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茶顏悅色推出原葉冷萃茶——也就是速溶茶粉,已經過去2個月,有了品牌效應的支持,速溶茶粉越來越廣為人知,其消費群體也一下子攀升。
大多數人們,尤其是年輕消費者,認為這是一個新興、便捷且時尚的茶產品,這也是速溶茶粉,尤其是原葉茶粉的主打賣點。但實際上,我國速溶茶粉的研制和生產早在70年代末就開始了試驗與生產。
速溶茶粉
不過,早期是通過提取、過濾、濃縮、干燥等工藝過程,將茶葉加工成易溶于水而無茶渣的顆粒或粉末狀的產品,其中在干燥這一環節,使用噴霧干燥為主,這會影響到茶葉品質、香氣,極大損失茶葉的風味,因此在含糖的調配茶速溶飲料中使用較多。
而隨著技術進步,在干燥的這一環節中,現在的高端速溶茶以低溫凍干的干燥形式,能更好地保有茶葉品質,這使得原葉茶粉有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在沖泡后能夠還原茶葉本身的味道。
茶顏悅色的原葉冷萃茶
但,速溶茶粉總是逃不脫一個問題——“難喝”。有兩個方面:
一個是原葉茶本身味道特殊,不愛喝茶的人很難分辨茶香與茶澀,覺得“不好喝”,而愛喝茶的人在茶葉選擇上講究品種和時節,也不太會選擇速溶茶粉,大眾消費者接受程度不高。
另一個是“喝起來有難度”,盡管倒茶粉、加水、攪拌的步驟聽起來簡單方便,但用多少溫度的水、倒多少水、攪拌到什么程度,都會影響到飲用體驗,從這個層面上來看,即飲茶飲料、原液茶飲料倒顯得更有優勢。
為了解決“難喝”的問題,茶顏悅色在速溶茶粉的推廣上可謂勞苦功高。
茶粉兌不同水量的口味有區別
一方面,在研發上對產品進行升級改造,使其味道更柔和、更適合它的目標客群——年輕消費者的口味。
另一方面,在產品推廣和介紹上用了大幅版面,“話癆式”的一步步教育消費者,茶粉一定要用冰水泡,列出三種不同加水量的口感區別,還有牛奶和糖漿該在哪一步添加,甚至是搖晃到哪種程度才能達到最佳飲用口感。
想喝好一杯速溶茶粉,著實有點難度。
網友也在研究怎樣讓速溶茶粉變得好喝
市場的反應直接體現在銷量上。在淘寶上搜索“速溶茶粉”,銷售的產品有很多,但在眾多月銷數百單的產品中,只有茶顏悅色的小蓮罐以1萬+的銷量壓倒性地占了優勢。
可盡管如此,速溶茶粉的整體銷量也遠不如茶葉、袋泡茶。
在更早之前,三頓半、永璞、TNO、八馬茶業等品牌就已經介入速溶茶領域,但反響都不如茶顏悅色強烈。而茶顏悅色這招邊吐槽、邊教育的做法可行,也并不代表速溶茶就能輕易獲得人們的理解。
淘寶上搜索“速溶茶粉”
消費者會為茶顏悅色的速溶茶粉買單,是因為通過它的解說,獲取了一種有趣的喝茶玩法,這是與以往不同的體驗。但,人都是有惰性的,玩也有玩膩的一天,消費者作為買單的一方,更需要的是商家提供解決的方案。
速溶茶粉尚且不是一門好生意,是因為它仍在發展,還未達成熟階段,不是好做的生意。盡管生產技術較過去有所進步,但在消費端仍存在一定問題,畢竟在只想喝一杯茶的情況下,使用速溶茶粉比其他形式的成本和代價還是略高了一些。
但,未成熟,也意味著暗藏機會。茶飲市場擁有巨大潛力,即使在細分賽道如茶粉類目上,前景依然可觀。天貓去年新開了茶粉類目,2020年的市場規模約在4200萬,預計今年的整體賽道規模將達到3~5個億。
當下,就看品牌如何專注持續升級產品,以及如何教育好消費者,堅持到收獲品類紅利的時候。
ARTICLE
文章
劉瀅
EDITOR
編輯
三月
DESIGN
設計
單純
REVIEW
復核
阿魯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