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牛肉面如何打遍天下?固然有一代代廚子的個人奮斗,更重要的是,只有蘭州這樣骨骼精奇的城市,才能塑造出這“天下第一面”。
在蘭州人眼里,牛肉面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面”。
每天,有超過370噸面粉進入蘭州本地的牛肉面館,化為200萬碗牛肉面。在全國各地,牛肉面館超過6萬家,也曾有日本人不遠萬里六赴蘭州,硬是把馬子祿的牌子開到了東京街頭,而這不過是蘭州牛肉面走向世界的一個縮影。
一碗牛肉面如何打遍天下?固然有一代代廚子的個人奮斗,更重要的是,只有
蘭州
這樣骨骼精奇的城市,才能塑造出這“天下第一面”。
細細分說,這碗面還帶著河南味道:清嘉慶年間,甘肅東鄉族馬六七從河南懷慶府蘇寨村(今河南焦作博愛縣境內)國子監太學生陳維精處,學習小車牛肉老湯面制作工藝后帶到蘭州。
等到了蘭州,這碗面就不一般了,這里是游牧與農耕交匯之地,優質小麥與牛肉是兩張風物名片。蘭州歷來是西北商貿重鎮,人流繁盛,正適合牛肉面這等快餐;蘭州作為多民族聚居區,漢族、回族、東鄉族、藏族等多個民族特色的飲食習俗,也能用一碗牛肉面“端平”。
待到1915年初春,回族人馬保子為生計所迫,挑著扁擔來到蘭州南關什字擺賣“熱鍋子面”,這碗面的傳奇歷史進程,也就開始了,四年之后,他在蘭州開了第一家牛肉面館,1932年,牛肉面在美食家唐魯孫心里,已經變成了“清醺肥荷,自成馨逸,湯沈若金,一清到底”的人間妙物。
今日頗為流行的快餐標準化,牛肉面早在百年之前就摸了個透,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湯色清亮,蘿卜潔白,辣椒油鮮紅,香菜蒜苗翠綠,面條柔滑透黃),可能是最早的快餐面食標準。高湯的鮮美和手工拉面的勁道,是全國各地愛面人口味的最大公約數,而重香不重辣的辣子,讓牛肉面即便在口味清淡的包郵區,也大有市場。
1999年,蘭州牛肉面就被國家確定為三大中式快餐試點推廣品種,如今,蘭州牛肉面終于以“蘭州牛肉面”的名號,大舉出甘。有陳香貴,馬記永,張拉拉,唏嘛香、陳記五家蘭州牛肉面頭部品牌及腰部品牌帶隊,牛肉面新的創業風口正在席卷魔都,未來每月至少將會有50家新店開業,市場規模接近百億……
△陳香貴門店,圖片來源:田源供圖
近幾年,隨著網絡電商和速食包裝的興起,速食版的蘭州牛肉面也悄然上市,比如隴萃堂的自煮牛肉面和沖泡牛肉面,還有尕滴哥以大塊牛肉加持的原味蘭州牛肉面,都受到蘭州牛肉面忠實粉絲的歡迎。地道速食,同樣是一個價值百億的廣闊市場。
而在蘭州本地,這碗面在堅持傳統的前提下也有創新。酸菜牛肉面一度流行,還可與清湯牛肉面組成“鴛鴦碗”;安寧的香園牛肉面,加了蒜汁,口感更醇厚;以尕滴哥牛肉面為代表的老蘭州燴菜牛肉面,則加了丸子和蔬菜,吃著更為滿足。
只不過無論是拼接各路西北美食,價格翻幾番的包郵區牛肉面館;還是方便速食的牛肉面“代餐”,都無非是聊解鄉愁,蘭州人還是更愿意回到家鄉,起個大早,在家門口的面館,扎一碗熱氣騰騰的牛大,贊一聲“滿福”!(滿足)
“蘭州拉面”和“蘭州牛肉面”是一回事嗎?
大街小巷的“蘭州拉面”是蘭州人開的嗎?
關注“地道風物”回復 牛肉面 查看全文
介紹一下我的朋友
地道風物
,他來自
《中國國家地理》
雜志,足跡遍布全國上千個市縣,只為探究中國每一寸土地的不一樣。
“哪里的XX最好吃”
是風物君的主打系列,美食背后,講述的不僅是味道。
想知道中國哪里的火鍋/砂鍋/肘子/骨頭/早飯/土豆/米粉/牛肉.…..最好吃嗎?
這世界上只有兩種人:
愛吃腦花的,和還沒敢吃腦花的。
放眼全國,最解腦花風情的,莫過于最愛吃、也最會吃的四川人。可以說,腦花,才是四川真正的“省花”。
哪種食物最能代表山東?也許是煎餅,但它的分布只占山東省大約1/3的地方;也許是大蔥,卻不是所有山東人都愛吃它。
煎餅、大蔥,都沒法讓全體山東人達成共鳴,有一樣東西可以做到
每一個陜西人,在向外地朋友介紹家鄉的柿子、石榴、獼猴桃時,幾乎都遭到過對方的靈魂質疑:
其實,陜西是中國水果大省——水果產量與“果籃子”山東在伯仲之間。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為中國第56項世界遺產。
這里早早地就邁入“全球化”時代。最巔峰時,有98個國家和地區做貿易伙伴,城內有說著“超過100種語言”的各色人種。遠在750年前,一張高度發達的貿易網絡就已“浮出海面”。
從天下糧倉到中國廚房,從交通樞紐到商貿中心,從勞動密集型行業巨擘到全球最大的智能終端產業基地……
燒烤,從最初的烹飪方式,到現在已成為一種飲食文化。
尤其是在盛夏的夜晚,爐子里升騰的煙火氣,讓你總是忍不住開一瓶啤酒,點幾個肉串。若要夏天過得好,一天三頓小燒烤,
究竟哪的燒烤最讓人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