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假“臥底”食安問題頻發,為何90%餐廳經不起“暗訪”?



    文 | 職業餐飲網 劉妍
    最近,餐飲行業不“太平”!
    記者臥底曝光多家知名餐企食品安全隱患,把餐飲業推上了風口浪尖!以至于
    有人說
    “90%以上的餐廳,經不起臥底”!


    餐飲成為輿論的攻訐對象,有些居心不良的人“趁火打劫”,往菜里加“料”,惡意敲詐餐館!
    這讓我們餐飲人苦不堪言!
    食品安全是每個良心餐飲人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個小細節不注意可能就讓經營數年的品牌毀于一旦,因此,餐飲人無不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但為什么只要一“臥底”餐廳就出事?餐飲后廚衛生問題怎么就那么難管理?

    “真假”臥底食安問題頻發,

    餐飲業“負面纏身”!
    這個夏天,餐飲食品衛生問題成了熱搜上的“常客”!
    一邊是接連有網紅品牌被記者臥底曝出食安問題,一邊是不斷有餐廳因食安問題被顧客敲詐勒索。
    不少餐飲人紛紛感嘆“餐飲行業最近是怎么了?”
    1、多家知名餐廳被臥底曝光食安問題,被罵上“熱搜”
    “某網紅餐廳后廚被曝大量使用過期食品原料,把隔夜死蟹當成現殺活蟹賣,門店已被立案查處!”
    “記者臥底知名茶飲品牌,發現其門店蟑螂亂爬、水果腐爛了還在用,2家門店店長分別被罰款25萬元和28萬元!”
    “某快餐品牌炸雞腿掉到地上但依然被撿起正常供應,涉事門店主要負責人被罰款近20萬!”
    ……
    近兩個月來,先是奈雪的茶兩家門店被曝食安問題,一時間引起了熱議,緊接著網紅餐廳胖哥倆肉蟹煲也被媒體曝光“隔夜死蟹當現殺活蟹賣、土豆腐爛還繼續使用”等問題。
    與此同時,市場監管總局還公開了多起食品違法案查處情況,涉案商家包括火鍋、奶茶、快餐、麻辣燙等多個業態。
    知名連鎖品牌接二連三出事,食客們都不敢出門吃飯了,不少人直呼“感覺沒有一家店是安全的”。
    輿論就一邊倒,掀起一波波對餐飲人的惡語相向。
    2、“不良”顧客趁火打劫,借題發揮敲詐餐廳
    顧客對餐廳充滿了不信任,也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有一部分顧客看餐廳被曝出有異物的新聞看多了,竟將此當做一條“發財之道”。
    山東青島就有一對情侶,專門挑知名度高的餐廳下手,飯后在菜里投放事先準備好的蟑螂,青島有9家知名餐廳被這兩個人忽悠“瘸了”,兩人共計敲詐勒索人民幣5400多塊。
    而在重慶,一男子稱吃火鍋吃出老鼠尾巴,先是要求商家賠償1000元,隨后又要求賠償10000元的精神損失費,火鍋店老板認為這是詐騙,已經報警處理。
    這種“假臥底、真詐騙”的行為不知道害了多少餐廳,
    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詐騙者”只需要用幾張模糊不清的照片、配上幾段夸大其詞的文字,就能引導輿論,讓餐廳來不及解釋就被罵得體無完膚!

    被當成“黑心”餐館,人人喊打,

    餐飲人有苦難言!
    食客們對餐飲業越來越不信任,餐飲人們都被當成了黑心老板,但餐飲人的苦又有誰知道呢?
    每個良心餐飲人都把食品安全當做餐飲店的紅線,對此餐廳老板們的弦都繃得很緊。因為每家店少則投入幾十萬,多則上百萬,還得勞心勞力消耗大把的精力,連鎖餐廳的投入更甚。
    每個品牌都是花費了很多的錢和精力才打造出來的,一旦出現食安問題品牌很可能會毀于一旦。
    餐飲人們都很努力地在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但這個過程是如履薄冰,對于大多數餐企而言,要堵住所有的漏洞,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1、 鏈條長:餐飲涵蓋生產銷售服務,從頭到尾都是細節
    “沒有哪個行業像餐飲業那樣,從頭到尾都是細節。”成都大蓉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長明曾在《開餐館的滋味》一書中這樣感嘆。
    餐飲集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管理鏈條實在是太長了,中間有太多瑣碎的細節,都需要一一把關。
    而在一個幾十平、甚至只有幾平的廚房里,涵蓋了洗菜、切配、炒菜、洗碗等十余環節,一個小細節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的“漏洞”。
    2、 落地難:餐廳工作量太大,員工忙起來顧不上“規矩”
    即使餐廳給每個環節都設定了嚴格的標準,但要真正實現落地又是另一個難題。
    “如果全部100%按規定執行,在高峰期肯定出不了單的。”
    因為餐飲每天的工作量實在是太大了,遇到飯點,員工一忙起來根本顧不上那么多。
    尤其在訂單多的情況下,廚房要完成從食材的清潔到烹飪,手忙腳亂的情況幾乎不可避免。
    3、 人難管:餐飲許多環節都依賴人力,而有人就容易出問題
    除了菜品容易出紕漏,后廚的人也不好管。
    尤其是中餐廳,鍋碗瓢盆什么都需要人操作,而一旦有人就容易出問題,畢竟,廚師長、店長也不可能時時刻刻在那里監督廚房的人干活。
    而即使招進來的人很靠譜,做事很自覺,留不留得住也是個問題。
    根據《中國餐飲行業發展報告》,餐飲行業人員流失率每年在 15% 以上,快餐行業流失率超過 40%。
    好不容易花時間與金錢培養出來的員工,很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離職,這對原本就招人難的餐廳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4、 擴張快:連鎖餐企加速拓店,但市場變化更快,管理跟不上
    如今,連鎖餐飲已經進入了“萬店時代”。
    2018年中國餐飲市場連鎖化率為12.8%,2019年增長至13.3%,2020年連鎖化率加速提升至15%。
    大家都在加快連鎖的步伐,但是市場變化得更快。所以餐廳在管理上、人員的儲備上都難免會有滯后性,跟不上市場的步伐。
    海底撈在2017年出現食安問題之后,就曾在其公告中指出,快速擴張時的管理型人才儲備不足、監管缺失等問題是這次事件的深層原因。

    后廚“透明化”是解決“臥底”問題的根本!

    食安問題頻發,管理困難重重,但是餐飲業也一直在迭代往前走。
    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核心原因還是廚房的不透明化,導致管理難,顧客不信任。
    在重度依賴人力的餐飲行業,靠上級管理下級太難了,有顧客監督、媒體監督,餐廳也能減少管理成本。
    為了讓顧客、媒體更好地進行監督,現在許多餐廳都開始將后廚“透明化”。
    1、 把后廚一步步“搬“到顧客的眼皮子底下
    以往,廚房是“閑人免進”的重地,這就為許多見不得人的骯臟“秘密”提供了土壤,也給臥底提供了機會。
    現在,許多餐廳在大廳安裝了顯示器,對廚房內部按配菜區、烹飪區、洗碗區等進行多角度直播展示。
    通過“明廚亮灶”直播,顧客無論是堂食還是點外賣,都能對食品清洗、加工、制作等過程一目了然,相當于隨時隨地都在監督后廚。
    越來越多的餐廳還采用明檔,整個后廚透明化,顧客可以看到每一道菜品的制作過程,無形中提高了對餐廳的信任度。
    在顧客的眼皮子底下,雞塊掉地上了又撿起來繼續用、廚師偷嘗顧客菜品又放回碗里這類行為將無所遁形。
    2、門店操作流程壓縮到后端,廚房去“人工化”
    因為“人力”是誘發后廚危機的關鍵因素,許多連鎖餐企也在將菜品制作流程盡量壓縮到后端的中央廚房,減少前端廚房的操作流程。
    以海底撈為例,自從當年除了食安問題之后,從2018年開始海底撈門店就在不斷提升門店的智能化。

    目前全國多家門店都已經用上了上菜機械臂、配鍋機、中央廚房直配成品菜等設備和技術,超過1000家門店用上了傳菜機器人。
    人工參與的減少,不僅提高了餐廳的效率,也為那些容易出現紕漏的環節提供了保障。
    職業餐飲網小結:
    打鐵還需自身硬!
    天天都是315,人人都是自媒體,敬畏顧客,敬畏品質,做好QSC,什么臥底也不怕,真正做得好,誰敢來敲詐?
    餐飲創業不易,為了自家的招牌,餐飲人每天都在為守護食安問題這道紅線努力。
    知名餐飲品牌頻繁被臥底曝出后廚亂象,這也告訴我們餐飲人:餐廳開一天,食安問題這根“弦”就得緊繃一天,松懈不得!
    -END-

    主編丨陳青
    (圖片來源于網絡)
    推薦閱
    剛剛,又一餐飲供應鏈企業上市!餐飲的后端生意有多“香”?
    今日凌晨,知名連鎖火鍋創始人因病逝世
    這家“豬肚雞”火鍋赴港上市!開出136家直營店,年營收11億元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0065.html

    (0)
    上一篇 2021年9月7日 11:02
    下一篇 2021年9月7日 17:0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