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營收、凈利逆勢雙增長,
2021
年一季報創下“史上最佳”,這是伊利股份
2020
財報以及今年一季報上體現的數據。

4月28日晚間,伊利發布2020年年報。報告期內,伊利實現營業收入965.24億元,同比增長7.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78億元,同比增長2.08%。
具體來看,2020年伊利液態奶營收761.23億元,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3.20%;奶粉及奶制品系列產品營業收入128.85億,比上年增長28.15%;冷飲系列產品營業收入61.58億元,比上年增長9.35%。
在去年新冠疫情影響下,包括乳業在內多個行業受到一定沖擊,但伊利上述財務數據也體現該公司較強抗風險能力。業界分析認為,伊利去年實現逆勢增長,主要得益于該公司業務布局全面,各業務板塊均衡高質量發展。
為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伊利的奶粉品類增長達到百分之二十八點多,可以看出中國的消費者對于國產奶粉的信心在不斷的提升,這對整個中國的國產奶粉來說是注入了更強的一個信心。未來而言,低溫、奶酪應該是整個中國乳業未來競爭的一個新賽道以及品類市場。
事實上,
近兩年伊利的營收增速已有所放緩。歷年財報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伊利營收增速分別為16.92%、13.97%、7.24%。
不過,伊利在年報中表示,
2021年計劃實現營業總收入1070億元,利潤總額93億元。根據這一計劃,伊利2021年營收增速將升至10.85%。
與此同時,伊利還收獲“史上最強一季報”。公司2021年度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8.3億元,同比增長147.69%。總營收272.59億元,同比增長32.68%。一季度的高速增長無疑為其沖擊全年目標開了個好頭。伊利將一季度營業收入增加主要歸因于本期產品銷量增加所致。
據伊利發布的2020年年報顯示,
報告期內伊利新品銷售收入占比16.0%
。伊利實時利用大數據洞察消費者深層次需求,不斷創新產品品類,加快布局大健康領域。
推出“安慕希”芝士波波球常溫酸奶、“金典”低溫牛奶、“暢輕”纖酪乳低溫酸奶、“QQ星”兒童成長配方奶粉、“伊利”欣活紓糖膳底配方成人營養品、“伊利”可以吸的兒童奶酪、“妙芝”口袋芝士成人奶酪棒、“伊然”乳礦氣泡水、“伊然”乳礦奶茶及“植選”高蛋白無糖豆乳等系列新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帶動了公司業務健康發展。
同期,“伊利”奶酪系列產品、“金典”低溫牛奶、配方升級后的“金領冠”嬰幼兒配方奶粉等業務實現了良好發展,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推動產品優化升級,不斷完善消費體驗,提升品牌形象,并通過精準營銷,
“金典”“安慕希”“暢輕”“金領冠”“巧樂茲”等重點產品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 9.6%。
伊利還精準洞察消費需求,抓住機會推動液體乳業務快速發展,數據顯示,報告期,公司液體乳業務零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 12.7%,其中有機液體乳零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 35.1%,市占份額達 50.6%,在對應的細分市場中位居首位。
除了新品的優異表現,2020年伊利還展現了良好的渠道滲透能力。深化全渠道戰略布局,開展線上、線下營銷整合,積極拓展“會員營銷”“社群營銷”“O2O 到家”等新零售模式,并加強與電商平臺的戰略合作,構建共贏的新零售生態;公司繼續執行年度渠道精耕計劃,抓住鄉鎮市場業務發展機遇,公司服務的鄉鎮村網點近 109.6萬家,較上年提升了 5.5%。
同時,公司不斷提升渠道滲透水平,凱度零研數據顯示,截至 2020年 12 月底,常溫液態類乳品的市場滲透率為 84.7%,較上年同期提升了 0.4 個百分點。
在精耕線下渠道的同時,伊利還積極發力電商新零售。數據顯示,
2020年,伊利電商業務收入較上年增長55%
。另據星圖公司調研數據,公司常溫液體乳在電商平臺的零售額市占份額為 28.1%,位居電商平臺常溫液體乳細分市場首位。
進入2021年,伊利電商的增勢不減。
截至2021年2月,伊利在電商渠道市場業績增速高達77.6%,遠超53.8%的行業平均水平
,電商渠道市場份額突破30%大關
,穩居電商B2C液奶份額第一位,優勢進一步擴大。
在海外市場,伊利也有著不俗表現。2020年,伊利搭建了國內及海外業務“雙循環”發展格局,持續建設“全球資源體系、全球創新體系,全球市場體系”,依托國內及大洋洲、東南亞等基地市場,穩步推進海外業務。
報告期,公司設在印尼的工廠已完成主體建設,投產后將顯著提升在相關市場的需求響應和服務保障能力;通過加快泰國市場的渠道及終端基礎建設,提高了業務運營效率,公司在泰國的年度銷售額同比增長了 68%;同時,利用“安慕希”差異化占位東南亞高端酸奶市場,進一步加快了國內及海外業務的融合,在產品布局、銷售網絡、供應鏈優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伊利的品牌價值也在日漸提升,凱度消費者指數《2020年亞洲品牌足跡報告》中,伊利連續五年位列中國市場消費者選擇最多的品牌榜首。在BrandZ發布的“2020年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榜單,伊利連續8年蟬聯食品和乳制品行業第一,并摘得“全球最具價值乳制品品牌”榮耀。
據雷達財經報道,長期來看,我國的乳制品行業遠未觸及天花板,乳制品人均消費量與發達國家之間相比仍有差距。
相關資料顯示,我國乳制品市場在 2019年突破4000億元。根據歐睿預測,未來五年仍然將穩步發展,至
2024年乳制品市場零售額或將突破 5500億元。
2018年我國人均消費量為17.44千克,同期日本與美國的人均消費量分別為38.65千克和84.85千克,二者的人均消費量分別是我國的2.22倍和4.87 倍。
可見驅動行業增長的因素依然存在,隨著消費者的消費觀念逐漸轉變、消費習慣逐漸培養,我國乳制品行業規模將有望繼續增長。
伊利作為乳業龍頭,市場占有率持續性提升。歐睿數據顯示,2020 年公司在飲用奶、酸奶市場的占有率分別達到25.30%和30.60%。未來隨著規模化優勢的不斷增強,市場集中度或將進一步提升,且乳制品市場仍將保持擴容,伊利的增長動能長期存在。
東興證券指出,隨著行業集中度提高,伊利有望進一步提升自身盈利能力,看好公司作為龍頭的空間。
但是,除了主打的乳制品、奶粉、冰品領域以及國際收購項目以外,伊利這幾年也在嘗試進軍一些自身賽道之外的領域,比如2018年推出的功能飲料煥醒源、2019年推出的即飲咖啡圣瑞思、礦泉水inikin伊刻活泉,頻頻跨界的動作彰顯了伊利進軍千億目標的雄心。不過,這些新品的表現并不盡如意:在淘寶搜索煥醒源,僅有一家店鋪有售,但銷量為0;淘寶搜索即飲咖啡圣瑞思,銷量最高的一家店該產品僅有8條評論;在伊利康飲旗艦店內,伊刻活泉330ml*12瓶規格銷量最高的顯示有147人收貨,累計評價96條。
雖然參考的是線上數據,但線下似乎也并不樂觀,因為在多家終端,并沒有發現上述產品。
這些看來伊利作為國內乳企當之無愧的一哥,但在飲料市場,似乎表現得沒有在乳品行業那么亮眼。
未來伊利如果能夠加大對非乳類產品的營銷支持力度,厚積薄發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END·
2020營收、凈利下滑超四成,養元飲品能否借植物基破局?
Q1營收凈利雙增,三只松鼠要從“全國化品牌”向“全國化市場”進軍
洽洽食品助推標準再升級,堅果炒貨行業品質化進程加快
“熱食”變“冷食”,燕麥片從中老年養生食品成為了年輕人的網紅食品
凡注明 “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