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們都知道,每當顧客滿盈,特別是節假日的時候,如何快速出菜就成了后廚首要解決的問題。而如何做到快速上菜,每位師傅都有不同的經驗。
今天,北京天安印象餐廳的行政總廚趙磊師傅,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招數,以讓大家互相交流、參考學習。
▲趙磊
趙磊,出生于黑龍江省伊春市的一個三代廚藝之家,年少入行,曾就職于北京黎昌海鮮、香港美食城等粵菜名店,2000年進入北京飯店學習譚家菜,2009年拜全聚德烤鴨店行政總廚江鴻杰為師,現任北京天安印象餐廳行政總廚。
回想起從廚經歷,趙磊感觸頗多:“廚師要尊重自己傳承的這門手藝,從廚20多年,我從沒用過增香劑、添加劑,只用油、鹽、醬、醋等基礎調料,也從沒用水炒過菜,都是上班先吊湯。客人是拿嘴投票的,你的菜貨真價實,他們自然會上門;你的菜偷工減料,他們慢慢就不來了。”
“另外,廚師要有‘自己的特色手藝’,俗稱‘兩把刷子’,不管你設計菜品在行還是管理廚房精湛,總得讓老板不白雇你才好,否則只能平庸地混完這一輩子。”
北京天安印象餐廳位于國貿CBD商圈內,目標客人是附近的上班族,因此每天午餐時分,客流量巨大,上客時間集中,經常35分鐘內餐廳座無虛席并開始排隊,這就需要餐廳加快出菜速度,讓食客在最短時間內吃飽吃好,以便盡可能快地翻臺,增加營業額。
如何快速出菜?圍繞這個老話題,趙磊講出了不一樣的方法——“簡化原料、量化調料、做好餐前加工”,必須“50秒內上一道菜,10分鐘內上齊一桌菜,晚了就翻不了臺了。”
▼
要想快速出菜,必須在設計菜譜時就要統籌規劃。趙磊說:“我在配置菜品時,有一個原則:一種原料必須要入四道菜,這樣備料種類少、初加工方便,節省人力和時間。”
“比如一根山藥除了要做清炒山藥、紅腰豆炒山藥之外,還要用于xo醬炒山藥和鍋仔山藥。其中,前兩個菜需要山藥片,后兩者需要山藥條,因此廚師只需要將山藥刮皮后一半切片、一半切條就有了四個菜的主料,不但加工簡單,分類儲存時也很方便。”
“這樣的例子很多,例如,一根青筍需要身兼四職:咸雞煮青筍、麻辣香鍋、水煮魚、淮山炒木耳,其中前兩道菜需要青筍片,后兩道菜需要青筍條,餐前加工時,一并改好。羊角豆也是廚房‘小忙人’,至少需要入蒜蓉粉絲蒸羊角豆、缽仔羊角豆、撈汁羊角豆等多個菜品。”
25款醬汁排列組合
200道菜一網打盡
▼
在“天安印象”,大廚們是提前調出25種醬汁,分別裝入料壺中,烹調菜品時只需要擠入相應的醬汁即可出菜,口味統一、操作迅速。25種醬汁里,有17種用于熱菜,8種用于涼菜。這些醬汁排列組合,把菜譜上200道菜品的調味一舉搞定。
目前熱菜常用的醬汁有:山巴醬、麥香汁、小炒汁、黑椒汁(用于黑椒松阪肉)、湘川醬(用于香辣牛蛙、香辣海螺等)、干鍋汁、宮保汁、蒸魚汁、香草汁(用于偏西式的融合菜)……
涼菜里常用的醬汁有胡麻汁、撈汁(細分三種)、醬汁(用于鹵豬手等)、蜂蜜汁、冰花酸梅醬等等。
▲每個廚師面前有十多種醬汁,炒菜時擠一點即可,節約了調味的時間。
大家都知道,導致出菜慢的其中一個環節,恐怕就是調味了。一般來說,每道菜需要放數種調料,假設加一種調料需要3秒,那么加完全部也得耗費20-30秒左右。而在加調料的過程中,底下的火全程是開著的,為了不糊鍋,常需將炒勺拉離火口,這對燃料也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而趙師傅按菜品的味型,調制了25種醬汁,然后裝到料壺中,炒菜時只要擠入鍋中,在調味環節上就節省了至少20秒的寶貴時間,所以這個方法值得大家借鑒。
▼
山巴醬:
鍋下黃油100克燒熱,加姜末、蒜末各150克煸香,下蝦頭膏500克小火翻炒均勻,調入三花淡奶100克、鹽10克繼續翻熬均勻,最后淋紅油、蝦頭油各30克即成。
小炒汁:
生抽500克納入不銹鋼盛器,加老抽50克、冰糖50克,覆膜后上蒸箱蒸20分鐘,取出放涼即成。“蒸制”步驟可以激發生抽的香味。
湘川醬:
紅泡椒300克加紅剁椒300克入料理機絞碎。鍋下底油燒熱,加入適量蒜末、姜末炒香,下紅椒茸小火翻炒均勻,淋適量紅油、白糖即成。因紅泡椒酸鮮味有余,但香辣味不足,所以要再添加一半的紅剁椒來補足味道。
麥香汁:
三花淡奶500克納入不銹鋼盛器,加入黃咖喱膏80克、法香碎80克、雞粉20克調勻,覆膜后上蒸箱蒸30分鐘,取出后潷掉法香末即成。
麥香汁為何要蒸透而不是使用其它烹調技法?另外,此汁沒有加與“麥”相關的配料,為何叫這個名字呢?
因為若放入鍋中煮制,香味會大大流失,而“蒸”既能完整地保留各種調料的香氣,還能達到“香氣融合”的目的。那么為何叫麥香汁?這是因為三花淡奶的香氣酷似大麥的味道。
▲冰箱里儲存著常用的25種醬汁
在“天安印象”廚房里,沒有“初加工”,只有“餐前加工”。
趙磊說:“之所以50秒就能出一道菜,是因為我們重視餐前加工,而非簡單的初加工。前者比后者多了一個分料打包的環節,即除了擇好、洗好、切好,還要分裝妥當,這樣客人點菜后,廚師取出一袋料直接下鍋,不再需要砧板師傅現場抓料,既節省了人工和時間,又避免了對食材的二次污染。
以芥蘭為例,初加工只是將其摘洗干凈→改刀成段,而我們的餐前加工則需要將其摘洗干凈→改刀→稱量→分裝入袋。”
▲分裝好的菜花
▲所有原料加工完畢后,還要稱量打包,開餐后直接取一袋,入鍋烹制,大大節約了出菜時間。
比如有道菜叫“茶樹菇爆肥腸”,在設計菜肴時,有廚師長認為這道菜口味不錯,也可以提前預制,所以就把它保留在菜單中。后來,發現了大問題:茶樹菇是需要人工手撕的,雖然可以提前處理,但是必須有一個人專門來處理它。
現在的廚房人工成本很高,要用一個人來專門加工一種食材劃不來,所以很多廚師長就將這道菜去除了。故此,大家也可以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菜品,看看有沒有一些菜品預制過程過于復雜,如果太復雜,可以去除。
廚房要求的是高效、快捷,所以一定要配備很多精良的烹菜設備,比如萬用蒸烤箱、可控溫和計時的炸爐。在設計菜品時,要圍繞現有的設備來研發菜肴。
以前,很多廚師長在設計菜品時往往會忽略這一點,比如增加大量的小炒、燒燜菜,其實這種做法并不合適。
因為有的廚房場地有限,面積很小,所以灶臺就不會太多,如果再增加需要炒鍋師傅來烹調的菜品,那么炒鍋師傅肯定忙不過來。這時候,應該多設計一些用萬用蒸烤箱和炸爐烹制的菜品,這類菜操作簡單,也不需要費太多人力。
啫啫菜是一類很有氣氛的菜肴,而且保溫效果也非常好。于是,就有一些廚師長研發了不少的啫啫菜,得到了食客的認可,但是菜肴的做法必須要改良一下。
以牛蛙為例,以前制作啫啫牛蛙,都是在砂煲里先爆香小料,然后下入生的牛蛙塊,倒入醬料,在火上生爆至牛蛙全熟。但改變做法之后變為:牛蛙提前腌制并滑油成熟;石鍋(或砂煲)提前放入烤箱內加熱。
客人點菜后,取出石鍋(或砂煲),往里放入炸香的小料和牛蛙,連同醬料一起上桌,上桌后再把醬料倒入石鍋內,略微攪拌后即可食用。對于后廚來說,這類啫啫菜制作起來還是很省力的。
大家還有什么
能提高出菜速度的方法?
歡迎留言分享經驗哦~
點擊下面名片
看更多精彩內容
▼
2022年
《烹飪藝術家》雜志征訂開始啦
以下12種贈品任選6種
掃碼訂閱或直接微信都行
(需要開票發一下開票信息)
訂閱方法: 加微信(電話同號)18500139218 發收件人姓名、電話、地址 即可訂閱!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0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