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在港交所上市僅1個月,就被曝出食品安全丑聞。奈雪的茶隨即回應,已經對涉事門店展開連夜徹查、整改,并向公眾致歉。
事實上,奈雪的茶被發現衛生問題,并非個例。在新茶飲市場上,茶百道、一點點、7分甜、蜜雪冰城以及COCO都可奶茶店等都曾因衛生問題被曝光。業內人士指出,新茶飲發展迅速,規章制度并不完善,對加盟店的管理不夠細致,加盟店不嚴格遵守規定,都是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
奈雪的茶道歉
8月2日晚間,新華社刊文稱,記者“臥底”奈雪的多家門店打工,發現存在蟑螂亂爬、水果腐爛、抹布不洗、標簽不實等問題。
文章提到,上崗當天,記者看見一只指甲蓋大小的蟑螂,從面包展柜底部爬向面包制作間。記者馬上報告同組值班店員,但得到“沒事,不用管它”的答復。
此外,在“奈雪的茶”長安商場店,一些發黑的芒果擺放在后廚的桌子上,員工被提醒要去掉“黑色”部分繼續使用。
記者還看到,一些標簽紙等雜物不小心掉進芒果泥里,雜物被挑揀出來后芒果泥繼續使用。一款“軟歐包魔法棒”系列產品,按要求應在4小時內售完。但一些員工會將未售完的產品及時更改時間標簽再賣。
8月3日凌晨,奈雪的茶在其官方微博回應,表示公司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對涉事門店展開連夜徹查、整改,并向公眾致歉。
然而,上述回應并未獲得輿論認可,在奈雪曬出涉事門店消殺報告后,評論直指奈雪此則情況說明避重就輕,“全程在撇清關系以及說自己多么負責,請問奈雪這么負責為何還出現這種情況?另外不是你們管理和執行有更好的地方,說的你們現在有多好一樣,還更好,你們是爛,爛透了!全篇就一句道歉,道歉的點在哪你們弄明白了嗎?搞得自己還很無辜一樣。”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該評論因數千點贊量高居評論之首。
蜜雪冰城被曝光:篡改開封食材日期
5月14日,中國質量新聞網曝料稱,知名茶飲品牌“蜜雪冰城”的個別門店,存在衛生問題和食品安全隱患。
具體內容包括:篡改開封食材日期標簽;隨意更改或不記錄食材“效期追蹤卡”備制截止時間;違規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漿、茶湯、奶茶等食材;檸檬表皮不清洗等。
15日14時,@蜜雪冰城發布致歉聲明,表示此次事件影響惡劣,嚴重傷害廣大消費者權益。目前,已經責令涉事門店停業整改,并召回分管經營團隊返回公司,進行二次專項深化培訓。
新茶飲屢現食品安全問題
經測算,2020年中國茶飲市場的總規模為4420億元,其中,新式茶飲市場規模預計達1020億元。快速擴張的同時,新茶飲的衛生安全問題也隨之出現。
今年6月,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管局公布的專項抽檢結果顯示,喜茶在微生物、糖類方面存在風險。而在2018年、2019年喜茶也均出現喝出“異物”等問題。在新茶飲市場上,茶百道、一點點、7分甜以及COCO都可奶茶店等都曾因衛生問題被曝光。
為嚴查嚴管各種網紅奶茶店不合格現象,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2018年6月12日發布《關于加強現制現售奶茶果蔬汁監督管理的通知》,提出了對網紅飲品的具體管理、監督要求。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認為,奶茶店遍地,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加上原材料漲價,同時外賣形態占比增加,不少消費者并沒機會看實體店面,這就造成了店家忙于掙錢,疏于管理,應付監管,衛生成了共性問題。
也有業內人士稱,目前的茶飲市場中,頭部品牌大力發展直營店,加盟店模式導致產品品質參差不齊,供應鏈管理能力不足,現做模式不能嚴格保證產品的衛生健康問題。此外,市場需求與日俱增,但行業準入門檻低,導致野蠻生長亂象叢生,加之品牌方對加盟商管理不嚴,一些店家為節約成本而使用劣質甚至是變質的原料,也屢見不鮮。
“如果只顧追求新奇營銷和利潤獲取,而不能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終將無法經受時間的考驗。”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奶茶經營者除了打造“IP”,應更多把精力和成本花在產品質量把關上,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放心的產品,才能越走越遠。
本文參考資料:
新京報網《何止一點點、茶百道,這些奶茶都曾觸碰食品安全紅線》
新華社《記者臥底網紅奶茶店:蟑螂不用管,日期隨意換》
臨期食品要“出圈”,要翻過幾座山?
凡注明 “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