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和友的困獸之斗









    最近,深圳文和友更名的消息,????搞得甚囂塵上。

    本文主要從經濟學模型、品牌認知、經營模式等角度分析廣深文和友家族現象,并在文后做出總結,希望對火鍋老板們有幫助。??????









    第 971 期

    文 | 張  冬

    1

    誰謀殺了廣深文和友的流量?

    做個簡單回顧。

    2020年7月,斥資2億元打造的廣州超級文和友開業,當天排號3000桌,平均排隊4小時,半年后,商家紛紛撤出,部分餐區關閉,門前冷清。

    今年4月,深圳文和友開業,首日排號突破5萬,不久,客流逐漸下降,交易額低迷,商戶陸續退出,不到半年,“深圳文和友”改名“老街蠔市場”。

    按照中國餐廳平均存活時間456天計算,留給文和友的時間不多了。

    那么,到底是誰謀殺了超級文和友的流量?

    莫非真的有“興于長沙、困于長沙”的魔咒?

     

    ?

    ▲ 更名后的深圳超級文和友

    上世紀80年代,邁克爾·波特提出,行業中有五種力量決定競爭規模和程度,并影響著產業的吸引力以及現有企業的競爭戰略決策。

    波特五力分別是,直接競爭者的競爭力、潛在競爭者的進入力、替代品的替代力、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與顧客的議價力。

    我們先用“波特五力模型”來分析一下深圳超級文和友。

    >>直接競爭者的競爭力

    文和友主要主打當地小吃、特色菜肴等,像長沙文和友的臭豆腐、口味蝦、湘菜等等;深圳文和友則是蝦、蟹、魚、粉、煲仔飯之類。

    看起來,周邊3公里之內,做同樣產品的的餐廳,都是直接的競爭對手。

    但實際上,文和友是座“美食城”,并非單一餐廳,不能只在產品維度相比較,而且文和友的沉浸式體驗,別的餐廳、商場、美食街、美食城都沒有。

    也就是說,文和友并沒有直接的競爭對手。

    >>潛在競爭者的進入力

    超級文和友是重資產砸出來的企業,動輒幾億,門檻相當高,一般的競爭者很難進入。

    所以,潛在競爭者的進入力很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廣州文和友

    >>替代品的替代力

    如果把文和友看成一個“美食城”,深圳、廣州并沒有類似的美食城,從這個角度看,文和友無可取代。

    如果降維到文和友中的店鋪上,替代品就很多了,深圳、廣州做小海鮮、煲仔飯的餐廳多不勝數,里面的餐廳分分鐘被取代

    文和友的本質是餐飲,顧客復購的理由就是體驗,新奇的場景體驗,一次就夠,而后就是心理邊際效應遞減,直到減為0,顧客從此對場景無感。

    可見,對任何餐廳而言,吸引顧客復購的最大理由就是產品,這也就能理解,撤離的茶顏悅色,帶走了至少三成、且不可恢復的流量。

    另外,深圳文和友中的小吃店,半年后,90%都已“換血”,他們還沒來得及培養出回頭客就離開了。

    很多商戶的理由是“人工、運費成本高”“客流少”“文和友抽成高”等等。

    從產品的角度來看替代品的替代力,文和友確實很弱。

    >>供應商討價還價能力

    如果供應商提供的東西產生的價值,在買方總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那就供應商說得算。

    反之,如果買方有品牌力強、體量大等強勢優勢,那就買方說得算(有些企業甚至拿供應商當槍使,去打價格戰)。

    深圳文和友中的商家顯然屬于前者——后者基本不會入駐文和友。

    整體商戶與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都弱,所以,文和友這座美食城,在供應鏈上存在很大問題。

    如果把文和友中的商戶看作供應商,文和友討價還價的能力也很弱,無法吸引更多品牌入駐,商戶紛紛撤離就是佐證。

    ▲ 深圳文和友

    >>顧客的議價力

    所謂顧客的議價力,主要指顧客通過壓低價格、要求商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的能力,來影響商家的盈利能力。

    現代人去餐廳,結賬時要求抹個零尚有可能,但吃飯講價的情況,少之又少。

    如果顧客覺得“偏貴”、“性價比不高”、“不抵食”“不值”,也不會去議價,下次不來就是了。

    很多顧客對深圳文和友的反饋,正是如此。

     

    ▲深圳文和友 

    從五力模型來看,直接競爭者、潛在競爭者都對文和友構不成威脅,在替代品、供應商、顧客等能力方面,廣深文和友并無明顯優勢。

    然而,重資產、重裝修的大手筆,的確能把直接競爭者和潛在競爭者擋在門外,卻也讓文和友尾大不掉,舉步維艱。

    這也是國家一直提倡“小店經濟”、“地攤經濟”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創業者輕裝上陣

    從五力模型看文和友,在行業中整體競爭力并不大,引以為傲的重裝修壁壘,反而成了自己挖的一個坑。

    2

    三大“兇手”

    讓你學到了什么?

    需要說明的是,五力模型屬于形而下的物質層面,文和友從餐飲公司變成文化公司,還要考慮形而上的意識層面

    文和友要打造的,是地方文化的生態綜合體,但廣深顧客普遍反映,“不能代表本地文化”。

    綜上看來,廣深文和友的困境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投入成本太高,且行業競爭力弱,二是品牌IP失信。

    簡單點說,你以為是紅酒,打開一看是可樂,喝一口,擦,是紅糖水。

    重資產投入、產品性價比不高、供應鏈無優勢、高房租、坪效低、IP失信等因素,都是謀殺深圳文和友流量的主要兇手。

    還有一個最大兇手——文和友沒有聚焦,什么都想占,結果就是,顧客吃沒吃好,玩沒玩好,只剩網紅打卡,照完就走。

    綜上

    謀殺廣深文和友的流量兇手有3個:

    1、重資產投入,行業競爭力弱。

    2、IP失信。

    3、品牌沒有聚焦。

    一座大廈的倒下,一定是先從內部開始。

    ▲熱鬧的長沙文和友

    有人或許會問,長沙文和友如此火爆,廣深文和友為何作業都抄不來?

    回答這個問題前,必須明白,五力模型屬于“人和”,還要考慮天時與地利。

    長沙文和友的火爆,要從根上找。

    2017年,文和友的杜甫江閣店要拆遷,為了不讓熟客流失,文和友就在原址周圍搜尋位置,最終盯上了海信廣場,當時的文和友,面積一千多平、年營收入卻有一個億。

    海信廣場發話,想入駐可以,必須拿出比星巴克、優衣庫之類的品牌更高的溢價。

    說白了,我可以給你地方,你得證明自己比這些牌子牛。

    于是,文和友匯聚了長沙的美食、小吃、茶飲,加上自身孵化的品牌,一開業就爆火,去年,長沙文和友接待了大約1000多萬人次,節假日期間,排號幾千上萬桌很平常。

    長沙的市井文化,在文和友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是最大爆點。

    再加上地理位置優越、地產商和熟客的支持,長沙文和友占盡地利;天時方面,國潮風的興起、餐飲業剛剛開始場景革命以及短視頻風口的來臨,都為文和友送去了上青云的東風。

    長沙文和友的火爆,也與創始人的基因有關——生長于斯,對品牌有情懷、對家鄉有熱愛,長沙本地人也極為認同文和友所展現的這種風土人文,最關鍵之處,產品比較硬,能接住這種來自市井文化的勢能。

    ▲夜晚的長沙文和友

    文和友到廣深變味的最大原因就是,文化沒吃透,場景還原得四不像。

    不過,盡管如此,產品仍接不住。

     

    廣深文和友的地理位置,在城市繁華之處,高房租是一步最大險棋——每時每刻都在拼命燒錢。

    以馬后炮的觀點來看,這步險棋,走錯了。

    這就是無法抄作業的緣故,長沙是語文卷,廣深是數學卷,兩個完全不同的學科,怎么抄?

    廣深文和友,可謂盡失天時地利與人和。

    3

    文和友若一昧擴張

    仍舊會陷入“困獸斗”的局面

    文和友對外的標簽是“美食界的迪士尼”

    拿文和友和迪士尼相比較,不好說一模一樣,只能說毫不相干,因為兩者的商業模式完全不同。

    迪士尼是用線上帶動線下,原點是電影娛樂文化,游樂園是電影的延伸,餐飲、酒店、門票、周邊、手辦則是游樂園的延伸,迪士尼用掙的錢,再做電影投資

    ▲迪士尼

    這就形成了一個以電影、娛樂文化、動漫人物為中心的盈利回路,進而產生復利效應。

    重要的一點,迪士尼的文化輸出(電影、動漫人物),擁有廣普認知,全球適用,且盈利的鏈條都建立在廣普認知上,信任狀十分明確

    反觀文和友的盈利來源,諸如商戶租金、自有餐飲品牌、文化周邊文創、線上商城等,并不是完整的閉環。

    文和友看似生產內容,實際上毫無力度,幾乎沒什么認知,而且文和友對長沙的市井文化還沒挖掘透,就開始涉獵廣深文化,再加上湖湘文化的雜糅,更是不倫不類,怎么能形成精準的IP認知?

    對標對象錯了,越往上靠,死得越快,正如不深入調研地方文化,肯定要吃“沒文化”的虧。

    如今,深圳文改成“老街蠔市場”,看來準備聚焦蠔文化和蠔產品,但若要代表深圳文化和精神,生蠔怕是太小,市場教育的投入成本會很大

    所以,如果文和友不反思如何挖掘地方文化、不聚焦產品、不打造擁有明晰辨識度的IP,只一昧擴張,依舊會陷入困獸斗的局面。

    小結

    廣深文和友曾像流星一樣,璀璨又短暫,對于火鍋人而言,能從中學到哪些?

    餐見君總結了幾條:

    餐見君總結了幾條:

    1、重資產投入一定要謹慎,每重一分,險境就多一道。

    2、注重打造品牌IP,要有足夠的品牌力可以跟供應商站著對話。

    3、場景要有足夠深的文化做鋪墊、產品要足夠硬,硬到能承接品牌輸出的文化。

    4、為品牌貼標簽沒問題,但硬套對方的模式肯定死路一條,因為基因不同,企業還是要找到屬于自己文化的根。

    5、品牌擴張可以,但一定要聚焦,并吃透當地文化和風俗人情,要么委身迎合,但有“泯然眾人”的風險;要么堅持自我,為當地增添一份異域風情。

    廣州、深圳的生活節奏很快,快到讓人隔天就會淡忘一個品牌,他們的浮沉,他們的開業和倒閉,像花開花落一樣司空見慣。

    即便品牌在商戰中遭遇到驚濤駭浪,命懸一線,但在外人看來,依舊是波瀾不起,廣深無戰事

    推薦閱讀:滿屏的大牌文案,我只看到兩個字:撩人

    ▲想聽什么課?動動手自己來選擇!

    END
    統籌丨孫巖巖
    輪班主編丨阿寧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丨zhangsan426



    覺得內容還不錯,點個在看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52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9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9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