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9日,正好是我入職木屋的整四個月的日子。我是嚴通,浙江人,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小徑灣店的一員。2019年7月19日,四個月前,當我踏上這片陌生的奮斗之地,我也無法知道之后會發生些什么。
說起對木屋的初識,應該是我大二升大三的那年暑假,2018年8月18日,給網絡洗文刷到的一篇關于老隋創業的文章,一個藍領出身,成功創業的例子。(現在這篇文章還躺在我電腦的文件夾里)而誰也沒想到的是,一年之后,我選擇加入了木屋。而加入木屋的契機,而是每一個應屆的大學生都會面臨的問題——就業,當時木屋的王總、小華姐正好到我們學校宣講,對餐飲業感興趣的我,更多的是對前路的無知與好奇,提交了自己的個人簡歷,通過了面試。于是,在大三升大四的這個暑假,我只身一人,義無反顧地踏上去往木屋的道路。
去深圳的路上
對于入職木屋,我覺得一切都很幸運,孤身一人在深圳總部辦完入職,一切都很順利,前往風景秀麗的小徑灣。一路上的遇到的人或事,都是需要我去感恩的,無論是我現在的同事們、給我辦理入職的人資部的悠悠姐,還是小徑灣店的尹店長,都是很好相處的人,他們是我成長路上的導師、都是我生命中的貴人,所以我現在無時不刻地在感恩——常懷感恩心,謙卑學習新。
小徑灣的景
來到小徑灣的第一個夜晚,是周末的周天,傳菜崗位,桌號都分不清楚,一樓二樓上下跑,腿都跑斷了,手也酸得要命。周清洗碗,我想我暑假在家沒洗的碗,或許這輩子的碗,在這里一次性都洗夠了。下班回去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能躺在床上都是一種幸福。以前學生時代總是喜歡發些無病呻吟的話,現在真正踏上社會,靠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真的不如腳踏實地地多做一些事情。所以我在工作崗位上不懂就問,也不怕犯錯,努力學習技能。
以前在樓面也常常遇到一些簡單的客訴,那個時候腦子都是一片空白,不知道怎么回答客人的不滿,只會一個勁地道歉,也沒有實際地解決方案。現在也知道如何最快最好地解決好客人的需求,讓他們吃的滿意與開心。可能在別人眼中大學生就是些花拳繡腿,但我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證明,大學生只能比別人做得更好。而所謂服務業也并不是什么低人一等的行業,第三產業也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一環,我也相信木屋的發展潛力,這也是我選擇在此的眾多理由之一。
小徑灣的云
四個月之中我也有幸參與了訓練部組織的第一期儲干培訓,現在看到在小徑灣培訓的一批批儲干們也是感慨萬千。我到現在都一直在感激自己有這么一次經歷。與我同期的儲干們也是一群積極向上的年輕伙伴們,他們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學習的東西,與他們相處真的很開心。
當然,培訓才是主菜。在小虎哥、森泉哥的指導下,我們這一期儲干學到了一日運營(預估、審貨、備貨等等)、3“E”(高效運營、活力團隊、卓越體驗)等等許多門店運營的知識,雖然有些知識還是需要消化,但毋庸置疑的是,這給我之后的工作與學習提供了很大的思考與進步空間。
第一期儲干合影
首先我作為一名員工,當我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時,對自身的要求也會提高,也會更好地理解工作的各項協調安排,這樣會提升自己的服務品質;其次在出品的位置思考在樓面的一些行為之時,會真正理解門店的運營是靠一個團隊的,而不是某一個人或環節。
舉個例子,當我在做過樓面點單員之后,再到出品間當配單員,會理解到幾個單同時下會給配單員多大的壓力,也理解了技能通崗的重要性,輪崗制也是管理中重要的一環,這樣會更加理解團隊的重要性、各崗位的配合才是良性的運營循環。
第一次發的工服
回想起自己這四個月的種種經歷,入職、樓面技能學習、儲干培訓、出品技能學習,以及和同事朋友如家人般的相處,我真的很幸運能遇到木屋這個平臺。也夢想將來做木屋的城市合伙人,衣錦還鄉,榮歸故里。我相信自己也能不斷學習與自我提升,走在企業發展的前面,真正做到自我提升、企業提升的雙贏局面。
在木屋,每一天都值得慶祝。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0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