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本文約3983字,燒腦時間16分鐘,筷玩思維記者李三刀發于北京。
如果沒有酒,年輕人的快樂會少一半,但年輕人對酒的喜好并非追求醉生夢死,而是希望用酒來打開那一份獨有的微醺情緒。這可能是當代年輕人與歷代年輕人在飲酒態度上的差異所在。
年輕人飲酒態度的改變也會促使酒品消費格局發生改變,非常明顯,年輕人們正在與“傳統酒品”劃分界限,無論是標品還是餐飲的現調雞尾酒、啤酒、白酒、黃酒等,它們的銷量大多是逐步下滑的,資本永遠想教會年輕人喝已有的酒,但喜新厭舊的年輕人卻盯上了顏值更高的果酒以及風味更多元的新精釀。
本篇文章主要講精釀,精釀的動向也很有意思,隨著精釀產品的逐步多元,果酒也逐步納入了精釀的產品版圖(如林德曼系列)。
精釀是一個世界級產品,具體從整個精釀的發展動向來看,國產精釀正在發揮它驚人的創新力量,精釀品類也正在往難以預估的方向發展,比如更多的精釀啤酒開始裝入威士忌酒桶、白蘭地酒桶、白酒酒桶,以試圖給新精釀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風味。或許正是有了這股獨特的創新思維,精釀啤酒才能如此打動年輕人的芳心。
精釀啤酒是一個翻譯詞,取自于英語“Craft Beer”,如果直譯過來,它應該叫做精作啤酒/工藝啤酒。國內精釀協會人士指出,精釀這個詞的定義并不太正確,應該叫它“工坊啤酒”更合適,協會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正在對工坊啤酒的定義做梳理,將為工坊啤酒制定一些標準,以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說“精釀啤酒”是一個概念,這一點兒也不為過,美國啤酒釀造協會為精釀啤酒下了三個標準,但該標準并不被美國以外的國家認可。也確實,美國關于精釀啤酒給出的小型、獨立、傳統這三大標準也完全對不上我國精釀啤酒行業的發展實際情況。
在筷玩思維(www.kwthink.cn)看來,我國精釀啤酒雖起步較晚,但我國精釀啤酒的創新甚至可以說是世界一流。
一流的產品自然對應一流的消費場景,以上海為例,上海的精釀啤酒餐廳和精釀啤酒吧有近4000條記錄,對于一些夜場、酒吧、咖啡店、西餐廳,甚至是中餐、火鍋、燒烤等,它們基本都有精釀啤酒這個產品。
以鵝島精釀啤酒餐廳(西餐酒吧)為例,它將精釀分為三類,分別是鮮釀、自釀、鵝島精釀、年份艾爾(按價格排序),年份艾爾價格最高,達到了188-888元/份。
鵝島的年份艾爾以索菲為例,它在釀造時被放入葡萄酒桶發酵,并加入橙皮以形成新的風味。我們發現,當工業啤酒賣的越來越便宜的時候,精釀啤酒正在賣得越來越貴,比如一瓶380毫升的鵝島精釀就被賣到了48元以上,而40+基本是精釀啤酒的基礎定價。
在北京的琥珀精釀清吧,一杯鵝島IPA售價45元,一杯琥珀龍井小麥精釀則售價為90元。年輕人不想聽太多解釋,只要老板說這個酒好喝,恰好自己又沒喝過,這個交易基本能達成。如果這個酒確實好喝,那么這一單交易還能再續前緣。
這意味著,精釀酒吧的老板、調酒師、薦酒師本身得是精釀行家,而對于一家精釀酒館來說,老板懂酒、會釀酒、擅長薦酒那都是基礎的。
比如大多精釀酒吧的顧客偶爾不看菜單,他會直接說自己喜好什么口感,是柔和、細膩還是粗獷;是微苦、清苦還是甘醇;是單一花香、麥香、橡木香還是復合香等,根據顧客的隨機喜好,老板都能精準薦酒。當然也有顧客胡說一通,然后老板隨便推薦,以讓顧客發現新大陸。
但要說“中國精釀世界第一”,這還有待考量,我們倒不能一不小心就將國粹說成國吹。不過,要說世界精釀誰最大膽,中國精釀絕對可以名列前茅。
牛啤堂在北京頗有些名氣,兩位創始人在精釀的玩法上可謂達到了“驚世駭俗”的地步,他們不僅創立了北京自釀啤酒協會,還寫了《牛啤經——精釀啤酒終極寶典》和 《世界啤酒簇譜》,產品更是推出了“牛逼小麥”、“香草咖啡世濤”、“抹茶啤酒”,甚至還有添加了雞肉和鮑魚提取物的“老母雞鮑魚賽松”(也是精釀啤酒)。
外國人喝精釀,或許喝的是精致的人生苦樂,但中國人喝精釀,那喝的就是世界食物鏈圖譜的啤酒化了,在一杯中國精釀里,人類和動植物的喜悲終于有了連接點。
我國精釀啤酒企業每年新增1000家,但熱鬧背后也亂象叢生
我國的精釀啤酒在2000年之后才有了苗頭,到了2012年,北京才有了國際精釀啤酒展會。到了2013年,北京啤酒協會開始著手精釀啤酒指南,此時全北京的精釀啤酒吧不過幾十家(30家),到了2019年,北京的精釀啤酒吧終于臨近1000家。
到了當下,各大城市的精釀啤酒吧、精釀啤酒工廠、精釀啤酒協會早已讓愛精釀者司空見慣,我們隨機在線上平臺點開十家酒吧,發現它們幾乎全都有精釀啤酒這一產品。
在企查查,獲得投融資的精釀啤酒品牌更是達到了56個,我們篩選其中的一些數據(依次為品牌、注冊年份、投融資時間(年)、披露金額、輪數):
拳擊貓、2008、2017、未知、并購;高大師、2012、2017、未知、A+;猴子精釀、2015、2017、800萬、天使;熊貓精釀、2015、2015-2017、1.19億、A+;斑馬精釀、2016、2016、100萬、天使;AB藝術精釀、2016、2021、未知、天使+;鯨釀科技、2018、2019、百萬級、天使;慫人膽、2018、2019、百萬級、天使。
從以上數據可見,我國起步最早的精釀啤酒品牌是拳擊貓,2015年幾乎是精釀啤酒品牌的爆發期,到了2017年,資本也開始關注到了精釀啤酒賽道。
但是,精釀啤酒品牌搶的是啤酒巨頭們的生意,巨頭們自然也會發起反攻。
比如,百威全資控股鵝島、并購開巴和拳擊貓并開設精釀啤酒釀酒廠;青島推出精釀啤酒產品;燕京推出精釀啤酒產品;珠江全新研發精釀啤酒,推出多款精釀啤酒產品。
在京東商城,精釀啤酒類目下的品牌數也居然超過了500個,產品數達到了4萬+,可見熱鬧是精釀啤酒賽道的一個關鍵詞。
有多熱鬧呢?據工商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有精釀啤酒企業近2000家,到了2021年,此數字已經增長到了5000家。從數據可見,自2018年至今,我國精釀啤酒企業年均增長在1000家以上,且該數值增速尚未停止,單是2021年1-6月,其數值又增長了近600家。
在筷玩思維看來,國內有沒有5000家精釀啤酒品牌倒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精釀啤酒行業確實處于上升期,在熱鬧背后,它更代表著混雜。
以京東商城為例,我們發現不少工業啤酒居然也被標為精釀。可見缺乏監管是精釀啤酒行業的基本現實,另一方面,這個缺乏監管同樣也為精釀啤酒的發展埋下了隱患,有從業者表示,由于缺乏標準化和監管,一些小精釀工坊實際的產品是不合格的,甚至還會有一些食品安全問題。
對此,地方精釀協會表示,未來將出臺系列標準,將不合格的品牌剔除工坊啤酒之外。
又或者說,精釀協會和精釀愛好者正在把精釀啤酒當成一種新的信仰。
對餐廳來說,這種信仰是靠經濟價值和消費追捧構建起來的。一瓶工業啤酒在海倫司賣9.8元,甚至等位的時候,海倫司還會給顧客免費送啤酒。工業啤酒賣不出價格,主要和價格透明有關,價格標準化與利潤之薄弱就成了顧客消費和門店定價的雙方痛點。
但精釀就不同了,對于超市沒有的東西,怎么定價那都是門店說了算,一瓶專供餐廳的精釀定價可以是18、28、88元,或者是188元,甚至更高。
對于顧客來說,精釀就是好東西,它甚至還有唯一性,比如不同的酒吧有不同口味的精釀,這個獨特的價值感也是顧客愿意為高價精釀買單的原因之一。
一些產能過剩的啤酒廠開放生產線為其它企業生產定制產品,如千島湖啤酒給海底撈定制海底撈精釀。有了自己的產品,價格和利潤當然是自己說了算。
鵝島是一家精釀酒廠,它不僅自己開餐廳,往自己的餐廳供貨,還將自己的精釀銷往別的酒吧。
做自己的產品,這并不難,一臺精釀設備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也有上百萬的),設備方甚至還為買方提供配方等,這也是大多精釀餐廳的一個現狀。
類似于扎啤,從精釀工坊購買成品精釀,通過打酒機出品,又或者直接和高大師、拳擊貓等精釀品牌拿貨。
當然,高大師等精釀啤酒品牌也為其它企業提供貼牌服務,不過也難免出現配方糾紛,比如高大師為孟非小面提供定制精釀,但最終卻發生了兩方糾紛的現象。
高大師為餐廳提供標準化產品,同樣也在各大渠道銷售;拳擊貓、鵝島、熊貓精釀等則自己開餐廳/酒吧、為餐廳供貨、在電商銷售等。整個精釀啤酒的銷路同樣并未標準化,有的品牌僅在電商有售、有的大面積在餐飲推貨、有的僅在自己餐廳有售……
小眾和獨特依然是精釀啤酒的顯著特點,美國精釀定義者(BA)曾道出精釀的本質:“啤酒是屬于每一個消費者的,我們不想限定啤酒的屬性,這應該是由喝酒的人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和判斷”。
非常明顯,今天的精釀正處于被消費者喜愛的階段,從2018到2021年,精釀啤酒行業以年均千余家的速度增長,此時行業要謹防兩個事情,一是這個增速一旦下滑,行業必然會被唱衰,這就看從業者如何應對了;二是消費者何時對精釀失去了興趣,這勢必影響到行業的命脈,如果精釀啤酒被祛魅了,它還有多少價值?這值得考量。
對于精釀啤酒品類來說,配方或許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對于好啤酒的專業和喜愛。
高大師至今還屹立精釀巔峰,而涉嫌抄襲者早已無足輕重,這或許就是一記事實重錘,精釀的市場太小了,它永遠不會是資本的生意。
正如從業者說的,“精釀就是小工坊,如果你不夠特別,又不夠熱愛,甚至都不想深入這個行業,請別來禍害‘精釀’這兩個字”。
2021版筷玩思維內容營銷(廣告投放)執行報價已于1月1日正式施行,有廣告投放和內容營銷需求的客戶可與宋女士(微信:kwthink2016)具體洽談和溝通,期待與您攜手共贏。
官宣:筷玩思維啟用“筷幫”品牌,正式推出會員成長體系。筷幫是什么?筷幫是筷玩思維面向全平臺累計300余萬粉絲推出的以資源導入為核心的會員服務品牌,旨在借助一系列的專屬組合特權與您建立更長期的雙贏關系,全方位提升和豐富您在筷玩思維全體系內可享受到的陪伴式成長體驗。
喜大普奔、限時特惠!現在成為筷玩思維會員僅需298元/年,太劃算啦!!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刻購買“筷玩思維成長會員”吧,無筷幫、不老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