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前,可開可不開的店,我都會開。2017年以后,可開可不開的店,我都不開”。一位烤魚“老兵”說道。
餐飲行業資本越是狂歡,烤魚品類越發冷靜?千億烤魚市場,頭部品牌才剛隱現,入局者還有哪些機會?
今年,餐飲集體進入資本的狂歡中,無論是粉、面、小吃品類,還是火鍋、茶飲領域,接連傳出融資喜訊。在資本助推下,各企業熱熱鬧鬧開啟全國擴張之路。但其中,有一個品類卻沉寂很久了,這就是烤魚。
相比于其他品類,烤魚的企業融資有多少呢?答案是:沒有!
內參君盤點近兩年公開的餐飲投融資消息,發現沒有烤魚品牌的痕跡。就連“隔壁”的酸菜魚也拿到了融資,烤魚領域仍然沒有波瀾。
2005年,江邊城外把烤魚帶到了北京,當時名為巫山烤魚。烤魚品類隨之被行業熟知。2013年以后,行業掀起了一陣開店潮:探魚、爐魚、半天妖、愿者上鉤等烤魚企業相繼崛起,并在各自區域主戰場扎穩腳跟,繼而向全國擴張。
早在2013年,我國烤魚的需求量就超過11億條,2014年,烤魚市場的年營業額達到3000億。業內人士認為,烤魚市場的規模早已是千億級別。
不過近幾年,烤魚的擴張速度稍顯緩慢。有投資人感嘆“基本處于停滯狀態……”。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注冊的烤魚企業有7.1萬家,其中在業/存續的有4.6萬家。
從烤魚門店數據可以窺見:這個品類在2013-2017年快速崛起,而2017年至今的發展態勢趨于穩定,雖然每年開店數在萬店左右,但淘汰率也不低,在業數量在6000-7000家左右。
2013年-2020年,烤魚企業開店數以及在業/存續數量
從品牌規模來看,目前還沒有一家烤魚品牌門店突破1000家;從地域來看,企業擴張也很謹慎,大都集中區域布局,仍然處于“守勢”狀態。
既然是千億級別的市場,群雄割據,為何資本的風沒有吹進?烤魚市場是否已經“落寞”?
其實,資本也曾涌入烤魚賽道,頭部品牌前幾年已經完成了并購。但當下的一些區域品牌又未實現全國布局的態勢。
另一方面,餐飲老板內參創始人秦朝也提到了烤魚和資本“互相不來電”的原因:一邊,烤魚是個利潤率較高的品類,現金流比較穩健,對資本需求較弱。另一邊,相對于米面、茶飲等零售屬性比較強的賽道,烤魚業態目前還偏重,擴張速度沒那么快,所以資本決策的優先級不高。
“2017年以前,可開可不開的店,我都會開,2017年以后,可開可不開的店,我都不開”,深耕中部市場的彼酷哩烤全魚創始人田學偉告訴內參君。
正如田學偉所說,烤魚行業在經歷了一波開店潮后,2017年之后進入了相對冷靜期,烤魚店的擴張有所收緊,烤魚品牌開始回歸本質,并正視行業發展的問題。
事實上,單品類餐飲門店的特殊性在于,初期憑借爆款單品帶來紅利和流量,用戶的新鮮感和源源不斷的客流量迅速帶動品牌熱度,在市場上崛起。但后期品牌的發展,也更多受到了單品類的限制。烤魚的發展也不例外,烤魚單品類一旦標準化后,很容易受到行業的復制和模仿,同質化現象嚴重,比如,從烤魚品牌菜單結構來看,大多都是“烤魚+”的形式。
烤魚的用戶對于單品類餐廳的想象受限。如用戶對于傳統烤魚的固有印象通常是,進店選擇一份烤魚單品,挑幾種常見的麻辣、蒜香、豆豉、香辣口味,加之幾份日常配菜,除非是有目的性的去吃,否則在日常的各種生活場景,很難會想到去烤魚店就餐。
烤魚門店要想品牌化、連鎖化,就要做到標準化。但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區域對于烤魚口味的接受程度不同,所以,很多品牌會選擇集中區域布局,打透一個市場。
烤魚食材的標準化問題,一直以來,烤魚各品牌推崇“活魚現殺”。以活魚為例,由于烤魚整個市場需求量還比較小,無法實現上游標準化的養殖,大部分都是通過本地市場或者經銷商處購買,魚的規格、品質難以做到溯源和統一,活魚的運輸也跟其他食材不同,要保證運輸過程中魚的生存環境、運輸時間等。最后,餐廳烤魚人工的初步處理,也很難做到標準化把控。因此,標準化成為了烤魚擴張的一大“掣肘”。
2020年美團發布的數據顯示:從“魚”這個大品類來看,“烤魚”的關鍵詞搜索穩居第一;2020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烤魚整體增長比較穩定,甚至在疫情相對有所緩解的10月,烤魚到店消費線上訂單量達到了4年來的新高峰。
隨著烤魚行業企業回歸本質,近年來,一批有實力的烤魚企業,以差異化的品牌戰略,提高品牌認知,通過不斷創新和變革,逐步探索品牌化、規模化發展之路。
各大烤魚品牌對于自己發展,均制定了鮮明的產品定位,以提高用戶對品牌的認知,實現差異化突圍。
如,愿者上鉤烤魚定位的是普通民眾、外來務工人員等,因此客單價相對較低,走平價路線,店鋪主要開在城市街邊或者城中村等。探魚則把烤魚帶進了城市各商圈購物中心,注重產品品質,同時也在品牌文化上尋找差異化,以文藝為主題,打造最文藝的烤魚店。烤匠從品類上突圍,重點打造以四川經典麻辣風味為主的烤魚。
為了打破用戶對傳統烤魚的固有印象,突破單品限制,烤魚各大品牌大膽創新。不僅在口味上進行創新融合,而且拓寬品類,打造除烤魚之外的爆款單品。
如從形式上創新,半天妖推出烤魚+涮菜+燒烤+涼菜模式,把年輕人喜歡的燒烤、涮菜融為一體,讓客戶有更多選擇,更多想象力;爐魚采用的UFO烤魚爐,在形式上更新穎。
在口味上,
探魚推出了牛油火鍋烤魚、毛血旺烤魚,烤匠有老壇酸菜烤魚、江邊城外的怪味烤魚等,通過不一樣的菜品、調味與烤魚的結合,給用戶挖掘不一樣的味蕾體驗,打破以往固有的烤魚風味。
在品類上,
品牌打破烤魚單品,增加了其他豐富的特色菜品、燒烤、鹵味小吃、茶飲等,讓用戶進店的理由更多。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小而美”的一人食烤魚興起。他們瞄準城市單身人群、上班族、白領午餐,開發小份烤魚市場打開烤魚的外賣市場。小份烤魚,搭配米飯及飲料套餐,將線下動輒上百元的烤魚客單價降至20-30元之間。同時小份魚也從某種程度上突破了加盟障礙。
相比傳統烤魚門店動輒上百平、幾十萬的加盟費。一人食的烤魚如果是外賣店,只需5-10平面積,一線城市加盟基礎費用和成本費用總計在15萬以內,二三線城市基本在10萬以內。
事實
上,烤魚是年輕人的主場,數據顯示,在烤魚的用戶消費中,20-35歲的人群占比77.6%,年輕人喜歡追求的刺激口味,烤魚麻辣鮮香正符合年輕人的需求。
因此,各大烤魚品牌也不斷升級,通過時尚化場景設計、新鮮有趣的營銷玩法,虜獲年輕人的心。
如探魚在廣州開出多家探魚LAB概念店,店面調性鮮明,以“極致釋放”為理念,不僅場景設計風格化,而且注入全新的互動和DIY因素,迎合年輕一代的興趣愛好。烤匠則直接讓粉絲參與投票選址,為粉絲出書,設法與年輕人打成一片。半天妖邀請年輕人喜愛的偶像明星張一山作代言,吸引粉絲關注。
千億烤魚市場,在經歷冷靜期后,企業逐漸回歸本質,專注產品和品牌,苦練內功,尋求差異化突破。烤魚市場沒有落寞,而是正在醞釀又一次的崛起……
輪值主編|戴麗芬 視覺|張勁影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內參視頻號矩陣推薦:植物肉既健康又環保,還能降低成本,小企業能不能做呢?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贊,也可進入視頻號評論區說說你的想法~
掃碼關注“深扒餐飲供應鏈”視頻號
↓ ↓ 收看更多精彩內容 ↓ ↓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