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上有黑點能不能吃?
白菜上的黑點一般分為三種情況: 1.有黑點,但能用清水洗掉 黑點是長在綠葉上的,且能用清水沖洗干凈,那可能是菜蟲的糞便,也可能是環境中顆粒物或是泥土等。這些情況下,清洗干凈就能食用了。 2.有黑點,且洗不掉
這是因為,黑點是長在了白菜纖維里,當然是洗不掉的,這也被稱為“白菜病”。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缺鈣
干旱、低溫、土質營養缺失等環境,會造成白菜缺鈣,人體也無法獲取鈣質的補充。
氮肥過多
白菜和人體一樣,生長需要營養素的支撐。氮肥是實現白菜高產的關鍵因素,它可以促進白菜進行光合作用,預防“干燒心”病,促進生長。但氮肥施用過量,會造成白菜外葉肥厚、包心差、易長黑點,甚至易腐爛、不耐儲藏。
目前為止,食用這種黑點白菜還未出現有關危害的報道,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介意的話,可以將長有黑點的葉片摘掉再吃。
但如果白菜葉長黑點,食用時還伴有苦味、食用后嘴巴發麻,就不建議食用了,有可能是化肥殘留較多。
3.長黑斑,甚至連成片
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白菜存放不當發生了霉變。
白菜在生長過程中凍傷、病變或是儲存不當,都會導致白菜出現黑斑甚至腐敗,任何蔬菜出現霉變等黑斑都不建議食用。
如果出現有黑斑并且邊緣變色、失去水分的情況,可以認為它已經開始腐敗了,就更不建議食用了。
白菜為什么發苦?
我們在烹制白菜時,一些鮮嫩的白菜或是青菜烹調后會帶有一股“苦味”,原因一般有三點:
1.環境因素
有些白菜吃起來帶有甜味,但有些卻是苦的,都是白菜,口感怎么會相差這么大?
白菜的口感和品種有一定的關系,但一般霜降后的白菜會比較甜,主要是因為冬季晝夜溫差大,白天光合作用產生的碳水化合物、糖分、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增多,吃起來就會口感鮮甜。
2.氮肥過多
氮肥施得過多,吃起來也容易發苦。但肉眼不好分辨蔬菜是否有肥料殘留,就盡量選擇菜心緊實、菜葉光滑無斑、菜幫薄的白菜。
3.變質
有些餐廳會把當天吃不完的員工餐留到第二天再繼續吃,做熟的白菜隔了段時間再吃,如果有苦味,就不要食用了,很可能是變質了。
一般情況下,新鮮的白菜有苦味但無其它異味,主要是因為季節、品種的原因,可以食用。
選購白菜時,應該怎么挑?
1.看品種
白菜也有不同的品種,以白口菜、青口菜較為多見。
白口菜上市早,長勢較小,葉薄肉嫩,不耐儲藏,適宜隨買隨吃;青口菜較大,較耐藏,早期食用菜質較粗,儲藏后葉肉也會變得細嫩、味道變甜。
2.看菜葉
優質的大白菜要求菜葉新鮮、嫩綠,菜幫潔白,包裹得較緊密、結實,無病蟲害。一般菜梗大的水分較多,菜梗小的水分稍微少些。
3.看手感
好的大白菜,非常的結實,用手掂掂感受一下,會比較沉,口感也會更加甘甜。
點擊下面名片
看更多精彩內容
▼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