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不知道鐘薛高嗎?”這是社交平臺上經常出現的一句話。這支中式瓦片型設計,主打零添加或少添加,售價不菲的雪糕讓年輕一代為之瘋狂。
這兩天,鐘薛高又攤上事了。6月15日,#鐘薛高雪糕最貴一支66元#的話題被頂上微博熱搜第一。
熱搜視頻中,鐘薛高創始人林盛接受某電視節目采訪談到,鐘薛高和傳統冷飲企業相比毛利略高,最貴一支賣過66元,產品成本差不多40元,并直言“它就那個價格,你愛要不要”。
事實上,66元的價格“天花板”已經是鐘薛高的過去時了。今年4月,新品“鐘薛高的糕”又刷新了其“網紅”身價記錄。
根據鐘薛高官方公布的價格,“鐘薛高的糕”中,“杏余年”68元/盒,“梨花落”78元/盒,“芝玫龍荔”88元/盒,“和你酪酪”88元/盒。
但事實上,
這幾款“鐘薛高的糕”,一直都只以“系列”套餐形式捆綁售賣。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買到一盒新品,必須要“配貨”幾件基礎款雪糕。
一位小紅書用戶稱,為了買四盒“杏余年”、四盒“芝玫龍荔”,配貨了16根冰糕。另一位用戶買了一盒“杏余年”、一盒“芝玫龍荔”,搭配了四片基礎冰糕,花了226元。
目前,鐘薛高天貓旗艦店部分地區仍在售的一盒“和你酪酪”搭配6片基礎款雪糕的套餐,售價為220元;兩盒“杏余年”搭配4片基礎款雪糕的套餐,售價為153元。
鐘薛高產品價格(來源 / 鐘薛高官方微博)
不少網友吐槽,“只聽說過買奢侈品需要配貨的,鐘薛高難道是雪糕界的愛馬仕嗎?”
什么是鐘薛高?據其官網介紹,采集對應的百家姓形成了“鐘薛高”這一名字,是中式雪糕品牌,雪糕采用中式瓦片型設計,輔以頂部“回”字花紋,意為“回歸”本味。
據悉,鐘薛高2018年5月20日正式亮相,2020年全年雪糕出庫數達4800萬片。
和大部分的國產雪糕不一樣,
鐘薛高一開始就堅持高定價來明確品牌形象。
粉絲對鐘薛高的追捧可從黃牛倒賣價格得到一些印證。鐘薛高在5月14日的一篇官微公告中透露,觀察到近期市場上出現了許多價格異常的鐘薛高產品。有些是因為產能不足缺貨,導致被黃牛高價倒賣。如原價68-88元/盒的“鐘薛高的糕”被倒賣至近229元/盒。
如果你刷到鐘薛高的朋友圈廣告,或許會覺得它與其他廣告不太一樣。雖然是當下話題度最高的品牌之一,但鐘薛高的廣告卻頗為“質樸”。鐘薛高喜歡用最為簡單直接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內容,譬如它會直接告訴你一個線下的活動即將開展,并且邀請你來參加;或者是發出一個禮貌的詢問,“冰箱里的雪糕屯好了嗎?”,再給出一張立減20元的優惠券,承諾“融化包賠,售后無憂”。
“我們通過朋友圈廣告等平臺的投放,更多是想和大家打個招呼,告訴大家我們是誰。歡迎你來看看我,我們交個朋友。”鐘薛高副總裁周兵對界面新聞說,“這背后沒有更多銷量的考量,所以思維邏輯不一樣,決定了推廣的東西不一樣。”
5月18日消息,鐘薛高完成2億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元生資本(領投)、HCapital、萬物資本、天圖投資。
此前,鐘薛高曾在2018年相繼獲得過真格基金、峰瑞資本參與的天使輪融資,以及天圖資本、頭頭是道參與的Pre-A輪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19年,鐘薛高兩次因發布虛假廣告被行政處罰,共計罰款0.9萬元。
實際上,不止鐘薛高,現在打開淘寶、盒馬等電商平臺,你會發現大部分網紅雪糕的單支價格都漲到了5元以上,“中街1946”等品牌也漲到了10元以上的均價。值得注意的是,中街1946此前的操盤手正是鐘薛高創始人林盛。林盛及其團隊是在與中街1946的咨詢協議期滿后創立的鐘薛高。
一位曾在廣東做過五羊等品牌的雪糕經銷商對界面新聞分析認為,雪糕作為季節限定產品,是低頻消費品,每年銷售期不過幾個月(在南方可以長些),對于商家來說,只有提高雪糕的單價才能換取更高的利潤,這也是國內雪糕品牌走中高端化的主要原因。同時,成本上漲,也是不爭的事實。
雪糕的成本包括生產成本、渠道費用、人力成本、物流費用及市場營銷投入等。
從生產成本上看,原料主要是奶、糖和巧克力,近幾年這三種原料價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漲。
隨著消費升級趨勢的到來,雪糕廠商也在想盡辦法推出各種新奇口味來討好消費者,更豐富和高端的原料利于抬高價格,也容易讓消費者為高價買單。
以鐘薛高為例,近年來它曾宣傳過的原料就包括內蒙古呼倫貝爾的鮮牛奶、新疆吐魯番的紅提干、日本的抹茶、愛爾蘭的陳年干酪、厄瓜多爾的天然粉色可可等。
冷庫及冷鏈物流的費用也不低
。上述經銷商表示,冷庫造價一般在2000元/平方米,1萬平方米的冷庫一個月的電費高昂,大概需要20萬元;冷鏈運輸的物流成本比普通要高出40%-60%。據鐘薛高此前公開的數據顯示,鐘薛高的冷鏈成本保持在46%,遠高于32%的業內平均水平。
此外,
也有雪糕品牌愿意“砸錢”營銷
,請到一些流量明星代言,比如哈根達斯找來劉雨昕代言,蒂蘭圣雪也請到肖戰帶貨。以上這些成本和費用自然會分攤到末端的零售價格上,而最終也會落到消費者身上。
有行業數據粗略統計顯示,中國冰淇淋市場規模已經從2014年的708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380億元,市場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此外,預計2020年中國冰淇淋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億元,約保持8.7%的增長速度。
一類為雀巢、和路雪、八喜、哈根達斯等為代表的國際品牌,在高端市場有較高市場占有率;
從整個市場市場來看,和路雪、雀巢、哈根達斯等外資品牌,占據了國內大部分高端市場(單價10元以上)和部分中端市場(單價2-10元);蒙牛和伊利主打中端市場;區域性老牌冰淇淋企業如德式、天冰以及許多地方民營企業(例如天友)則主攻低端市場(單價2元以下)。
據@南都周刊,業內人士透露,
冰淇淋廠商一般每年都要向市場推出20個以上的新品,其中能存活的可能只有一兩個,其他都會被淘汰。
因此他們每年變著花樣地更新產品,不僅是為了提高售價,同時也是為了保證能夠推出一款受到消費者認可的產品。
其實早在幾年前,雪糕就已經悄悄漲了一輪價了。當年5毛一根的小布丁,1塊錢的雪人、綠色心情和1塊5的巧樂茲和苦咖啡等都是80、90后的童年回憶。那時候,大部分雪糕的價格在1-2元左右,三四塊的可愛多、千層雪已經算是中高端產品。
雖然目前高價雪糕發展形勢一片大好,但有業內人士認為雪糕作為低技術門檻的消費品,其總體價值基本固定,上漲空間終究有限
。一旦售價超過了消費者的心理預期,高價雪糕必然滯銷,反噬品牌自身。
所以,品牌在制定高端化戰略時,還應當注意市場承受能力,及時調整,適可而止。
本文綜合自:界面新聞、開菠蘿財經、每日經濟新聞、營銷觀察報
·END·
功能飲料市場再生變:昆侖好客下架紅牛,好客之力能否借勢上位?
百草味首家加盟店開業,零食品牌線下“追逐戰”再迎勁敵 飲料行業今日又增一家上市公司,首日股價暴漲527.53%!凡注明 “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