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品思維限制品牌壽命,下一步如何續命?|參見

    掃碼訂閱系列課

    這幾年,餐飲市場都在談“一招鮮,吃遍天”,“一招致勝”……等等言論。

    市場上不少靠著大單品拿了融資,或成了網紅的品牌。這些餐飲老板一舉成名,意氣風發到處分享成功經驗。

    一時間仿佛抓住某個“大單品”就能收割市場紅利,但在作者看來,大單品思維越根深蒂固,品牌消亡得越快。

    單品混戰的時代

    大單品真能“定江山”么?在作者看來短期是可以的。

    畢竟,有人讓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走向全世界;有人把烤魚做到十幾億的營業額;有人靠“酸菜魚”加盟盈利到手軟……

    這些品牌專注做單品,挾持著餐飲市場紅利,快速收割市場,還紛紛拿了融資開啟高速擴張模式。

    據相關資料顯示,2015-2017年獲得融資的餐飲品牌中,將近90%的品牌都是單品。

    單品融資能力強(部分名單)

    但問題是每家單品餐飲的壽命真的很長么?這就不見得了。

    還記得2016年風靡全國的單品是什么?潮汕牛肉火鍋。從潮汕牛肉火鍋遍地開花到鮮少有人提起,紅利期就維持到2017年。

    作為粵式火鍋下的分支,究其本質就是普通火鍋涮牛肉,頂多算是在火鍋品類下中微創新,再加上產品足夠新鮮而已。

    再怎么新鮮,都是火鍋的一個分支

    ▲圖片來源:百度

    品牌專注將單品做到最好,品質做到最好,但不管如何聚焦,每一個單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所以說單品并沒有想象中好做。

    僅靠一個單品做不來一個企業

    單品往往存在紅利期,但當紅利期一過,這時候面臨的就是一場激烈的洗牌。

    換句話來說也是種商業,單品不是不可以做,而是不好做。

    1、單品最易標準化卻壁壘最低

    從品牌聚焦單品的同時,危機就接踵而來。

    對著某些品牌將XX川菜改為XX麻婆豆腐,XX湘菜改為XX辣椒炒肉,作者內心無比惋惜。

    當他們聚焦單品標準化的同時,競爭壁壘的門檻也就降低了。

    就以麻婆豆腐為例,只要打開淘寶就能搜索到各種醬料,復制門檻極低。盡管是不會做飯的白領,也能靠醬料做出餐廳的明星爆款。

    麻婆豆腐都直接上門頭了!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一醬在手,剪刀廚師也可以開餐廳

    ▲圖片來源:淘寶網頁

    再說到今年最流行的網紅雙層炭火蛙鍋,大街小巷遍地開得都是,但事實上關店數比新開店數更多。

    某次走訪市場發現,上海定西路某一店鋪,兩個月前炭火牛蛙剛開業,兩個月后就賣起潮汕砂鍋粥。

    兩個月前

    炭火蛙鍋門店開業

    兩個月后

    炭火蛙鍋內外換“包裝”

    可見,單品壽命比想象要短暫得多。

    先行者都在指責那些入局抄襲者,他們打破市場秩序,間接縮短一款產品的生命周期。

    但問題是單品本身標準化程度高,可復制性強,降低跟隨者的復制門檻。

    2、單品客單價上不去,頻次提不高

    一開始以單品切入餐飲市場,就意味著菜單結構簡單,客單價注定起不來。

    辣椒炒肉是湘菜中的經典,為在湘菜品類中打出差異化,不少品牌以辣椒炒肉為爆款并開設門店。

    品牌放在當地餐飲市場,開個十七八家問題不大,但走出來問題就明顯暴露出來了。

    試問有幾個人真的了解這家XX辣椒炒肉是做湘菜,大部分都會認為是一家吃辣的地方,那么基本排除掉不了解、不吃辣的消費人群。

    湘菜小館中必點菜

    ▲數據來源:攝圖網

    餐飲本就是地域文化,要走出來必須將濃烈地域文化轉化為普羅大眾熟知的概念。

    起初利用單品吸睛,但不是長久之計。大眾認知中辣椒炒肉價值感就稍低,除非是五星級大廚操刀,要不難以體現溢價。

    3、原材料動蕩,單品即亡

    單品極其受限于原材料、供應鏈的影響,動蕩牽連品牌命運。

    2013年遭遇H7N9型禽流感,百勝中國部門第一財季同店銷售額下降了20%,其中肯德基同店銷售額下降了24%,必勝客下降了2%。

    大品牌“動搖”,小品牌“難保”

    ▲圖片來源:百度網頁

    換句話而言,一場禽流感、豬瘟就可以結束以豬肉、雞肉為原材料的單品門店,比如豬肚雞、炸雞等單品門店。

    近幾年單品遭遇的問題

    2017年小龍蝦遭遇5年來最嚴重斷供,成本大漲50%,不少品牌才開店就要倒閉。

    2017年國內走私巴沙魚案件,對外越南巴沙魚養殖基地因氣候出現海水倒灌,導致原材料不斷攀升,供不應求,致使“國民菜”酸菜魚危機驚現。

    這也驗證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如果籃子翻了,所有雞蛋都會碎掉。

    農產品一向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能量,隨時將會面臨斷供、瘟疫的危機,對單品門店造成影響是極大的。

    試想:

    星巴克難道是靠一款產品,成就現有的規模和體系么?

    麥當勞難道是靠漢堡一款單品,躋身世界500強的么?

    都不是。

    綜合上述觀點,不管是從品牌規模來說,還是消費頻率,靠單品難做成一個企業。

    靠一兩道菜可以為維持一兩家店生意,但要成就一家企業,單品思維是限制品牌發展的阻礙之一。

    兩大核心策略扭轉餐飲思維

    看到這里有人應該會產生質疑,當初選擇大單品戰略真的行不通了?

    不完全是。陷入了同質化的競爭泥潭中,品牌需要跳出來看市場。

    1、將單品形象做到極致

    單一的產品、單一的包裝、單一的品牌、單一的賣點能夠在前期快速在消費者心智中建立單一、清晰的印象。

    競爭本就是搶占消費者的心智,只有為數不多的品牌才能進入到消費者的選擇名單當中。

    只有將單品做到極致,才能進入消費者選擇的名單中。

    所以品牌首先要滿足以下幾點:

    建立一套標準化體系(標準化易發展)

    鞏固后端供應鏈(讓原材料動蕩波及變小)

    保持持續創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

    打破傳統創新思維(新零售、外賣)

    就比如餃子,本身就是家常食物,但喜家德賣5種餡餃子,也將門店開到500+。

    它將門店銷售、零售一體化,打通商超、電商等渠道,把一款單品做到極致,還建立餃子的新標準,完全打破吃餃子的不同場景。

    餃子也有一套標準

    ▲圖片來源:百度

    單品只有變成同質化紅海中首選,進入消費者心智第一候選名單,品牌也能稱王。

    2、把“餅”攤大

    快消市場往往要比餐飲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比如,牙膏市場上有美白、防蛀、健齒、防治牙周病、牙齒過敏等一系列的單品牙膏。

    一只牙膏能解決7個問題,簡化消費選擇

    ▲圖片來源:百度

    這時一只“全效牙膏”的出現,直接收割各單品功能系列牙膏已經教育過的市場。

    在這個選擇困難的時代里,用戶要的是減低選擇成本,而品類的作用就是簡化消費選擇。

    以火鍋為例,美蛙魚頭鍋、毛肚火鍋、菌湯火鍋等單品火鍋眾多,而選擇“海底撈”是簡化品類選擇的過程,因為它占據一個火鍋品類。

    樂凱撒最開始高舉榴蓮披薩,但站穩市場后把榴蓮披薩的形象弱化,拉長產品線,擺脫單品給品牌帶來影響。

    以前是樂凱撒榴蓮比薩

    ▲圖片來源:百度

    現在是榴蓮比薩的創造者

    ▲圖片來源:百度

    畢竟聚會想起吃披薩的是多數,想起吃榴蓮披薩是少數。

    參某說

    相比大單品思維,全品類更容易出現領導者或成就一個企業。

    但單品不是說沒得做,除非是做大做強,要不只會在時代的車輪中淘汰。或許前期通過單品引爆,后期拉長戰線,拓寬消費場景,也是一種戰術。

    原創聲明:本文屬餐飲界(微信ID:canyinj)專欄作者胡茵煐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www.canyinj.com,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麥當勞星巴克熊貓快餐喜家德

    RIO西少爺肉夾饃新餐飲創新營銷胡桃里

    云味館日本研修蠔門九式|西尾抹茶|石客照明熊貓設計|世界杯營銷|丸龜制面|西貝|沙縣小吃

    中式快餐|跨界組合|淡季營銷餐廳管理|飲品數據|公關案例

    【活動/廣告投放】

    孟小姐:13424391712

    微信號:mengguimiao

    【公關/營銷/推廣】

    林小姐:13798211722

    微信號:Rita-Lam

    【加入餐飲界社群】

    微信號:chohuobang

    【原創轉載】

    微信:DYY1211-


    點擊“閱讀原文”,立刻報名!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06.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0月7日 21:45
    下一篇 2018年10月7日 22:4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