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即將走完半程,功能飲料市場卻呈現風起云涌之勢,其間變數不斷。剛剛過去的一周里,東鵬飲料登陸國內主板市場,成為“功能飲料第一股”后,其股價連續九日的漲停板也給了市場巨大的想象空間。
與此對應的是,功能飲料一哥華彬紅牛近來卻接連遭遇“下架”事件困擾,包括其核心銷售渠道中石油便利店系統也下架其產品,這就為東鵬、達利樂虎等強勢品牌帶來了更多的擴張機會,甚至于連中石油也于去年就推出自有品牌好客之力,覬覦起功能飲料這門“好生意”。
2021年5月12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行為保全民事裁定書(案號:(2021)京 0105 民初 47483 號),裁定“北京華聯綜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即日起停止銷售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出品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
而據食業頭條近日拿到的一份文件顯示,中石油旗下便利店系統昆侖好客自2021年1月起就下發了與華彬紅牛停止合作的通知,5月份再次強調“嚴禁采購,庫存退貨”等措施。
如果說華聯系統的下架舉措,并不能影響華彬紅牛銷售全局,但昆侖好客也發出“逐客令”,則意味著華彬紅牛即將喪失一個功能飲料的核心渠道。
眾所周知,加油站歷來是功能飲料的“兵家重地”。據藍鯨財經報道,紅牛剛進入中國市場時曾以“汽車要加油,我要喝紅牛”為口號,如今加油站每年貢獻十幾億元的收入;卡拉寶在中國市場有40%的收入來自加油站渠道;樂虎也是加油站帶起的大銷量;東鵬特飲同樣重視,尤其2019年末在全國各大加油站開啟了“千箱堆、萬箱堆”陳列工程,以2500件產品打堆,將每個加油站變成超級大賣場,打響春節營銷槍。
有資料顯示,
加油站便利店由于其客群的特定性,飲用類產品顯然是店內最常見的品類,其中97%的門店都有功能性飲料,僅次于飲用瓶裝水,并且仍有巨大的銷售空間。
以昆侖好客為例,貴州夏云加油站2009年設立昆侖好客便利店,2015年~2016年8月間包裝飲料實現收入385萬元,其中僅紅牛單品實現收入110萬元。
隨著商標糾紛逐漸升級,華彬紅牛面臨的市場挑戰也與日俱增。
根據尼爾森數據,紅牛由于近兩年陷入商標糾紛,預計釋放出至少70億元市場空間。面對這么一塊大蛋糕,眾多企業都想在行業充滿變數之時爭搶份額。
華彬紅牛也試圖給自己留了后手,前幾年推出的“戰馬”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布局。不過根據結果來看,“再造紅牛”其實并不簡單。根據華彬集團披露的2019年經營數據,戰馬在該年度的銷售額為13.3億元,增長幅度不小,但仍不及紅牛223億元的銷量。
畢竟,在國內能量飲料市場上,東鵬特飲、達利樂虎等品牌的強勢崛起成為了僅次于華彬紅牛外的功能飲料第二軍團,包括可口可樂旗下魔爪、泰國第一品牌卡拉寶都難以在國內市場順利伸展拳腳。
總之,目前華彬紅牛是有點難,但其超200億的巨大銷售體量對于其他品牌而言,仍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并且,“一超多極”的行業競爭態勢決定了未來將充滿變數。比如,中石油已經推出一年的自有品牌“好客之力”,在紅牛下架之際,總會沾點“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便宜。
根據中石油方面的消息,好客之力的配方在傳統牛磺酸功能飲料的基礎上加入了純天然成分瓜拉納、綠茶粉等配料。該產品采用310ml兩片鋁質修長罐包裝,每罐售價5元。外包裝設計采用紅金搭配,與寶石花標識結合;以閃電元素來代表直接的能量符號,據稱是為了體現“好客之力,提神給力”的產品思路。
好客之力相關負責人向藍鯨財經記者介紹,
好客之力已經在全國中石油加油站渠道開始鋪貨。其中在四川,黑龍江、遼寧、山東等省份的三四線城市銷售情況良好,復購率較高。
品牌營銷專家陳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擁有銷售渠道的零售品牌推出自有品牌正在成為趨勢。“快消品的銷售講究促銷,產品和渠道都是自己的,沒有中間商,做起促銷來也更有底氣。”
據了解,
2020年,中石油加油站數量達2.27萬座,其中,昆侖好客便利店數量達2.02萬家,成為中國市場第三大便利店連鎖企業。
能量飲料市場超過500億元,主要銷售渠道也在線下。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加油站就是能量飲料最核心的渠道,紅牛、東鵬特飲、樂虎等品牌最初也是從加油站逐漸起家的,這個渠道精準對接能量飲料最核心的消費人群:司機。
同時,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好客之力擁有資金、渠道和流量優勢,運營成本低,在加油站實現全國布局,會對能量飲料第二梯隊品牌帶來沖擊。不過,好客之力生產采用代工模式、品牌影響力,以及專業的飲料運營能力方面仍有差距,需加快補足這些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據藍鯨財經報道,好客之力也在加油站渠道外開始招商。在2021年成都糖酒會上,好客之力展示了旗下的產品,并開始全國招商。目前重點針對三四線城市的中低端下沉市場,與700家經銷商洽談。
但時代財經分析,另一層面,不論是中石油還是中石化,其加油站便利店目前所獲得的商業收益還遠不及其門店數字所表現出來的紙面意義。
國內居民更愿意去商場購物的生活習慣以及司機們在加油站較低的購物意愿,讓加油站便利店成了一座“商業的孤島”。
加油站便利店的單店銷售數據也能從側面印證上述觀點。根據《2018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昆侖好客1.97萬家門店的營業收入約為200億元,日單店銷售額約為2800元;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的2.72萬家店在該年度的營業收入為519億元,日單店銷售額約為5200元。這都遠低于7-11等品牌超過4萬元的營收數據。
“好客之力的渠道優勢很明顯,但長期的銷售情況還要看產品質量、口碑和品牌宣傳的情況。”陳瑋向時代財經指出。
百草味首家加盟店開業,零食品牌線下“追逐戰”再迎勁敵
飲料行業今日又增一家上市公司,首日股價暴漲527.53%!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數據,給食品行業帶來哪些發展啟示?
凡注明 “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