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2020
導讀:在國內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后,豬肉的價格終于開始回落,但跌了多少?還會不會漲上去?依舊令人心中不安。
本文2332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
去年一整年,受到非洲豬瘟、豬周期等因素的影響,“二師兄”身價出現跳漲,從3月到8月,幾乎做到了一天一個價。8月之后,肉價增速大幅度加快,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光是10月,豬肉價格就上漲101.3%,對當月CPI整體帶動接近64%,貢獻率達到了近三分之二。不過好在,隨著擴大豬肉進口、促進生豬生產等一系列國家扶持政策的落實落地,生豬生產和豬肉供應能力逐漸恢復,公開數據顯示全國豬肉價格在11月開始出現回落。
但令人難過的是,在十二月底,國內新冠疫情開始肆虐,毫無疑問,剛剛有降價起色的豬肉,又再一次漲了回去。4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其中提到,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3%,漲幅比2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2%。在食品煙酒價格中,鮮菜價格上漲9.0%,由2月份的上漲10.9%轉為3月份下降0.1%;而豬肉價格,則上漲了122.5%,其中3月份上漲116.4%,比2月份回落18.8個百分點。這對當時正面臨復工復產的餐飲從業者而言,實在是個雪上加霜的消息。好在,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集貿市場監測,2020年4月第5周,每公斤活豬價格32.62元,環比跌2%;豬肉價格每公斤51.08元,環比跌2%,這已經是豬肉價格連續多周下降。5月4日,全國外三元生豬批發價格為32.13元/公斤,內三元生豬批發價格為31.16元/公斤,土雜豬的批發價格為30.69元/公斤。從數據上不難看出,除了外三元生豬外,其余生豬的批發價格均跌破了16元/斤,而外三元的生豬價格,也跌到了16元/公斤。當然了,這只是豬肉的批發價格,市場上的零售價格肯定要貴上一些,但也已經普遍回落到了20—25元/斤左右,這個價格相較先前動輒三四十元一斤的豬肉價格,已經算是便宜了不少了。根據農業部的數據,此次豬價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生豬產能逐步恢復是最主要的。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表示,我國生豬生產形勢持續向好:“生豬生產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度出現的仔豬、飼料運輸供應不暢等困難,一季度末與去年底相比,全國生豬存欄增加了1000多萬頭,增長3.5%;能繁母豬存欄增加了300多萬頭,增長9.8%,這兩項存欄都實現了環比增長。”此外,今年以來,我國已投放17批次中央儲備凍豬肉,累計投放量達到33萬噸。另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一季度中國進口豬肉95.1萬噸,增加1.7倍。儲備肉和進口肉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對市場起到了調節作用。供給與消費的一漲一跌,推動了此輪肉價連續下降。但專家同時指出,5月份后,隨著學校、機關食堂的開放、餐飲消費的提振,預計到5月中下旬,豬肉價格將會止跌企穩。在今年供給依舊偏緊的情況之下,豬肉價格不會出現大幅度下跌。值得關注的是,我國除了是豬肉生產、消費大國外,還是豬肉凈進口國。2018年,我國豬肉進口量和出口量分別為119.3萬噸、4.2萬噸,凈進口量高達115.1萬噸。而在國內豬肉出現大缺口的2019年,光是前七個月,進口量就達到了100萬噸。另一方面,從豬肉出口情況來看,去年世界豬肉貿易量為810.4萬噸;其中大部分與往年一樣,流入了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其中主要豬肉出口國有歐盟、美國和加拿大,三國豬肉出口量占到全球的83.37%,共約711.7萬噸。▲2018年全球豬肉出口量區域分布(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如今,雖然國內豬肉開始逐漸趨于供需平衡,但在大洋彼岸,因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美國、加拿大等主要豬肉出口國的豬肉產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沖擊。美國最大的兩家肉類加工廠泰森食品和史密斯菲爾德目前多家工廠關閉,其中泰森在艾奧瓦州滑鐵盧市(Waterloo)的加工廠是其旗下最大豬肉廠,每天處理近萬頭生豬,相當于全美4%的豬肉加工能力。
▲美國肉類加工廠史密斯菲爾德因大量員工感染新冠病毒而不得不停產美國經濟學家預計,美國各大農場在接下來的數周內將因無法把養殖的生豬及時送出,而需宰殺并處理掉至少150萬頭生豬。而且不僅是豬肉面臨短缺問題,在疫情的沖擊下,所有肉類食品加工都陷入了僵局。據《聯合早報》4月27日報道:美國及全球多家肉類加工廠因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而停工,嚴重影響肉類供應,美國預計很快就會出現肉類短缺問題。美國首家大型肉類工廠關閉后,全美的肉類供應減少了三分之一;世界最大雞肉和牛肉供應國巴西及加拿大也步美國后塵,巴西的全球最大雞肉和牛肉出口商JBS SA,以及加拿大多家肉類工廠過去一周因有工人確診而被迫暫時關閉。這三個國家為全球市場供應65%的肉類,隨著有越來越多廠房因冠病而關閉,引發市場對全球肉類供應不足的擔憂。此情此景下,泰森食品在多家美國全國大報刊登廣告,不無悲觀情緒地表示:“食物供應鏈正在斷裂”。
這也讓國內的消費者感到焦慮:這些豬肉出口國現在連自己都顧不上了,我們又去哪里進口豬肉呢?要是進口豬肉少了,是不是豬價就又要上漲了呢?對此,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表示,我國豬肉自給率在95%左右,進口量占比很低。
再加上我國豬肉進口來源多元,除了美國,歐盟、南美也是重要進口來源,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豬肉屠宰加工目前受疫情影響較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美國由于疫情影響導致的對華出口下降。至于豬肉還會不會上漲,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日前表示,國內二季度可能是本輪豬周期最為困難的時期,豬肉供需還面臨著生產基數低、進口不確定性增加、消費回升等三重疊加壓力。朱增勇表示,未來豬肉即便上漲,漲幅也有限:“到了三季度,隨著消費需求的提升,豬價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而三季度整個商品豬的供給也會相應地增加。因此,三季度即便豬價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上漲空間也不大,再創新高的可能性非常小。”“按照《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到2020年年底,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水平,這指的是生豬存欄。因為生豬的整個生長周期比較長,從生豬存欄的恢復到商品豬供給的恢復還有一段時間。也就是說,到2021年下半年,生豬和豬肉的價格將會接近常年的水平。”
你那里現在豬肉多少錢一斤?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小白
本文來源:央廣網、中國產業信息網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