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解析:西貝、費大廚、徐記海鮮、湖北菜中餐品牌戰略破局方法

    導言:

    一次偶然的跨界創新,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奇跡。我們的經營者能否洞察到這樣的機會,把它升級為品牌戰略,由偶然到必然,由被動到主動?

    如此這般,就可能成為中國餐飲最耀眼的新星,5億、10億、50億,指日可待。

    01
    餐飲品牌唯有品牌有勢
    才能真正調動心智資源
     
    消費升級,中國餐飲跨入了白日化競爭時代。打造餐飲品牌,沒有勢就沒有一切。

    這個勢是什么?——你不僅要在顧客心智中占據一個有價值的位置,還得讓這個位置成為熱點。唯有二者兼顧,方能成就品牌。
     
    商家都在吸引顧客有限的注意力,沒有注意力就沒有流量,更沒有心智認知。如何才能引起顧客的關注?——要么貴,要么潮
     
    品牌規模和旗下有多少家店,這個很難構成競爭力。唯有消費者的認知心智,才是生意的終極戰場!如果不具備一店定江山的戰略思維和駕馭能力,你開的店越多,被順勢疾行的強勢品牌收割。
     

    餐飲人在一起學習和交流,經常會去比店數和規模,而非支撐規模(結果)的定位(原因)。須知相對于品牌,營業額只是零花錢。沒有品牌,賺錢再多都是浮財

    海底撈估值120億美元,上市后股票一票難求。傣妹火鍋當年1000家店,遍布大半個中國,而彼時海底撈不足100家店,為何登上巔峰的不是傣妹?

    因為傣妹在做賺錢的事最終無錢可賺,而海底撈在做值錢的事,一直蓄勢待發。它們兩者的差距在哪里?品牌、品牌,還是品牌。

    所以一定要做難而正確值錢的事,值錢了,賺錢會水到渠成。如果只做賺錢的事,錢將越來越難賺。

    如果先行者們是對的,就不可能有你創業的機會。你就必須要練就狙擊手的能力:聚焦、聚焦、再聚焦,一顆子彈取敵首腦,一店定江山,建立影響力。
     
    所以,創始人要修煉品牌戰略素養,引領品牌進入戰略無人區。
    競爭越來越激烈,
    大樹底下寸草不生




    事實上,絕大多數企業不具備打造品牌的基因(與眾不同的意識和決心)、基礎(組織能力和資源條件)和機會(差異化的時間窗口),而只能打游擊,生存越來越難茍且于夾縫求生存。
    為什么很多餐廳還是沒有生意?
    須知這是非常低層次的品牌認知水平,顧客并不需要你所謂的品類,他們的需求已經被更有誘惑力的品類或品牌滿足,你的品牌能做得多有誘惑力?

     
    文化體驗,變得越來越重要,它已成為品牌的魂。
    創品牌,就是建宗教。品牌創始人,就是傳教士。

    如果你想建宗教,你會供奉別人的佛像嗎?摒棄掉批發市場上的餐具和設計師模版里面的裝飾設計吧,從上路那一刻起,你就必須要與眾不同且獨一無二
     
    還在說產品好吃的餐企可能要麻煩了,你的產品再好吃,顧客直接問你:店里有沒有包廂?結果你沒有,顧客掉頭就走。

    所以:生意的本質是對接需求,打造品牌的目的,是為了能永續地對接需求。需求在消費者腦海里,你要時刻想著,怎么和消費者的大腦里應外合。



     
    很多餐飲老板自認為自己是品牌,就處處強勢,在選址、產品、價格、服務和上下游關系等方面異常傲慢,甚至掉以輕心。
    創始人最好的狀態是相信品牌,心中有打造品牌的概念和素養,但不能太“高估”品牌,更不能把自己的品牌“當回事”,覺得少了我這個品牌就會怎么樣,這完全是自大。
     
    很多正餐已被商業體購物中心綁架
    ,西貝快餐計劃全球開10萬家店,是黃粱一夢嗎?
     
    近十年來,商業體實現社會大分工,作為渠道它構建了一條“高速公路”,只要你是性能不錯的車,似乎就能開到全國任何一個地方,跑馬圈地成就全國品牌。
     
    但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品牌在這條“高速公路”上車毀人亡。究其核心原因,在于餐企的跟風,丟失了創造顧客的能力。
     
    更可怕的是,一旦你習慣了開高速,再去走小路,就會極其不適應。開高速只需抓穩方向盤和踩油門,而走小路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和時刻提防路況,還要琢磨車子性能、動力和底盤高度,能不能跨過前面的路障和坑坎。

    這是所有正餐的情形,困獸之斗和欲罷不能。那么,能不能有一個模式,它不去跟風,避開扎堆競爭的紅海,對立商業體而獨立存在?那么,它又是什么?
     
    很顯然,西貝快餐項目一直在積極探索。但我們可以負責任的說,西貝快餐的模式很難成功,因為其起心動念即有問題。

    沒有哪個企業,通過自上而下制定戰略而成功。也沒有哪個品牌,通過大躍進而取得持久性勝利。

    西貝從自我意識出發,要開10萬家店,這純粹是內部一廂情愿的想法。然后按照這個內部想法,由上到下制定戰略:我要開這10萬家店,所以我的產品要廣普不能太個性化。


    于是乎,西貝開始了一路折騰,從西貝超級肉夾饃、西貝燕麥工坊、西貝酸奶屋,到如今的賈國龍功夫菜,可謂屢敗屢戰,愈戰愈勇。
     
    能不能成就10萬家店的核心,是企業抓住某個社會趨勢,在某個階段做對某些關鍵動作,打造出強勢品牌后,通過時間沉淀的結果。

    不是你想開10萬家店就能開,而是市場競爭允不允許,有沒有給你機會。
     
    爛杏一筐,不如仙桃一個。規模并不等于競爭力,大也不一定就是強。西貝在戰略層,果真非要開10萬家店嗎?

    02
    重新定義品牌連鎖
    才能讓連鎖企業少走彎路
     
    商業的基本邏輯,如果在同一片市場的固定點位打出一個能成功掙錢的模型,那么理論上只要這片市場消費屬性不變且足夠大。
     
    那么,餐飲品牌連鎖的底層驅動力即品牌連鎖的本質是啥?最為關鍵的戰略重心在哪?
     

    首先,餐飲品牌連鎖的本質,是處理人與物、人與空間的關系。
    而快消品,是處理人與物的關系,這里頭少了一個空間緯度。

    大家別看只是這一點差別,就因為有了這一點,它經營的復雜性就呈幾何級上升,對學科知識的要求也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其次,現在大家對品牌連鎖,特別是餐飲行業的打法,很多都是來自快消品牌。一說打造品牌,上來就是大營銷和大廣告的投入。
     
    這兩者的底層驅動系統不一樣。中國快消品的戰略打法,在很多品牌剛啟動的時候有效。

    因為之前沒有任何動作,現在畢竟動起來了,一動就有明顯的效果。但是大家會發現很快就會開始失效,因為其沒有從本質上來解決問題。


    近年來,餐飲品牌非常盛行“一道菜”,以為這就是品牌戰略,卻從來沒有考慮過當下應該把握的機會和未來的發展,經常做一些撿芝麻丟西瓜的事。

    誰說聚焦就得是一道菜?餐飲行業,機會太大了。但一上來,并不是要為品牌定位,而是選賽道進行業務選擇的戰略定位。
     

    以顧客為中心,重構連鎖品牌的戰略與體驗。
    一個連鎖企業,真正的驅動力來自于用戶體驗,而不是大打廣告


    良好的用戶體驗,又來源于清晰的品牌戰略定位,以及基于定位構建的門店模式(空間、界面、交互)和產品結構。
     
    可以說,沒有模式的塑造和產品結構的構建,就無法更好地對接需求,從而高效地開創顧客。所謂的戰略定位,也就只是一句空話而已。
     
    有些老板和朋友死板地認為,定位就等同于聚焦,而忘記了企業最終要經營的是品牌與用戶的關系。
     
    誰說一個品牌就只能有一種門店模式,只能有一種產品形態。要專注思考生意的本質和核心,而不要戴上了邊界的緊箍咒。
    核心越強,邊界越寬。


     
    03
    如何抓住湖北菜的戰略機會?

    為什么武漢熱干面有名無勢?
     
    武漢餐飲市場,正餐60元到80元價位競爭空虛。

    企業夯實了組織營運能力,扎根坐擁600萬人口的大武漢社區,承接無害老百姓的家庭廚房,可完成至少200家以上的布局,成就一個幾十億級體量的企業。
     
    小小熱干面,無限大商機
    。但傳統地域小吃如果模式不突破,必然很難做大和做強。


    例如武漢熱干面,其認知就是早餐,導致屬性太強,價格太敏感,僅賣熱干面賺不到錢支撐不了連鎖化運營,中晚餐又沒生意。

    商家不得不加入盒飯小炒等其它產品,而這些東西更具廣普性且更賺錢,就導致商家逐漸弱化熱干面品類,產品越做越多,越來越低檔。
    以熱干面代表品牌蔡林記為例,其逐漸淪落為低檔美食城,吸引簡單填飽肚子的民工和清潔工等社會底層人士,雖然規模不小錢沒少賺,但品牌做著做著就沒了。
    2021年,拯救熱干面成為了武漢抗擊疫情的代名詞,熱干面品類名氣空前絕后,領導品牌蔡林記被迫迎來“第二春”,但問題是蔡林記依舊在酣睡,反倒肯德基“干了這碗熱干面”打得如火如荼。
     
    武漢是全國宴會大餐飲的頭部重鎮,二十多年來全國各地做宴會大餐飲的老板,都得到武漢來考察和學習。
     
    近年來,亢龍太子被曝光因開發太子大廈資金鏈斷裂,謠傳四起。湖景、小藍鯨和艷陽天,相繼因股權糾紛等各類歷史遺留問題,品牌開始嚴重老化。
     
    相反,集合大眾餐飲、商務宴請、燒烤大排檔,全面收割需求的湖北地方性酒樓,在縣城一年都能干到1個億。

    值得全國餐飲企業思考的是:一個20萬人口的縣城的酒樓都可以做到1個億,那么你的企業和品牌能夠怎么去做?
     
    復興湘菜,重塑品類價值,重新認識費大廚和徐記海鮮
     
    獨特的品類價值,決定了湘菜是餐飲市場的收割機。湘菜的新時代要來了,但怎么才能把握住?
     
    費大廚干了十幾年餐飲,最終切換賽道和戰場,3年時間打下長沙進攻深圳。


    大家通常都看到了戰略單品辣椒炒肉,卻忽略了其背后強大的企業家精神:費良慧放棄了三線城市衡陽餐飲老大的優越生活,主動跳出舒適區,前往長沙圖發發展。

    費總是怎么來發展的呢?先把家庭和公司搬到長沙,后在長沙開店,不留退路。
     
    這不同于一般創業者,先去長沙開個店測試一下,生意好就繼續發展,生意不好就退出來。如此這般,注定做不好新市場。

    費大廚在長沙取得勝利后,如法炮制,費總又謀劃著把家庭和公司搬到深圳。
     
    賽道決定品牌先天的基因和后天的爆發力,我們雖然非常看好費大廚辣椒炒肉,但更加看好炊煙時代小炒黃牛肉。因為時間雖然不是費大廚的敵人,但卻是炊煙時代的朋友。

    小結

    焦點之下,螞蟻變大象;亮點之下,美女變仙女;熱點之下,沙子變黃金。

    做品牌就是要瞄準和鎖定焦點,塑造放大亮點,推動保持他成為熱點,并將戰術上升到戰略,一舉擊穿市場。

    商戰是一場認知戰,競爭的終極戰場是顧客心智,他不關乎產品(競爭導致產品質量和技術性能的差異越來越小),任何說自己產品好的戰略都不是最好的戰略,只是內部視角。

    企業只有兩件事:把產品做好(創新),讓顧客認為好(營銷)。把“產品做好”跟“讓顧客認為好”是一個巨大的鴻溝,跨越不過去,所有的一切都是成本,沒法成為暢銷品,更不可能成為必需品和奢侈品。

    -END-

    作者 | 劉傳奇(品牌戰略專家)
    整編 | 
    餐飲O2O-
    小貝

    延伸閱讀

    • 餐飲“湘軍”兇猛:成為網紅有哪些秘訣?

    • “暴打”出圈的LINLEE獲數千萬融資,打響新式茶飲突圍戰!

    • 紫燕百味雞開了一家堂食店,還要成為千億鹵味“第4股”

    • 從直營、加盟、聯營到合伙,如何設計合伙模式?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477.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23日 11:01
    下一篇 2021年8月23日 1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