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光餛飩”之爭二審落槌: 當初的路邊小吃方獲賠兩百萬 “耳光餛飩”源自俗語“打耳光也不放手”,在上海,原肇周路弄堂小吃“耳光餛飩”是這一網紅小吃的起源。然而,2012年,“耳光餛飩”商標卻被他人搶注,并被授權進行招商加盟。“耳光餛飩”商標之爭就此展開。 4月23日,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對“耳光餛飩”商標糾紛案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此前一審法院判令王某、再高公司、美亞公司停止仿冒行為,再高公司停止虛假宣傳與商業詆毀行為;美亞公司、再高公司、王某賠償爾廣公司經濟損失與合理費用共計200萬元,并刊登聲明以消除影響。 來源:澎湃新聞 內參點評: 過去,餐飲人對于餐飲商標注冊和保護的意識并不強,往往等到品牌影響力達到一定程度,且山寨品牌對自身品牌造成了影響,才想起來要維權。但如今,隨著餐飲人商標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餐飲人開始拿起法律維護自身權利,雖然維權之路漫漫,但正義從來不會缺席。 遏制電商野蠻生長 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安部、商務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不僅對發布者做了細分,也明確了年齡限制和行為紅線,對直播間運營者和直播營銷人員相關廣告活動、線上線下直播場所、商品服務信息核驗、虛擬形象使用、與直播營銷人員服務機構開展商業合作等方面的要求。 來源:網絡 內參點評: 近兩年,“網紅代言”、“直播帶貨”等線上經濟持續火爆,涉足食品品類的也屢創消費記錄,比如羅永浩直播賣小龍蝦,每分鐘賣出一萬份;薇婭直播售賣青團,也創造了老字號“杏花樓”的線上高光時刻。 然而,直播市場魚龍混雜,一些所謂的“網紅”食品也趁勢熱銷。但行業良莠不齊、缺乏監管等多種亂象引起不少消費者吐槽。“民以食為天”,不管多么新潮的銷售途徑和方法,都不能降低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直播帶貨不能在食品安全上打折扣,網絡直播播主也只有守住法治底線才能長遠發展。 老鄉雞“開放加盟”鬧烏龍 官方辟謠:消息和“官網”都是假的 近日,有消息報道,老鄉雞在完成1000家直營店目標后,要全面放開加盟。老鄉雞方面回應稱,“開放加盟”為虛假信息,公布此信息的網站也為“山寨”官網。目前老鄉雞只在安徽的3個城市和江蘇的4個城市設加盟店,其他城市暫無開放加盟計劃。至于什么時候開放全國加盟,工作人員稱暫時還沒有相關計劃。 來源:新京報 內參點評: 老鄉雞是一家從安徽起家的中式連鎖快餐品牌,但是近兩年驟然發力,在進軍上海、深圳兩大一線城市之后,又于今年4月份在北京五道口開出了老鄉雞北京首店。9年時間開了1000多家直營店,勢頭正勁。誰曾想,品牌“加盟”未行,虛假的信息卻滿天飛了。加盟需謹慎,餐飲品牌也要有打假意識,莫讓“李鬼”拿住了“李逵”。 開賣“微波爐盒飯” 近日,北京稻香村在北京48家門店陸續上線了“稻香小飯盒”,每份“小飯盒”的價格從18.8元到28.8元不等,為周邊居民餐桌上的美食增加了新選擇。 為保證品質標準化,“稻香小飯盒”統一在中央廚房生產,再全程經由冷鏈配送到各家門店的冷柜。目前上線“小飯盒”的48家門店都配有加熱柜,消費者可以在用餐時段直接購買加熱好的飯菜,也可以購買冷藏產品帶回家。 來源:北京日報 內參點評: 餐飲菜品日趨零售化,以西貝賈國龍功夫菜為代表的餐企都在探索嘗試。如今,繼便利店行業之后,又一百年老字號食品企業跨界餐飲。面對時代的發展和新的客群變化,無論是餐飲老字號,還是糕點巨頭,都在尋求新的突破,給企業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此次稻香村開賣“盒飯”,也是轉型之下的一種大膽嘗試。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栗軍13718277715(同微信)直播帶貨新規出臺!
稻香村跨界做餐飲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