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了嗎?今年區域品牌集體加速:
東北的榴芒先生,今年計劃突圍全國,“年底要達到1000家門店”;
鄭州的眷茶,以直營模式在河南開店50+,“預計年底突破100家”;
湖北品牌茶尖尖,重新做了品牌升級,準備占領湖北、走向全國。
《飲力黑馬101》已經采訪了全國各地20多個品牌,他們到底發展得怎么樣?
6月份,東北品牌榴芒先生完成了全新的視覺符號、門店形象、產品結構,升級之后,門店營業額相比于之前提升了30%。
“品牌升級,主要是為我們的全國化戰略做準備。”
成立3年、開店300+的榴芒先生,已經通過不同城市、不同業態的數據測試,找到了理想的門店模型。
“年底之前,計劃門店數至少翻3倍,達到1000家。”榴芒先生創始人劉鳴,對下半年十分期待。
榴芒先生2017年年底成立于哈爾濱,以“一盒集齊10種水果”的酸奶水果撈,成為東北明星品牌,銷量累計突破1億份。
2020年,榴芒先生以“X水果站”為定位升級,建立了以芒果榴蓮為主打的“水果撈+果切+鮮果茶+甜品”產品矩陣,開始布局全國。
今年上半年,我們跟隨《咖門·飲力黑馬101》欄目,探店、深聊了20+區域品牌后發現:
一場集體性的、包含“品牌升級、供應鏈建設、組織力打造、營銷升維”的公司化進程,正在區域品牌之中展開。
全國的區域品牌,一口氣數不完:山東的阿水大杯茶、山住茶,東北的700CC,成都的丸摩堂、合肥的卡旺卡、潮汕的英歌魂,云南的霸王茶姬……青藏高原上,都有深受游客和當地人喜歡的茶飲品牌阿刁。
他們呈現什么樣的發展狀態?我們找了一些典型的案例:
來自蘭州的放哈甜醅子奶茶,今年重新定位為“茶飲界的大西北”,在上海環球港開出了第一家跨區域門店,并成為所在區域的飲品熱門榜第一名,上海的第二家、第三家店,已在同步籌備中。
福建品牌壺見,160家門店,今年重新定位“閩式茶飲”,用區域文化設計品牌符號,以傳統小吃石花膏為招牌,重做產品結構,進行全面升級,把廣州作為撬動全國的首站,3店同開。
鄭州的眷茶,結合中原文化,以直營模式在河南開店50+,覆蓋主流商圈,在當地有較強的品牌忠誠度,今年眷茶也開啟了加速計劃,預計年底突破100+直營門店。
“短視頻,是區域品牌突圍全國的最好破冰點,能讓品牌呈現指數級增長。”
劉鳴分析。
為此,榴芒先生今年在公司成立了“線上品宣部”,主攻抖音和小紅書渠道,目前這個部門已經有十幾個人,“預計年底這個部門的人數將會超過100人。”
在劉鳴的計劃里,這支團隊將孵化大量抖音人才,分派到不同區域的門店,把榴芒先生的流量端口打開。
發源于湖北十堰、僅有20家門店的茶尖尖,今年也以武當山為IP,重新定位為“武當養生茶”,并為了豐富品牌的“IP完整度”,在海拔1600多米的武當山金頂上,開出了一家景區店。
他們還研發出“武當泡麻球”這樣的流量產品,期望能發展成有差異化的品牌,從而以“武當山IP”突圍全國。
發現了嗎?在區域做品牌的邏輯變了,以前門店開到哪里,影響力就觸達到哪里。
現在很多區域品牌還沒開出省,就已經通過線上渠道、IP話題,完成了消費者的“心智預售”,為跨區域開店打好了前站。
營銷和品牌是消費者心智的戰爭,而運營就是實打實的硬仗。
日復一日、始終如一的產品標準、服務態度,曾經很多品牌跨區域開店的最大掣肘。
但今年,區域品牌不約而同地抓精細化運營。
眷茶聯合創始人惠海豐告訴我,今年為了配合品牌加速,他們在運營上做了較大升級:
品牌觸達決定了產品能不能賣出去,供應鏈觸達決定了產品能不能做得好。
以榴芒先生為例,“以前找供應商,會關注價格,從今年開始,我們傾向于選擇全國頭部的供應鏈,第一是安全,其次是產能足夠、穩定性高。”劉鳴說。
劉鳴還發現,當下國內水果種植端,有一個痛點是“對水果顏值的追求高于口感”,因為水果超市擺放出來,好看的水果就是更好賣。但做成水果撈、果茶后,消費者看不到水果的外形,口感是唯一評判標準。
因此,劉鳴今年著重和幾個水果產區做了政府層面的溝通,“一旦我們的體量達到后,就會開啟合作,果農按照我們的要求種植,不追求外形,只注重口感,后期我們以承諾的價格進行收購。”
今年很多大供應商,也在瞄準區域黑馬品牌,他們龐大的基數撐起了茶飲市場的基本面。
——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說,
一大批區域品牌已經度過了草莽階段,開始從各個維度開啟公司化進程,他們中間有很多已經具備了千店品牌的實力。
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要不要走出去全國擴張?這是很多茶飲老板的困惑。
一方面,走出去的價值顯而易見,能滿足企業對增長的渴望。
首先,當規模達到一定量級之后,規模本身就是壁壘和杠桿,它可以吸納更大的投資、更多的人才,承載對未來的持續投入;體量增加,產品毛利也會越來越高。
其次,“一些三四線城市的品牌如果不能走出去形成規模,就算在當地人心目中,也是’溫情有余品牌力不足‘,因為低線城市的年輕人大都對外面的大品牌充滿了渴望。”雅克雅思創始人邱祥明表示。
很多區域品牌,崛起的契機就是當地的文化、依靠的是當地人的集體回憶、差異化的食材小料等。
“如果所有的品牌呈現都是區域的,往外走的時候,長處就是短板,區域的優勢可能就是弊端。”
惠海豐表示。
茶顏悅色雖然是長沙品牌,但定位是新中式,屬于比較大的文化母體,有走出去的文化支撐;眷茶雖然經常和中原文化做聯動,但本質傳遞的是思鄉和眷戀的情感,這也是一種國人的集體情懷。
茶顏悅色定位是新中式
除了文化和產品是否存在水土不服之外,運營管理的半徑能不能覆蓋?特色小眾食材的供應鏈能不能觸達?人才梯隊能不能支撐?
在跨區域的過程中,人員管理、品牌打造、供應鏈配送等對品牌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每一項考驗的都是基本功,而這些基本功都是日積月累的。
中國這么大,
在有文化母體的同一個區域內開1000家門店,可能性也很大。
南京品牌雅克雅思專注于鮮果茶,以大店模式在南京開店60+。
已從事飲品行業20多年的創始人邱祥明看來:
“知名度≠影響力,有時候門店全國遍地開花,品牌認知度做上去了,但運營和業績都做不好時,影響力會直線下降。”
盡管深知規模帶來的好處,邱祥明還是沒有著急走出去,“我們本身是鮮果茶+大店模式,就是慢節奏的生意,這是品牌基因,很難快起來。”
榴芒先生之所以想快速走出東北,是因為“水果撈”形式的大店,在東北的市場容量有限,劉鳴測算過,整個東北人口密度小、年輕人外流,全部鋪滿門店,最多也只有500家的容量,因此想做大必須走出去。
但對于一些人口密度大、年輕人多的地區,劉鳴認為,
經過蜜雪冰城的大范圍市場教育,全國各地很多下沉市場的消費者,已經從喝瓶裝飲品改為喝現制飲品。
“’大哥‘已經幫我們教育了市場,那么未來幾年,三四線市場將會存在大量消費升級的機會。”
現在新茶飲寡頭態勢明顯,想在全國做出一個四五千家門店的品牌,難度越來越大。
相反,
如果能夠在一個區域,做深做透周邊下沉市場,在一個區域內開1000家門店、在一個區域占山為王,成功的可能性也許更大。
快還是慢、全國還是區域、大眾還是小眾,看實力,也看品牌基因。
從這一代區域品牌今年的發展趨勢里,我們可以看到行業的集體升級:
野路子行不通了,亂拳打死老師傅可能性越來越小了,區域品牌已經集體進入真正的公司化階段。
你身邊的新選手,也許是隱藏高手;跟不上的,可能就要掉隊。
也有人擔心,區域品牌都開始公式化,新茶飲會不會更千篇一律?
從現在看,也許有爆款會席卷行業,但品牌一定是百花齊放的,這是不同地域的飲食習慣、市場基因決定的。
任何行業,最后都會向規模化市場和差異化市場兩個方向發展。
事實上,商業里沒有特別神奇的事情,就這兩件:要么控制成本做大規模,要么增加特色做好差異化。
選擇不同,沒有對錯,但無論選擇哪條路,都需要在產品、品質、價格之間,找到自己的縫隙。
而這些散落在各個區域的品牌,才是新茶飲最生機勃勃的塔基力量,他們代表了茶飲行業的基本面。
最高日銷3000杯,產品自成一派!它被稱為“蘭州版茶顏悅色”
別說北方無茶飲!有品牌在內蒙開店80+,水果茶銷量占70%
我在三四線賣水果茶:主打楊枝甘露,一個小城市開店129家
一款咖啡賣100萬杯,深圳這家店很會從顧客反饋里“找爆款”
大店模式,人均做到35元!我看到一個三四線茶飲新樣本
115家直營店、過億元融資,這個品牌如何賣檸檬茶?
“釀”出一個新品類!做酸奶,有品牌一年賣了1個億
單店日銷1600杯!這個品牌靠一款“閩南小料”,開出140家店
招牌15元/杯,覆蓋北京主流商圈,他如何用“運營思維”賣奶茶?
開店新模式?最高15元買一送一,靠賣冰淇淋單店月入67萬
單店月入70萬,外賣月銷2.5萬單!二三線城市如何賣好鮮果茶?
招牌飲品月售20多萬杯,這個品牌靠“賣豆腐”圈粉?
統籌|笑凡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特別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