買東西的人大部分也應該是外地人。
我是無意間發現這個店的,路過這里,看到十幾人在排隊,想了想小時候吃媽媽做的糯米飯,食欲大增,于是也過去排隊了。
更讓我比較驚訝的是相隔三個店也有一家糯米飯店,但是當時一個人都沒有,兩家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做同樣的東西,生意怎么會相差這么大呢?于是,兩家店我都決定體驗一下。
我把過程都拍了視頻,大家可以看看:
說說感受:
1,生意好的店就老兩口,坐在旁邊的應該是女兒或者媳婦,幫不上啥忙,在旁邊叫賣玉米汁,不過買的人很少。主力還是老太太,很精干,動作很快,忙得沒時間吃午飯,旁邊放著一個包子,空閑間急匆匆啃幾口。
2,出品很快,這個產品也符合我說的標準化批量化生產的要求,糯米飯一次性生產出來,出品只需要加上不同的配料,配料也都可以提前備好,不用現做。所以,生意再好,都可以不慌不忙,也不會影響產品品質。
價格在3塊到10塊,加不同的料不同的價格。
3,看視頻各位可以看到,店里環境和衛生真是糟糕啊。東西亂七八糟的擺放,有些角落可能幾年沒擦過一次。人的心理很奇怪,我們可以為了自己喜歡吃的,對旁邊的垃圾堆熟視無睹。
4,兩家店生意為什么會相差如此之大呢?產品是不是一個原因呢?從我個人的角度看,生意好的那家店產品賣相更好些,看上去更有食欲,味道也好確實好些,視頻的最后各位可以對比下。
5,生意差的那家店環境和衛生更好,就老板娘一個人,傾訴欲比較強,我說:“旁邊這幾家生意怎么。。。” ,“那么好” 幾個字都沒有說出來,老板就脫口而出視頻里的話了。她的意思是:我的才是正宗的,他是做廣告做起來的。
6,我的抖音號“老陳說開店”也放了這個視頻的簡化版,居然有600多條評價,相當一部分評論是當地的消費者給的。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大部分人都在說生意好那家店的壞話,說本地人都不吃,說他家的東西不好,油膩,量少,價格貴,說他家就是炒作起來的,都是托,徒有虛名。。。
各位有時間可以去我的抖音里看看,那個號我平時上傳一些走街串巷的視頻,也是很好的學習素材,名字叫“老陳說開店”。
7,問過一位當地的朋友,得知老太太之前是擺攤做這個的,當地人喜歡吃糯米飯,做了很多年,后來才開店的。很多人從小吃到大,長大了,還有懷舊情懷,逢年過節回來還會去店里光顧生意。
所以,做生意還是要長久,做時間的朋友,時間到了就會有回報。老太太早年擺攤,風吹日曬肯定不容易,現在生意好多賺錢是應得的,是努力生活認真不服輸的獎賞。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點擊鏈接: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1,我開第二個店時的全過程分享,頂層設計開店理念的詳細闡述,有近500頁的經驗總結。
2,每天社群成員的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回答社群成員的各種疑問,這3年已經有兩百萬字的沉淀,涉及到開店的方方面面,是一個開店人的巨大寶庫。
3,認識同行和非同行的開店創業者,提供靈感,找到商機。
4,讓你找到組織的感覺。這是一個接地氣的社群,大家分享開店創業心得和故事,不作。在這里相互激勵和鼓勵,找到草根開店人的前進力量。
5,社群有專門的社群平臺,所有人在里面,也有各自的微信群,方便成員們自由交流。
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點擊: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8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