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數據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答:幫你掙錢!避免你掉坑!
時間進入2018年下半年,消費降級的聲音此起彼伏,社保新規對勞動力較密集的餐飲行業無疑也是一個沖擊,這樣的大環境下,投資開餐廳做決定,尤其要謹慎。
如今,一拍腦袋就做決定擼起袖子干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大數據時代,讓數據幫你做決定。
今天,我們以餐廳定位為例,先與大家談談大數據在其中的應用。以下數據源自王超老師(舉動餐服合作方菜單規劃師、數據分析專家)的微信公號,非授權不得轉載。
想在上海開一家餐廳,怎么定位?
假設你在上海得到一個很適合做餐飲的商鋪,想投資開個餐廳賣上海本幫菜,那到底應該開家什么樣定位的餐廳,才能最大程度的規避風險實現盈利呢?
毫無頭緒?我們不妨從需求出發來看。
假設自己是一個消費者,一般到餐廳吃飯,通常逃不過這4個需求場景:
▼
1、自己想隨便吃一點的時候,需求是便宜+快速;
2、請家人吃飯的時候,需求是量大實惠,口味要過得去;
3、請遠道而來的朋友的時候,我希望菜品可以精致一些、人均高一些沒有關系,因為要表示出我的熱情好客;
4、在進行商務方面的宴請時,需求就是一定要好吃,一定要貴一些,人均300,而且環境要好!
這樣一來,需求就提煉出來了,分別是:
自己隨便吃
家庭聚餐吃
招待朋友吃
商務宴請吃
需求出來了,就可以倒推定位,而定位和定價是必然有關聯的,那么我們就來看看不同人均消費的上海本幫菜餐廳的菜品數據統計結果:
以下圖片中字越大,表示菜品受消費者關注度越高
人均100元以下的上海本幫菜
2
人均100-200元的上海本幫菜
3
人均300以上的上海本幫菜
看了這3個圖,馬上可以提煉出關鍵詞:
人均100元以下的上海本幫菜里面,字體最大的是:紅燒肉、豆腐、牛蛙。做法是:椒鹽,糖醋。
人均100-200元的,字體最大的是紅燒肉,其它都比較平均,但是出現了河蝦、蟹粉、膏蟹,等這些字體較小的名詞。這些都是河海鮮,在人均100元以下的圖里是沒有的。差異已經開始顯現。
人均300元以上的,可以明顯看到紅燒肉沒了,出現了那單價更高的產品:牛肉、蟹粉、雪花牛肉、黑松露等等,如果你仔細看,你甚至還可以看到鰣魚、鵝肝、野生、蟹黃、松茸等詞匯。這些菜,就一個字“貴”!
而數據的應用
也不是只有大數據挖掘分析
利用好自身的銷售數據
也可以幫助餐廳提升業績哦
貴州餐飲界的首次
系統性、知識型專業培訓
本周六登陸貴陽
數據化菜單規劃,邀你一同學習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0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