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菜用到的醬,是由海鮮醬、甜面醬、柱侯醬一起調制而成,故醬香濃郁。
制作:
1.取凈兔肉切成小丁,加鹽、料酒、姜蔥汁、少許濕淀粉拌勻。
2.腌漬10分鐘后,再下入五成熱的油鍋滑熟,倒出瀝油。
3.把韭菜花、泰椒切成節待用。
4.鍋入少許色拉油燒熱,倒入調好的醬料炒香后,下兔丁快速翻炒,倒起。
5.凈鍋入油燒熱,下韭菜花、泰椒炒香,再下鹽、雞粉調味并炒勻,然后下兔丁,勾少許薄芡翻勻,即可出鍋裝盤。
這道菜的口味和傳統的回鍋肉相似,不過主料有所變化。
原料:
竹蓀蓋100克、草魚肉300克、青紅椒片、大蒜葉各25克,脆皮漿。
調料:
姜片、泡椒、豆瓣、老干媽豆豉、味精、雞精、白糖、醋、香油、色拉油各適量。
制作:
1.將竹蓀蓋放入溫水盆里浸泡2小時,撈出來洗凈。
2.將草魚肉片成片,下鹽、姜蔥汁、料酒腌好,包裹上竹蓀蓋,然后裹勻脆皮漿,下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鍋里,炸至外表酥脆金黃時,撈出瀝油。
3.鍋留底油,下入姜片、泡椒、豆瓣、老干媽豆豉炒香后,下入炸好的魚片,以及青紅椒片、大蒜葉炒斷生,其間調入味精、雞精、白糖和醋,并淋入香油,起鍋裝盤即可。
原料:
帶皮牛尾350克,巖豆100克,干香菇50克,青、紅椒圈各20克,鹽、蔥節、姜片、蒜片、鮮花椒各少許。
調料:
料酒、蠔油、老抽、東古醬油、辣鮮露、香油、花椒油、色拉油各適量,香料包1個。
制作:
1. 把帶皮牛尾放在火上燒盡雜毛,用清水洗凈,砍成3厘米長的段。
2.巖豆提前用清水浸泡一晚上,撈出瀝水。
3.高壓鍋里摻入適量清水,放入巖豆,關蓋上汽壓約8分鐘,關火開蓋,撈出巖豆。
4.干香菇摻入適量溫水泡一會兒,調入少許鹽,入籠蒸約40分鐘,取出待用。
5.將牛尾段冷水下鍋,汆凈血水后,放入高壓鍋,摻入適量水,下入料酒、姜片、蒜片、蔥節、老抽、香料包,關蓋上火壓約30分鐘至軟熟,關火開蓋,取出牛尾段。,
6.把初加工過的巖豆、香菇滑油,撈出瀝油。
7.鍋留底油,下入鮮花椒、青、紅椒圈熗香后,下牛尾段、香菇、巖豆炒香,然后依次調入鹽、蠔油、東古醬油、辣鮮露,淋入香油、花椒油,炒勻炒香便可起鍋裝盤。
制作:
1.把小牛腱子肉納盆, 用姜蔥、料酒、五香粉、干辣椒節、花椒和胡椒粉腌漬入味,然后下入鹵水鍋里鹵1 小時,撈出瀝水晾涼,橫切成片,待用。
2.把杏鮑菇切成片,下入熱油鍋里過油后,撈出瀝油。
3.凈鍋入熟菜油、化豬油燒熱, 投入姜片、蒜片、花椒炒香,摻入鮮湯燒沸后,下入二荊條燒椒, 調入鹽、保衛爾牛肉汁、辣鮮露、雞精、雞汁和韓國燒汁,用小火熬出味后, 打去料渣,即得調味湯料。
4.凈鍋摻入調味湯料燒沸,下入熟牛腱片、杏鮑菇片、青紅椒節煮入味,出鍋倒入砂鍋里,撒些香菜節并淋些許藤椒油,即成。
制作:
1.把美蛙剝皮并斬成小塊,洗凈后,加鹽、料酒碼味待用。
2.鍋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時,下入美蛙塊炸至酥香,撈出待用。
3.鍋留底油,投入干花椒、青紅小米椒圈和蒜瓣,炒香后再下入美蛙翻炒,邊炒邊調入鹽、味精和雞精,出鍋前淋花椒油和香油,撒上蔥花和香菜,裝盤便可上桌。
原料:
成品臭鱖魚1條,水發海參200克,豬五花肉片50克,小米椒節、蔥節、姜片各少許。
調料:
鹽、白糖、醬油、胡椒粉、味精、鮮湯、色拉油各適量。
制作:1.把水發海參切成條,入沸水鍋里略燙一下撈出。
2.臭鱖魚入油鍋,煎至兩面色黃盛出。
3.鍋放油,下入五花肉片煸炒至吐油,再加入小米椒節、蔥節和姜片炒香,然后摻入適量鮮湯,燒開后下煎好的臭鱖魚并加鹽、白糖、醬油、胡椒粉和味精調味,待燒至鱖魚成熟時,再放入海參條一起燒入味,最后收一下汁,起鍋裝盤即成。
點擊下面名片
看更多精彩內容
▼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0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