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號晚,甘源食品公布了2021年半年報,財報顯示甘源食品實現營業收入5.44億元,同比增長10.9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02.25萬元,同比下滑46.16%。
很顯然,甘源食品上市之后交出首份半年業績不盡如人意,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及銷售費用增加疊加影響,呈現增收不增利的狀況。
從財報披露的情況看,各種費用增加是利潤下滑的主因。公司銷售費用支出1.31億元,同比增長48.01%。導致毛利率下降3.65個百分點。
甘源食品從事休閑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籽類炒貨、堅果果仁和谷物酥類為主導的休閑食品生產企業,目前主要產品有瓜子仁、蠶豆、青豌豆、豆果、果仁、米酥、鍋巴、麻花、江米條等在內的多品類休閑食品組合。
2021年一季報中,甘源食品實現營業收入3.38億元,同比增長38.84%,實現凈利潤4115.48萬元,同比增長12.46%。如果以此計算,甘源食品在第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6億元,凈利潤虧損413.23萬元。
在銷售模式上,甘源食品以經銷商為主,電子商務為輔。經銷商模式是公司銷售的主要模式,主要負責負責全國各地大賣場、連鎖商超、小型超市、便利店、批發市場等渠道的銷售。
上半年,甘源食品加大了在梯媒廣告的投放,物流費、促銷推廣費隨著銷售規模上升,以及銷售組織調整產生的人員薪酬費用增加所致,銷售費用達1.31億元,同比增加48.01%。其中由于梯媒廣告投放增加,廣告及咨詢費大幅增加1634萬元,同比增加548.45%。
此外,今年公司促銷推廣費也在大幅增加,上半年促銷推廣費達3108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60%左右。
廣告和促銷費的大幅增加使得甘源食品去年第四季度、今年第一、二季度單季度銷售費用均維持在6000萬元以上,其中第一季度銷售費用高達6934萬元,第二季度由于收入較少,銷售費用率升至29.93%。
然而,連續三個季度“燒錢”打廣告目前還沒有帶來顯著的效果。今年第二季度,甘源食品營收僅2.0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6.61%。而去年第二季度的基數并不高,為2.47億元。
為了應對銷售費用增長的壓力,甘源食品進行過產品抬價,從已公開的信息來看,KA商超基本上已經完成了調價動作,BC類門店也在逐步上調。此次抬價對于整體營收的增長或許也有一定支持。
在業內人士看來,甘源食品凈利潤下滑系商超渠道流量受影響,專柜投放節奏主動調整放慢,調價進度受阻,短期渠道備貨放緩。二季度業績有所虧損主要系原材料價格上漲較多及費用率提升所致。歸根結底是甘源食品老化,且模式傳統未能實現創新發展。
從去年開始,公司陸續推出新產品,從傳統豆類炒貨零食產品延伸到堅果領域,甚至增加了燕麥片產品,意欲完善產品品類系列。
據了解,甘源食品旗下產品主要原材料為葵花籽、青豆、蠶豆、花生、棕櫚油等,原材料供應商在內蒙古、云南、福建、新疆、廣東、湖南、浙江等國內地區。
據Wind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6月30日,青豆、蠶豆及花生價格相對穩定,但國內葵花籽及棕櫚油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上漲。截止2021年6月30日,葵花籽平均價6725元/噸,同比增長40%;截止2021年6月30日,棕櫚油平均價格為8416元/噸,同比增長57.5%。
原料上漲,產品毛利率隨之降低,青豌豆系列產品毛利率僅為46.14%%,下降了0.98%,瓜子仁系列下降了4.56%,綜合果仁及豆果系列下降了5.04%、其他系列下降了11.43%,合計毛利率下降了4.79%。
對此,信達證券認為,甘源食品二季度業績虧損主要系原材料價格上漲較多及費用率提升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嚴重依賴經銷模式,今年上半年甘源食品受社區團購的影響也很大。上半年電商模式營收同比增長27.87%,然而經銷模式的收入僅增長了7.63%。
在疫情和社區團購的雙重沖擊下,使得甘源食品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經銷商數量發生了劇烈變動。2019年甘源食品全年新增389家經銷商,減少128家;2020年不僅新增數量較2019年有所下降,為365家,而且全年減少的經銷商高達240家,較2019年幾乎翻了一倍。
今年上半年,甘源食品在新增201家經銷商的同時又減少了144家,半年減少數量就超過了2019年全年。
有業內人士對此分析認為,渠道穩定性是食品企業賴以側重的發展紅線,而甘源食品略顯“動蕩”的渠道表現是企業在渠道方面的主動戰略調整,還是在大環境影響與行業競爭的雙重挑戰下的“無奈之舉”,還有待觀察。
但來自《中國科技投資》的報道稱,對于經銷商渠道占比營收超八成的甘源食品而言,竄貨頑疾仍待破解。
在來自鳳凰網財經頻道的《甘源食品竄貨問題引發價格混亂 新渠道社區團購難突圍》的報道中提到,甘源食品的新渠道社區團購尚無法有力支撐營收增長,其依賴的經銷商渠道還面臨竄貨問題頻發的挑戰。
6月中旬,一位華北地區的經銷商李霜(化名)在抖音平臺發布低價處理甘源產品的視頻,并表示“甘源控制不了竄貨也處理不了退貨”,目前已結束與甘源食品的合作。
所謂竄貨,是指部分經銷商受利益驅動,將所經銷的產品跨區域降價銷售,造成市場傾軋、價格混亂,并影響品牌聲譽的惡性營銷現象。
另一華中地區的經銷商周瑜(化名)同樣對記者表示,甘源食品在鄭州批發市場的竄貨現象比較嚴重,“建議(有意向加盟的經銷商)再觀望一下,這段時間甘源正在調整”。
李霜指出,其所在的山西距離北京近,“北京的經銷商都是大經銷商,甘源都是用進貨量來配比價格”,所以容易出現竄貨問題。不過,甘源食品華南地區的一位招商人員林志(化名)否認了該說法,稱公司的出廠價格統一,不會存在訂貨多則價格低的情況,出現竄貨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大經銷商)在市場費用的支持方面可能力度大了一點而已”。
甘源食品招股書顯示,甘源食品對經銷商的激勵政策有市場推廣專項補貼、專項返利及搭贈三種。市場推廣專項補貼是公司最主要的經銷商激勵政策,補貼的內容主要包括經銷商的賣場進場費、條碼費、陳列費、臨時促銷員工資等。
其中,大部分經銷商發生的市場推廣費以下次銷售折扣的方式兌現,小部分經銷商發生的市場推廣費以直接抵減貨款或以貨幣資金兌現。
在國金食飲2021年2月5日的調研紀要中,甘源食品承認公司的竄貨現象較為嚴重,價格管理比較混亂,并表示目前正從提升包裝生產技術、收取保證金以及價格重塑等三個方面改善竄貨的情況。
經銷商李霜以及公司招商人員林志均向記者表示,甘源食品經銷商無需繳納保證金即可訂貨,但在上述調研紀要中,甘源食品表示“(公司)品牌知名度比較低,我們的議價能力也比較低,所以說沒法收取一些客戶的保證金,(但目前)我們也開始逐步跟經銷商收取一定的保證金”。
在2021年一季度業績說明會議上,甘源食品董事長嚴斌生表示預計在今年二季度完成價格調整工作。提價有利于控制終端竄貨行為,且提價可以改善毛利水平,不過在2021年半年報中,未見公司對提價動作有詳細介紹。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此評論,不管是如何開發新品,還是發力投入資金補線上短板,甘源食品最重要的是沒有核心競爭力。甘源食品未來還需要找到成長空間和清晰的發展路徑。
凡注明 “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