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是餐飲霸主,在全球有38000多家店。然而,有一家披著便利店外衣的餐飲食品連鎖機構:7-11,2020年門店數突破了7萬家,達到了70207家,7-11便利店,有70%的營收來自餐飲和食品。
更為神奇的是,7-11的人均利潤達到了120萬,超過了阿里巴巴的117萬。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是互聯網企業,高利潤的壟斷型互聯網公司,而7-11只是一家傳統的便利店。
7-11是如何做到的?
圖:7-11的門店,坪效和人效都極高,超級門店
一、 為競爭對手賦能,轉為合作伙伴
競爭對手,是否一定是你死我活的關系呢?
其實,如果轉化一下思路,把“競爭對手”變成“合作伙伴”,或許能從敵對的關系轉換成一種雙方共贏的狀態, 7-11最大的能力,就是把競爭對手轉化為合作伙伴。
7-11在開拓市場時,拋開了傳統模式,而是巧妙地轉換了思路,把競爭對手變成了合作伙伴。公司過去十年毛利率高達90%,人效比肩阿里巴巴。
7-11最大的競爭對手是開遍街頭巷尾的便利店,這些夫妻店的黃金位置,對于7-11來說是最有價值的資源。因為夫妻店的黃金位置是7-11不一定拿到,或者沒能力拿到的。而且就算有能力,那個位置人家不肯出讓,還是拿不到。
因此,7-11巧妙地轉換了思路,收編了很多社區夫妻店,這就是7-11著名的“業務轉換加盟”計劃。
圖:7-11的餐飲部份產品豐富,速度超快,是餐飲零售化開創者
在中國,這個方式被稱為“翻牌策略”。餐創學堂的多個學員都采用了翻牌策略,半年到一年見就開出了100-200家門店。
通常來說,夫妻店自己當老板,自由自在又有成就感,而加盟7-11,還要繳納一筆加盟費。為什么這些夫妻店愿意合作呢?
就是因為7-11的強大的賦能能力。7-11在強大供應體系、后臺系統等連鎖經營體系支持下,能夠對門店的商品開發、經營、商品陳列、物流和倉儲等賦能,使這些夫妻店能夠獲得更高的盈利,同時也省卻了采購、物流等一系列負擔。
二、 把利潤大部份分給合作伙伴,還遞增1-3%
在利益共享上,7-11將收益的大頭分給了夫妻店:它將毛利的55—57%分給分店,剩余收益為總部所得。
而且分店開業5年后,根據經營的實際情況,還可按成績增加1-3%,對分店實行獎勵。而且即使毛利達不到預定計劃,分店還可以獲得一個最低限度的毛利額保障。
在北京,有一對加盟夫妻店店主介紹:“剛翻牌成7-11店,店內的銷售額就翻番了。加盟前一個月銷售額為21萬,現在卻達到49萬元。”
而在美國,7-11發展更是迅猛:短短五年間,就有196家零售店轉型投身7-11,并且還有繼續壯大的趨勢。接下來幾年,7-11的目標是通過“業務轉換加盟”計劃新增的店面,達到新店增長構成的60%。
三、 為什么夫妻店快速脫胎換骨,7-11做了什么?
社區夫妻店的經營能力平均而言是比較平庸的,但通過7-11的能力注入、對其賦能,就爆發出了巨大的經營業績躍遷,正體現了7-11核心能力的高超:讓平均水平的資源、能力,創造出非凡的業績。
7-11到底做了什么?
通過管理體系,全面提升夫妻店的管理能力。從商品管理、采購供應、人員管理、貨架管理等,形成了全面管理手冊。
餐創學堂精心篩選95冊相關手冊和文件,點擊下載。
掃碼獲取資料
助教老師
文老師
13911968848
原創文章,作者:餐創學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8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