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即將過完,回顧這一年的新消費領域,沒有最熱,只有更熱。元氣森林旗下僅無糖氣泡水就賣出了 1 億箱;鐘薛高一面負面纏身、一面雄踞618冰淇淋榜單第一名;新中式國風茶飲品牌霸王茶姬近期一出手在全網就是8億曝光量;成立于2020年的墨茉點心局,已經完成5輪融資,單店估值超過1億元。
投資者們越來越相信,所有行業都值得重新再做一次,植物肉無疑是其中之一。Markets and Markets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場規模約為121億美元,預計每年將以15.0%的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279億美元。
而今,新希望旗下的四川植得期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經率先出擊這一優勢賽道,11月28日舉辦了植物肉項目開工儀式,12月8-9日又高調亮相2021首屆中國餐飲B2B產業大會。
第一食品資訊獲悉,植得期待的目標是要成為中國植物肉最大的食材供應商,植物基健康食品的領導者。這意味著,以畜牧業為主業的新希望集團,正在消費者餐桌的肉類供應上“兩頭下注”。
植得期待是由新希望集團在其主產業畜牧業基礎上,深刻洞察未來人造肉作為人類替代蛋白的新能源,布局植物基人造肉賽道,同時結合四川本土企業四川徽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對中國傳統豆制品的理解和精耕而成立的。
數據顯示,中國人每年人均消耗41公斤肉類,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而且這一數字還在持續上漲。與此同時,現在綠色環保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不少人都開始實踐綠色生活模式,這也使得植物性食品在中國迎來了巨大的風口。
(植得期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植得期待聯合創始人鐘威)
草根知本集團總裁席剛在植得期待的開工儀式上也表示,國人對營養的訴求也從“強營養”逐漸轉變為“均衡營養”,這是國內消費者未來選擇植物基產品的長期利好因素。
從這點來看,植物肉市場的空間是顯性存在的,那植得期待的市場目標又在哪里呢?接受第一食品資訊采訪的時候,植得期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植得期待聯合創始人鐘威用手比劃了一個無窮大的符號:“植得期待希望做的是讓植物肉成為真肉、素肉以外的第三種選擇,這是一個增量邏輯,并不是行業誤以為的要用植物蛋白來替代動物蛋白。這個無窮大的符號是我們EXPECTATION企業logo里面的含義,寓意著植物肉未來的發展前景是無限的。我們也會借助新希望集團內部的供應鏈系統和餐飲渠道來進行產品的鋪設。”
歐睿國際預測
,中國植物肉市場規模2023年將達到130億美元。
也因為此,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雀巢旗下品牌嘉植肴,聯合利旗下品牌植卓肉匠,澳大利亞植物肉巨頭V2 Food等國際巨頭爭相進軍中國植物肉市場。
同時,齊善食品、素蓮食品、雙塔食品、星期零、新素食、珍肉等國內企業也積極布局植物肉產品。
市場強敵環伺,植得期待又要如何應對呢?鐘威坦言:“與國外的企業相比,植得期待更適合中國胃,更懂中國消費者的習慣。食在中國味在四川,我們通過三大獨創技術打造的植物基健康肉,蛋白氨基酸結構更均衡。利用多種植物蛋白和五大產品矩陣打造了適合川內餐飲品類的戰略規劃,目前推出并上市植得肉腸、植得肉丸、植得酥、植得肉塊四款產品,16個SKU。”
目前,植得期待已經打造了五大場景矩陣:
第一,包含了植物肉餡的小吃面點類;
第二,肉丸類,可以應用在火鍋、湯鍋、菌湯、番茄鍋等湯鍋場景;
第三,中餐類,以陳皮肉粒等產品為主。
第四,輕食類,以植物豬肉塊、雞肉塊等為主。
第五,西餐類,聚焦在植物豬肉排、植物牛肉排,以及肉腸類等。
第一食品資訊還了解到,在具體的市場布局方面,植得期待將采取B端為主、C端為輔的策略。在B端,正在與大龍燚、劉一桌、拔萃、布拉諾意大利餐廳等十多家連鎖餐飲品牌洽談合作。在C端,植得期待的線上小程序已經搭建完成,消費者可以直接購買。同時,伊藤、盒馬等精品商超的洽談也正在進行當中。
事實上,通過革新現代工藝,植物肉的模擬程度會不斷提高,質地與口感會更加接近動物肉。但實踐中,風味改良仍是擺在企業面前的巨大難題,消費者對植物肉產品的風評可謂毀譽參半。
在提及該問題時,鐘威解釋了植得期待如何讓產品在口感上更貼近動物肉制品:“質構方面,利用多種植物蛋白的復合搭配,多酶體系的凝膠手段進行處理;風味方面,注重復合調味料的搭配和選擇;滋潤感方面,用好油脂的選擇、工業的保水效果、植物肥膘的技術,確保口感更好。
在第一食品資訊市場調查的過程當中,很多消費者在對待植物肉的態度上,一是擔心口感,二就是對于其現在較高的價格頗有微詞。為此,鐘威表示:“現在路上每10輛汽車有3輛都是新能源車,10年以前,新能源也是個新鮮的事物。比如,當年的特斯拉100萬一輛,現在只要二三十萬。”在他看來,可以將植物肉看成未來飲食的新能源,隨著消費人群的加大、供應鏈系統的完善、生產技術的成熟,價格也就會更加親民。
在第一食品資訊看來,雖然植物肉品牌目前瞄準的人群是精英品質、愿意嘗鮮、追求健康塑形的人群,他們愿意為美好的食物支付更貴的價格,但一個新品類市場要做大,挖掘更廣闊的消費者是必經之路,并且還不能操之過急。畢竟,“這是一個需要堅持的長期主義”。
這里有一份四川食品行業發展藍皮書“通關秘籍”,你關注的名優企業推薦名單也在里面!(點擊圖片,了解更多信息)
爆料、投稿、采訪:15882441455(微信同號)