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7元吃了頓海底撈”、“女子帶倆孩子27元吃頓海底撈,還吐槽服務不好……“引發熱議,并成微博、抖音等各大網絡平臺熱點事件!
許多網友為海底撈打抱不平,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是海底撈的事件營銷。
我們做餐飲的,每天就要面對形形色色的顧客,什么類型顧客都見怪不怪。但這種低價消費顧客,海底撈為什么會如此縱容。
昨天,一女生低價吃海底撈的攻略帖被網友扒了出來,一頓火鍋只花了17元。
她原本打算只點一個4元的面,后面覺得太單調了,就點了一個7元還帶表演的面,海底撈服務員現場給她表演甩面。
她還聲稱,有吃不完的花生、水果、牛肉粒,全都免費。
并有點遺憾,因為當天是周六,只做了手部護理,沒有美甲。
最終,其曬出的賬單顯示,點了四份清水鍋0元,一份撈派撈面7元,一份自選小料10元,合計17元。
“17元吃海底撈”的消息發酵后,不少人稱自己效仿此法,嘗試在海底撈花幾十元甚至十幾元吃一頓飯。
有一名女子也自曝“三個人一杯奶茶店的錢吃一頓海底撈”。
她在4月12號,帶著兩個孩子在海底撈用餐,點了四個清水鍋,半份粉絲,一個生雞蛋和一碗米飯,最終花費了27元。
服務員不僅給孩子拿了玩具,還送了半份西紅柿,幫忙拿番茄鍋底拌了飯給孩子吃。接著又幫顧客弄了酸辣粉配料,送了兩份蒸蛋,快吃完的時候還送了兩份小水果,送了一份西瓜。
但是,該顧客認為“海底撈的服務好像沒那么好了,食物是有送了,但是態度什么的,讓我覺得很尷尬,等候美甲的時候他們也不上水。”

事情一出,網上吵成了一片。有人為海底撈打抱不平,紛紛吐槽該女子“太不要臉了”“難道不覺得丟人么”“為省點碎銀而薅羊毛,節操碎了”。
針對“17元吃海底撈”這件事,海底撈當事門店工作人員回應稱,低消費行為在他們店只是偶爾發生。
其稱,客人想怎么消費,愿意消費多少是他們的自由,客人只要進來了,都會接待的。“就算是一個人,只點了清水鍋和一兩樣喜歡的菜,我們也會正常服務,不會區別對待。”
問及會不會影響到門店生意,該工作人員稱,“不管店里生意好不好,只要客人來了,然后正常
點菜
,正常吃飯,我們都正常服務。
”其還稱,后續也不會因此設置最低消費。
在各社交平臺,“XX元吃海底撈”各種低價消費攻略、帖子、視頻數不勝數,也已存在很多年,已經成為了一場全民參與的活動。
這種極端低價消費屬于極少案例,也正因為少才一次次成為社會熱點事件。
那么問題來了,每天排隊并不愁客人的海底撈為什么一直放任這種行為,不予制止?
這些低價吃海底撈的看著像是顧客在薅羊毛,但實際上是一部分顧客的創意行為,更可以理解為海底撈顧客和品牌之間的互動。
不僅僅是低價攻略吃法,還有海底撈的各種網紅吃法,這都是同一類型的事件。更多的在于一個參與感,顧客玩個一兩次就不會再繼續了。
一些網紅吃法還慢慢變成了海底撈的DIY特色產品 ,比如“牛肉粒湯、飯”“番茄雞蛋面”,對于海底撈來講,一點損失也沒有。
而且,玩這些的都是海底撈的忠誠客戶,因為只有經常吃海底撈的人才會參與到各種與海底撈相關的吃法攻略里。
但現在,無論是低價攻略吃法,還是各種網紅吃法,對于海底撈來講都可以算是免費的事件營銷。而且都不用自己想,用戶就會轉發,傳播。
更重要的是,這也讓海底撈將自己的服務價值傳播了出去,所以對“17元吃海底撈”這種事,它才會放任、容忍。
就拿這次的“17元吃海底撈”事件來講,雖然有人看了想效仿這種做法,但同時也有不少海底撈的粉絲表示“要帶上我的朋友們去給海底撈補血”“看得我又想吃海底撈了”,無形中又帶動了一次“吃海底撈熱潮”。
餐廳會遇到各種占便宜的顧客,但只有讓顧客感覺占到便宜了,他才會反復來消費。
因為餐廳要賺的不是顧客一頓飯的錢,而是要賺他少則幾年多則幾十年的錢!
外賣平臺“壟斷”第一張罰單開出!罰沒全年營收3%。
“客流同比增長280%”,小龍蝦迎來近幾年最火爆行情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