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很野的孩子,從小天不怕地不怕。
以前父母在溫州做生意,很小的時候我就獨自從溫州坐十幾個小時的車回阜陽老家,到市里后還要轉車到縣城,再憑著印象找到家。
由于從小很獨立,18歲中專一畢業就馬上邁入社會,做起了手機銷售。那時候領導為了鍛煉我們的臉皮,舉行了一場破冰之旅。把我拉到河南的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讓我要飯回來。
一路找人要了20多塊后,才搭汽車回來。那時候年紀小,一點都不害怕,就覺得挺好玩的。
后來聽同學李夢杰說要去上海投奔另一個同學張玉林,我說把我也帶上。因為上海是離家最近的一線城市,從沒來過,就想過來玩玩。
只是沒想到一入木屋深似海,那么野的我卻比介紹我來的張玉林和帶我來的李夢杰更能熬。
記得剛進來那會兒,在萬達當員工,出品間三四十度的高溫,又悶又熱,每天進廚房的那一瞬間就不想上班。為了降溫,每個爐子旁邊都放了個裝冰塊的大桶,一有空就用毛巾沾水擦擦汗。
一個周五六日的高峰期下來,新員工基本都會被嚇跑。我沒跑,因為我扛得住,之后還當上了出品組長。

也是由于吃得了苦,勝任出品組長后晉升為廚師長,來到了光新店。剛來的時候團隊也很亂,員工不愿意干,只能自己硬著頭皮干,自己烤串自己申貨自己做表自己收檔。
那時候我一個人頂肉爐,蔬菜爐店長頂,一個配單的一個兼職,4個人一晚上賣了2萬多,完事后我又收檔,做表等。當時光新店營業時間從2點拉長到4點,一天十幾個小時那么干,都頂過來了。
不知不覺,我在光新當了三年的廚師長。
雖然三年都是廚師長,但每一年都不一樣。第一年很急,一心想做出成績來,剛來沒幾天就跟員工發生矛盾,跟他們說能不能干?不能干就滾!
后來發現說這些狠話沒用,因為沒出鞘的劍才更有威懾力,說這些還不如不說。

第三年我就已經成為老油條了,找不到剛開始的激情了,雖然還是想把事情做好,但行動沒以前強了。來來回回就那些東西,沒有挑戰,這是對我最大的折磨。
不過幸好2020年5月,我開始挑戰店長的角色了,那時候龍總給我定了個目標,5月份光新店破100w。我當時覺得怎么可能?去年那么拼才70w。但全店伙伴知道目標后,都在為此而奮斗,最后還是干到了100w,實現了33%的增長。

當店長第一個月就取得這個成績,那是相當嗨。但接下來的不是高歌猛進,而是連續兩個月拿C,就像是一巴掌把我扇醒了,因為再拿一次C就意味著被淘汰……
龍總又立馬給我定了沖A的目標,對我來說C不是恐懼,更是一種興奮。而且我做店長最爽的就是那兩個月拿C的時候,因為可以大干一場了。
當然我很清楚150% 的努力才有可能換來100%的成功,所以只能把每天都當作最后一天來干,就這樣咔咔拿了4個A!

那種背水一戰,絕地反擊的沖A時刻,是我覺得最有成就感的,也是我最喜歡跟伙伴得瑟的點。當伙伴沒有信心的時候去激勵他們,讓他們不斷問自己在木屋燒烤做了哪些事?價值是什么?
每次說這些的時候我總把自己說得熱血沸騰,就是希望伙伴們也有自己的成功案例。
木屋燒烤給我帶來的這種感覺是很爽的,就是永遠都在變化。像以前門店目標就是沖A,但A拿多了也沒啥感覺了,幸好現在公司又有了一些新的指標,讓我們不得不每時每刻繃緊神經,真的很好玩!
其實,五年前在萬達店當烤師和五年后在光新店當店長,從肉體上到精神上,磨煉一直沒斷過,但我為什么沒離開呢?
因為木屋燒烤這種向上的精神和我很契合,就像我媽現在都快五十歲了,還在創業做生意,我也繼承了這種拼搏精神。
所以我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野孩子”,就要和木屋燒烤死磕到底!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4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