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人瘋狂追捧“臨期食品”,餐飲人卻擔心“灰色地帶”被暴露……


    誰能想到,吃臨期食品成了年輕人當中的一種新時尚。

    只用30%甚至10%的價格,買到花樣繁多的零食、飲料、牛奶,不再被視為摳門、寒酸,反而成了理性消費、低碳環保、減少浪費的正能量行為。

    而在餐飲行業,使用臨期食材則早已成為了一種隱秘的潛規則。當內參君想跟身邊的餐飲人聊聊時,發現大家都對此諱莫如深。


    總第 
    2736 

    餐企老板內參 王菁 | 文

    年輕人都愛的“臨期食品”,
    餐飲人愛不愛?

    一盒小龍坎自熱火鍋,天貓賣39.8元,超市里賣45元,臨期食品店只賣15元。

    保質期還剩一個多月的進口曲奇餅干,從126元降價到12.6元。12元的威化餅干只賣2元,60元一袋燕麥片只賣20元,還有10塊錢的星巴克咖啡和5塊錢的巴黎水。

    這些價格打到骨折的商品,都是臨期食品,是指即將到達食品保質期,但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屬于安全食品的范圍。

     

    這并非是一個新興概念,但卻因為年輕人的青睞,迅速變成了一個百億風口。據阿里數據統計,每年淘寶上,都有210萬人在挑選臨期食品,這一數字還在不斷擴大。

     

    全國各處都在新開大量的“臨期食品店”,在這里,年輕人找到了老年人搶購特價雞蛋的快樂,樂意分享的他們讓臨期食品在網絡平臺的存在感極高——

    微博上臨期食品熱門話題閱讀量已經突破1億;

    豆瓣網站上的“我愛臨期食品”小組創建于去年9月,目前聚集了6萬多人,大多是年輕人;

    在B站上搜索臨期食品,關于開箱的視頻播放量在15萬以上;

    知乎上“帶你了解臨期食品”的文章有近1萬的熱度;

    甚至在分享小資生活的小紅書上,關于臨期食品的相關筆記有將近1500篇……

    臨期食品這個話題如此火熱,不禁讓人聯想到,作為食品原材料消耗大戶,餐飲行業是否樂于使用這種價格低廉的原料來降低運營成本?
     
    內參君聯系了許多身邊的餐飲人,得到的回答截然不同。

     
    有來自大型連鎖品牌一本正經的官方回答,表示連鎖企業的原料使用量極大,不可能主動考慮使用供應量少且不穩定的臨期食材,全都由穩定合作的專業供應商供貨,食藥監等有關部門對他們盯得也很緊。
     
    有食品加工企業負責人稱,工廠的臨期食品有特定的處理渠道,的確會大批流入餐飲渠道,半成品熟食、奶制品尤其多。
     
    也有在中小餐飲企業工作的多年的知情人表示,用臨期食材根本不算什么,他還見到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走私僵尸肉……


    心照不宣的“灰色地帶”,

    哪些餐飲品類是“臨期食品”消耗大戶?


    總的來說,餐飲行業使用臨期食材的現象是長期普遍存在的,原因很好理解,這種行為本身并不違法違規,又能節省大筆原料支出,自然讓許多餐飲人動了淘食材的心思。

     

    餐飲人老張向內參君介紹,餐廳會考慮用的臨期食品一般集中在冷鮮、冰鮮的半成品、丸子,奶制品,包裝飲品上,“聽到這些品種,你很容易想象出來哪類餐廳會大批量使用這類東西。”

     


    對,就是各式各樣的自助餐廳,主要集中在自助回轉小火鍋,自助烤涮餐廳這類客單價較低的自助餐廳里。為了保證餐廳供應品種豐富,這類餐廳的冷餐區基本上都是各類半成品,如燒雞、培根、面點等,全都可以“淘”到便宜的臨期品。飲料區的品種也經常更換,取決于批發市場又到了什么臨期貨。
     
    臨期食品的另一個重要去處是團餐。一位大型食品加工企業的知情人士告訴內參君,廠里的臨期食材,如速凍水餃、面點等,大多流向了這些渠道。
     
     
    剩下的,就是各類小餐飲,如外賣店。





    餐飲行業“臨期食材供應鏈”早成產業

    ?受到瘋狂追捧的臨期食品店,儼然成了新的創業風口,那么餐飲渠道的臨期食品都是怎么來的?據老張介紹,這里面的“產業”和購銷流程,也相當成熟。

     

    食品廠的各級經銷商,在這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為一級經銷商,拿貨量必須足夠大,才能向廠家拿到相應的返點,即使分銷不完,也要拿貨。多出來的貨可能會提前低于進貨價出清,有專做這生意的中間商來承接。

     





     

    這些“貨主”則靠圈子里口口相傳來拓展渠道,大多樂意于跟消化量大、需求量穩定的連鎖餐廳、團餐合作。

     

    臨期食材能便宜多少?可以像臨時食品店里那樣動不動打一折嗎?

     

    老張表示不至于,由于餐飲臨期食材的流通渠道一般比較通暢,出貨量大,臨期還有相當一段時間就會出清,價格一般是同等新鮮食材批發價的50%到70%。比如一公斤進口冷凍牛肉粒,正常的進貨價一般在40多元每公斤,臨期貨可以低至20多元。

     

    就不會有那種真的馬上要過期的食材嗎?

     

    當然有,事實上,這才真正到了餐飲行業諱莫如深的領域。很大程度上已經不再是灰色地帶,而是廠家和經銷商甚至終端餐企串通配合,將臨期過期食材返廠,修改保質期的違法行為,同時還往往伴有食材走私行為。老張甚至表示,他曾見到過生產自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進口凍肉扔在銷售使用的情況。

     

    用“臨期食品”很容易翻船,
    許多大牌都栽過跟頭

    在消費領域,臨期食品儼然成了一個朝陽產業,而在餐飲渠道,很明顯仍然是見不得光的。雖不違法,可內參君從沒見過哪個餐企愿意公開表示自己使用臨期食材的。

     

    使用臨期食品,除了名聲不好聽,還非常考驗餐廳的庫存管理能力。畢竟一旦食材過期將面臨經濟損失,繼續始終則會招致食藥監等有關部門的重拳處罰。多屆315晚會上都有餐飲頭部企業因為使用過期食材而被曝光,對品牌聲譽造成極大影響。

     

    大企業尚有“濕鞋”的時候,小餐飲的翻車概率更不用說了。在內參君來看,使用臨期食材降低成本固然是條門路,而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優化運營效率,才是餐飲增收的正道。

    輪值主編|王菁     視覺|代丹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6月17-18日,解鎖加盟業務快速推進方法論
    報名咨詢:小餐君 17611506283(微信同號)

    商務合作: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栗軍13718277715(同微信)

    轉載聯系:
    首席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6675.html

    (0)
    上一篇 2021年6月10日 17:08
    下一篇 2021年6月10日 17:0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