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禾堂、茶顏悅色的打假之路,聽品牌法務這樣講

    中國飲品快報

    你的品牌被人假冒使用,你知道怎樣報案對自己最有利嗎?有人網上售賣帶有你品牌名稱、圖形的杯子、封口膜等物料,你該如何維權?知道現在又有哪些新的維權辦法嗎?


    by Kuaibao

    圍繞茶飲行業的快速發展,帶來的品牌、著作權等被人惡意仿冒,茶飲品牌該如何運用法律手段最大化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7月8日,由武漢知識產權研究會、湖北省知識產權培訓(自貿區)基地主辦,武漢熠匯飲科技有限公司(益禾堂品牌上屬公司)、湖北鷹和卓律師事務所、《中國飲品快報》聯手,舉辦的《新茶舊“困”——新式茶飲知識產權保護沙龍》第一次活動在武漢成功舉行。

    益禾堂創始人胡繼紅談到,每年茶飲連鎖品牌會在商標上投入大量精力、財力,但仍然會有大量的不合規、侵權性商標或行為出現,他希望通過這次活動的舉辦引起相關部門對茶飲行業知識產權的重視,為整個茶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建立良好的市場環境。

    01PART  ——

    白天益采堂晚上益禾堂

    武漢鷹和卓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張顯顯律師列舉了當前茶飲環境的商標侵權現狀。她以“鹿角巷”為例,最嚴重時遭受3000多家山寨店侵蝕,影響了企業的品牌發展。

    誕生于武漢的茶飲品牌“益禾堂”,于2019年發現廣西大量出現假冒該品牌茶飲店。益禾堂委托該律所前往調查取證,發現當地有40多家假冒益禾堂奶茶店。

    鷹和卓律所完成取證后向玉林中院提請訴訟,僅用一個多月就審理完結,益禾堂勝訴,取得很好的社會效果。

    2020年,廣東也出現400多家涉嫌假冒益禾堂茶飲店,益禾堂聘請30多位律師參與調查取證。

    但因涉及門店太多,案情過于復雜,益禾堂最終選擇了廣東12個地區中的18家涉嫌侵權門店提請訴訟。

    張顯顯承認,目前司法界對商標、著作等知識產權的侵權界定依然還有一些難點需要解決。如他們在調查中,有一家茶飲店店名在白天顯示是“益采堂”,晚上開燈后,“采”字有兩點不發光,就變成“益禾堂”。

    02PART  ——

    查獲假奶茶杯

    是按奶茶還是空杯計算侵權額?

    在益禾堂、茶顏悅色等品牌維權實踐中,發現目前網絡平臺是商標侵權的重災區。在部分平臺搜索某知名品牌,搜索出的結果前幾十條全是山寨品牌。

    公檢法機關在具體認定的時候也會碰到一些的模糊點和爭議點。如在各地打假執法過程中,曾遇到網上有商家假冒他人品牌的奶茶空杯、杯套等物料出售。

    執法部門在計算侵權金額的時候是以整杯奶茶價格來計算,還是只計算假冒杯子的價格?

    益禾堂法務總監張樹友建言,認定標準是否可以結合懲罰性賠償的原則來擬定。

    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稽查處吳建峰介紹,根據我國2018年頒布的《電子商務法》規定,若證據鎖定,行政部門可先要求網絡平臺對涉案經營者的侵權行為采取措施,手段包括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終止交易及服務等。

    在司法實踐中,對涉案物質數量較大,如假冒的奶茶杯達到2萬個以上,就可以入刑定罪。

    03PART  ——

    行政投訴維權效率最高

    目前,有關知識產權維權手段大致分為行政投訴、民事訴訟、刑事訴訟等。其中效率最高的是行政投訴,只要證據確鑿可以立即施行行政介入。

    吳建峰說,目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啟動“鐵拳行動”,是專門針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專項行動。

    前期上海警方查處的茶芝蘭奶茶加盟詐騙案,還有“茶顏悅色”起訴“茶顏觀色”不正當競爭,今年4月勝訴,獲賠合計170萬元。其實都是一個重要訊息。

    受害企業只要投訴的事實清晰,證據確鑿,監管部門可責令侵害機構、平臺“立即停止侵權”。

    而行政實踐中對商標、文字等知識產權的侵害延展至“商標近似”,如果侵害機構商標的使用范圍、圖形、字體等與其注冊信息不符,即可依法糾正。

    目前,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網上22家假冒周黑鴨商標成功施行網上執法,發函要求網店刪除侵權圖形、文字等內容,發布平臺主動屏蔽侵權信息。

    04PART  ——

    商標被搶注還能這樣維權

    根據第四次修正的商標法第四條規定,“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注冊申請”予以駁回,且任何人都可以提出異議申請或無效宣告請求。

    另外,商標法第四十九條第二款規定中,即對注冊后連續3年不使用的商標予以撤銷。也就是司法界所說的“撒三制度”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黃玉燁稱,現在在知識產權、商標搶注的司法實踐中,對“商標惡意搶注”定性上作了調整, 即只要認定有主觀惡意即等同于故意。也就是俗稱的“明知故犯”。

    對商標惡意搶注的認定范圍也較過往更為寬泛,以前商標法只適用于產品類商標,現在已擴展到服務類商標。也就是說,對奶茶店注冊的門頭圖案、店名的保護均適用于商標法。

    武漢市江岸區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部檢察官姚怡引用全聚德商標維權案作解讀,此前,網上曾有人銷售假冒全聚德烤鴨,但因全聚德烤鴨本身沒有品牌標識,假冒品與全聚德產品之間不能認定具有相同性。因而無法判定侵權。

    現在可引用新商標法中服務類商標適用條款,可追究假冒者的刑事責任。

    另外,司法實踐對侵權的界定可結合侵權的手段、次數 、行為的持續時間、涉及范圍等進行甄別界定。

    情節嚴重的可追究刑事責任,刑法修正案已將侵權量刑上限從原來的7后提高到10年。

    黃玉燁向茶飲品牌建議,企業應充分運用《商標法》《著作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刑法》等不同法律條款進行商標保護。

    她提醒,商標注冊類別要全面,不應只在茶飲品一個類別上注冊。

    活動最后,與會各界代表一致認為,打擊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需要司法、行政、行業及社會各界齊心合力,共同推動。實現迅速、有效、低成本地打擊侵權行為。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茶飲營商環境,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ARTICLE 

    文章

    汪健

    EDITOR 

    編輯

    木果

    DESIGN 

    設計

    單純

    REVIEW 

    復核

    阿魯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7968.html

    (0)
    上一篇 2021年7月14日 17:02
    下一篇 2021年7月14日 17: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